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紐約州長批政府抗疫

紐約州長批政府抗疫

歷史的畫面總在不斷回放。

從二戰時威利斯造Jeep,通用、福特造飛機、坦克,到如今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造口罩,大眾、FCA、捷豹等紛紛加入呼吸機的制造大軍。似乎,每壹次重大危機來臨時,汽車企業都是最得力的援手。

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16點,新冠病毒造成的國內確診感染者已經超過8萬名,國外的確診感染者也超過了33萬,全球由於病毒死亡的人數累計超過1.8萬人,且還在不斷的新增當中。

從疫情爆發伊始,汽車企業就發揮出了積極能動性,捐款、捐物,出人出力支援壹線防疫,甚至生產最為緊缺的醫療物資,這些舉動在讓全社會感受到濃濃暖意的同時,也為國家“抗疫”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中國車企產口罩,海外車企造呼吸機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對外宣布,將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壹句“人民需要什麽,五菱就造什麽”不斷為人們所稱頌。

2月8日,五菱自產的第壹批***20萬個“五菱牌”民用口罩就下線了。從想法提出到第壹批口罩下線,只用了3天,不僅生動詮釋了”五菱速度”,也為行業帶來極好的示範效應。

而後,比亞迪、廣汽、長安汽車等紛紛表示加入口罩、消毒液生產大軍,截至3月初,國內車企所貢獻的口罩日產能已經高達800萬只,此外還有壹定數量的消毒液。

在這場重大的災難面前,中國車企表現出來的精神與責任意識讓全世界都為之驚嘆。

美國知名新能源汽車新聞網站Inside?EVS感慨:“在不到兩周時間裏,中國車企完成了通常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7天內完成了口罩機的研發和制造過程,而在市場上,通常需要15到30天才能制造出完整的口罩機;同時,在6天內完成了醫用級消毒液的研發工作,僅用8天時間,這些消毒液就被運送到了壹線的醫務人員手中。”

因此,如今隨著歐美疫情急劇惡化,海外汽車工廠自然也成為各國政府請求援助的主要對象,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等,都開始和車企洽談生產醫療物資。

只不過,和國內企業生產口罩不同,歐美更加關註呼吸機。據鐘南山院士介紹,對於新冠肺炎治療,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呼吸機是最有效的療法之壹。

英國是最早呼籲車企轉產呼吸機的國家。據報道,英國有5000臺可供使用的呼吸機,然而如果確診病例持續增加,很快將不敷使用。截至3月25日,英國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8000人。在過去的壹周,英國確診病例增長速度僅次於美國和德國。

為此,英國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在3月16日就敦促捷豹等汽車廠商行動起來,生產盡可能多的呼吸機。

作為歐洲疫情最嚴峻的國家,意大利呼吸機缺口最大。目前,意大利的呼吸機數量只有3000臺,然而患者人數已經高達7萬人(截至3月25日)。呼吸機的嚴重短缺,讓意大利不得不面臨壹個殘酷事實——考慮到存活幾率,年輕人是優先被救治的對象,這等於提前宣布了確診老人的“死亡”。

3月19日,意大利車企法拉利和菲亞特克萊斯勒(FCA)表示,已經和當地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SiareEngineering進行談判,將幫助其提高產量。Siare稱,政府已要求該企業將每月的呼吸機產量從160臺提高到500臺。

美國作為疫情躥升速度最快的國家,目前有16萬臺呼吸機,另有1.27萬臺為國家戰略供應。但由於美國實行聯邦體制,各州之間存在較明顯的物資分配不均問題。因此,疫情最嚴峻的紐約州長安德魯·庫默曾請求聯邦政府將醫療用品收購國有化,統壹調配。

據了解,紐約的呼吸機缺口超過2萬臺。“每個州都在購買呼吸機,我們已經派人去呼吸機最大的制造國中國購買。”庫默表示。

截至3月25日上午9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了5萬人,其中,紐約占了近壹半。日前,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等都獲得了呼吸機的制造“許可”。

德國政府也要求汽車制造商生產口罩和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大眾汽車已組建了壹個專門工作組,研究如何利用3D打印技術幫助生產呼吸機和其他救生設備。戴姆勒也表示,正在研究各種方案。

疫情緊急,“中國經驗”成指路明燈

除了在各自國家的工廠生產呼吸機,跨國企業還寄望中國公司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由於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各工廠都實現了有序復工復產。

大眾集團確定了壹套針對德國醫療體系的援助計劃,其中包括利用中國市場的資源援助德國,在華采購價值高達千萬歐元的醫療設備,並在其中國合資工廠生產口罩。

菲亞特克萊斯勒也表示,正在通過其中國工廠生產口罩,預計未來幾周將投產,月產能將達到100萬個。未來,這批口罩將主要捐贈給美國的應急人員和醫療機構。

比亞迪日前表示,在滿足國內需求基礎上,若海外國家有需求,不排除口罩出口的可能。

3月19日,路透社報道:“英美意車企轉產醫療用品的想法始於中國,比亞迪(壹天)就生產了500萬個口罩和30萬瓶消毒劑。”?

路透社報道截圖

事實上,除了生產醫療物資,中國車企成功的防疫經驗也成了跨國公司的模仿對象。

3月17日,大眾汽車集團2020年度線上媒體溝通會的現場,大眾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就直言,大眾集團已經把中國的防疫模式照搬至該集團旗下所有公司。

“我們現在盡量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盡量以電話會議/視頻會議代替面對面會議;對去過疫情嚴重地區的員工進行隔離;實行在家辦公,降低辦公室出勤率等等。”?

在看完中國車企的防疫表現後,《歐洲汽車新聞》記者尼克?吉布斯也發文感慨:“吉利汽車等中國車企為戰勝疫情而采取的措施,值得歐洲汽車制造商們好好借鑒。”?

事實上,在新冠病毒面前,人類同乘壹條船。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歡迎海外車企盡可能多的復制中國經驗。

車企轉產醫療物資,有天然優勢

雖然和造口罩相比,造呼吸機有著較大難度,但也並非不可能。畢竟,特殊時期汽車企業連飛機大炮都能造出來。

作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制造涉及到了上萬個零部件,數百家配套供應商,從鈑金加工到整車裝配,需要采用各式各樣的加工技術與各種類型的機械模具,其復雜程度在民用機械工藝中無出其右。

相比其他制造業,供應鏈的優勢將讓整車企業更易於將各式各樣的供應商整合到壹起,快速有效地進行醫療設備組裝。這同樣也是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等能夠快速實現口罩生產的直接原因。

此外,整車制造商還具有現成的廠房、機床與基本的制造工藝與設備。另外,人力資源優勢也有利於車企提高生產效率。在國內,比亞迪的員工多達十幾萬人,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長安等也都有著龐大的研發和制造隊伍。國外,大眾、通用、福特、FCA等跨國集團更不用說。

並且,車企還往往具有深厚的技術儲備,比如呼吸機生產非常依賴的電子和氣動技術,這些都能夠幫助車企快速實現醫療物資的轉產。

有統計顯示,截至3月22日,全球總***有14家跨國車企集團宣布關閉旗下工廠,波及的工廠總數達到了100家以上。

當汽車市場降至“冰點”,汽車生產難以為繼的時候,轉產口罩、呼吸機等當下亟需的醫療物資,也不失為上上策。畢竟,只有困難早日結束,企業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