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南昌市都有哪些民間文化?

南昌市都有哪些民間文化?

過去,在南昌縣許多鄉村都有這樣壹種鄉俗:擡菩薩。 農歷臘月二十三,由保管本房族菩薩的“當頭人”,請來漆匠給菩薩貼金(每年都要貼壹次)。漆匠在貼金前,要念經請菩薩退位,然後在菩薩全身刷上壹層生漆,再把泊金(黃金)貼上,菩薩煥然壹新,漆匠再念經請菩薩歸位。 菩薩貼過金後,“當頭人”便將其安置在木制轎內,轎似壹把櫃式椅子,菩薩就像坐在椅子上。裝好轎杠,然後放在祖宗堂屋的堂前。從臘月二十四起,本房族的青壯年隨時便可邀伴(要四人擡)擡菩薩在屋外滿村遊走。這種“擡菩薩”,壹是增加過年的氣氛,二是壹種類似體育活動的玩耍。而帶有迷信色彩的“擡菩薩”則有兩種: (壹)唱兵(又叫收兵) 到大年三十,白天在村中的廣場上擺好香案,將坐好菩薩的轎子放置香案前,點香燒燭,直到晚上,由本村住廟和尚作“收兵”法術。這時,村民有的在家守歲或賭博,有的村民便在廣場上看收兵。小孩在未結束收兵前,不能睡覺,以免魂魄被當作散兵遊勇收去。 和尚作法術收兵時,由四個青年擡著菩薩轎,隨著和尚作法動作,時而在廣場上轉圈,時而翻滾轎子,像是菩薩在驅兵捉鬼,忽然間,和尚把事先放好的壹只公雞捉起,就在翻滾轎子的壹瞬間,將公雞頭扭斷,把雞頭丟進放在場地上的壇子裏,再用黃表紮口封好(這個壇子每年唱兵都要裝壹個雞頭進去,平時便放在菩薩落座的神位底下)。此時,唱兵結束,意味著收兵驅鬼任務完成,可保全村平安。 (二)迎神 農歷正月十五,是出龍燈日。白天先迎神,即各房族的菩薩都要穿上袍服。根據菩薩身份穿著:是文官則穿文官服;武官則穿龍袍,插三角旗。所穿文武袍服,如舞臺上古裝戲文武官的著裝壹樣。因為村中所供奉的菩薩都是由過去群眾崇拜的文武官員演變而來,如關公菩薩、福主菩薩(許遜),壹直成了老百姓崇敬的偶像。 各支各房的菩薩穿好袍服後,便先後擡起上路,向村裏的廟中走去。壹路上,敲鑼打鼓,舉著各種龍旗,還有陽傘,很像皇帝出宮的派頭。擡菩薩所走的路,要走自古已有的官馬大路,俗話迎神走古路即由此出。等各路菩薩到齊,在廟內落座壹段時間,便各自將菩薩擡起由原路返回。然後放置在村中廣場的香案前,等到晚上讓菩薩看燈(或看戲),過年擡菩薩便算結束。 2005年5月份,由中國文聯、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江西儺文化藝術周” 在南昌市撫河路進行的盛大的民間藝術踩街表演活動中,我縣推出的極具民間特色的大型民俗舞蹈《彩轎歡歌》,就是由這種民俗活動進行藝術升華後改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