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簡述中國書籍印刷進程及對當今書籍設計藝術有什麽影響

簡述中國書籍印刷進程及對當今書籍設計藝術有什麽影響

書籍之美2013“脈流”展在東莞莞城圖書館開幕。策展人、深圳設計師韓湛寧做導覽,引領大家觀看《1949年以來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書籍設計家七人展》,此展包含了張慈中、範壹辛、曹潔、寧成春、黃永松、速泰熙、呂敬人七位代表中國書籍設計界不同年代的大師級代表作品,展示了中國書籍設計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和滄桑變化;同時展出的《“從裝幀到書籍設計的嬗變”研究展》剛更像壹個當代藝術作品。當天下午,韓湛寧以策展人和主講人的身份,以展示七位設計師的設計生涯、代表作品和創作理念為主題,做了“從裝幀到書籍設計的嬗變”的講述。講座結束,寧成春誇贊他:“妳講得比他們每個人講自己都講得好!”

書籍設計走了50年

今年年底,第八屆全國書籍設計裝幀藝術展將在深圳舉辦,《“從裝幀到書籍設計的嬗變”研究展》被看做是大展前的壹個預熱。

韓湛寧說,從1959年到2009年,書籍設計從早先的只畫個封面,到整體裝幀的全部參與,書籍設計走過了50年的歷史,才終於與世界先進的書籍設計理念接軌。在韓湛寧看來,最早壹代的圖書設計家或者說有設計意識和理念的作家,突出的有魯迅,他不僅設計了北大校徽,而且他的好多書的封面和裏面的插圖都是他自己設計的,他還特別喜歡版畫,中國版畫早期的推動和引進,魯迅功莫大焉。另壹位小說家張愛玲同樣喜歡設計自己的小說封面,甚至包辦小說裏面的插圖。這些都是有書籍設計意識的先行者。而此次展覽中的張慈中等七人則是他眼中研究中國書籍設計史上當今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大家。

七位設計家風格迵異

在韓湛寧的講述中,七位設計家風格迵異,但他們各自的人生經歷更為有趣。

生於1924年的張慈中16歲進廣告界,曾是上海廣告界著名的四小龍之壹。新中國成立後的壹系列紅色經典作品均出自他手。《毛選》是他的代表作,1954年出版的憲法第壹稿也是出自他的設計。還有《馬克思畫傳》、《紅旗》的封面。張慈中能寫會畫,《馬克思畫傳》上的畫像是他用毛筆畫的,有銅板畫的效果。《列寧全集》的封面以前用漆布,他嫌不理想,親自到車間,漆布壹般上七道油漆,他發現上到第五遍時效果已經很好了,後來又用亞麻布漆五道油漆。出來效果非常好。韓湛寧認為“他是把裝幀藝術和材美工藝結合起來的駕馭者”。

範壹辛出生在1927年,韓湛寧叫他“上海的老克臘”。除了書籍設計,他插畫,版畫都非常出色。而且把版畫和插圖融入到書籍設計中。他的代表作有《辭海》。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進行了字體設計,非常的前衛,通過手繪之後再進行制版。同時他為大量的文學雜誌做設計,《收獲》就出自他手。

1931年出生的曹潔在韓湛寧眼中是壹位優雅的大家,她稱“做書籍設計就是要做最美的嫁衣”。作為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編輯、編審,她的主要作品是畫冊和畫集,《蘇加諾總統藏畫集》獲得1959年萊比錫國際書籍藝術展覽會金獎;40年後又憑《宋人畫冊》再次獲萊比錫國際書籍藝術展覽會金獎;她的作品大氣優雅,上世紀60年代設計的《芥子園畫傳》至今仍然沿用。設計《齊白石作品選集》時,她用了很便宜的粗毛藍布作封面,當時齊白石早就大師級別了,壹般人感覺肯定要用好壹點的材料,但是曹潔覺得齊白石出身貧寒,生活節儉,要書人相符,而且可以突出民族性,結果設計出來,壹片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