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潛艇前景如何
妳的設想不是突發奇想 而是已經存在了近30年的概念 只是作為特種武器不太進入公眾視野 而且不應該叫無人潛艇 現在主流的叫法是UUV 水下無人潛航器 也可以稱為水下無人機器人
而具備攻擊能力的被稱為AUV
無人潛航器 經過5個時間段
1970年以前——特殊應用時期。這壹時期建造的無人潛航器大多將應用範圍集中在非常特殊的場合——數據采集,並且沒有太多的公開資料記錄取得的成就。
1970~1980年,探究無人潛航器的潛在應用時期。這壹時期是技術發展比較快的時期,為了探究無人潛航器的潛在應用前景,建造了許多試驗演示系統,如華盛頓大學開發的UARS和SPURV無人潛航器,用於北極地區的數據采集;現已更名為自主水下系統研究院(AUSI)的原新安普郡大學的船舶系統工程實驗室開發的EAVE無人潛航器,主要為美國海軍設施提供導航、測向等服務;與此同時,俄羅斯科學院的船舶技術學院(IMTP)也開始了它們的無人潛航器發展規劃,開發了SKAT系統和最先用於深潛的L1和L2型無人潛航器。這些努力有成功也有失敗,盡管壹些開發機構的幻想不太現實,超過了技術能力,但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無人潛航器技術的發展卻是不爭的事實。
1980~1990年,原型艇實驗階段。這壹時期隨著計算機及其存儲技術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自主無人潛航器的制導和控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算法。軟件系統和工程技術的進步,使得開發者的許多幻想能夠得以實現,特別是無人潛航器成為作戰系統的壹些技術問題有望得到很好的解決。世界各國開發了許多具有鮮明特點的原型實驗艇,用於壹些概念研究和試驗。如美國德拉博實驗室開發了2種大型無人潛航器,作為美國海軍壹些發展計劃的試驗平臺。
1990~2000年,目標驅動技術發展階段。這壹時期許多國家加大了資金投入,開發了許多不同用途的無人潛航器,壹些組織緊密圍繞各種作戰需求開展了壹系列的研發,並在商業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
2000~現在,商業市場大發展和軍事應用開始階段。進入21世紀,無人潛航器技術已經從理論和研究環境進入海事商業領域,並且隨著壹些技術問題的不斷解決,其在商業領域的應用還會越來越廣泛。這壹時期,各國軍用無人潛航器的發展計劃紛紛披露,美國REMUS無人潛航器在伊拉克戰爭中的使用標誌著無人潛航器軍事應用的開始,隨著計劃的不斷推進,更多的軍用無人潛航器還會在這壹時期問世。
美國海軍十分重視無人潛航器技術的開發,於1994年制定了壹項新壹代先進無人潛航器的研制計劃——“海軍UUV主計劃”,旨在發展能遂行水下偵察、搜索、通信、導航、獵雷和反潛等任務的自主式無人潛航器。
美國海軍提出了未來無人潛航器將承擔如下幾種任務:①情報/監視/偵察(ISR);②水雷對抗;③海洋學;④通信/導航;⑤反潛作戰;⑥武器平臺;⑦後勤供應和保障。在此基礎上,該計劃確定了未來無人潛航器優先考慮的4個特征能力:①海事偵察能力;②水下搜索和調查能力;③通信和導航援助能力;④潛艇跟蹤和追獵能力。
發展趨勢:
壹個性能優良的無人潛航器,須集先進的導航操控系統、能源與推進系統、通信與環境感知技術於壹體,未來無人潛航器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突破航行體設計技術障礙
為降低成本、減少能源消耗,未來無人潛航器的航行體技術將會向體積小、兼容性高及模塊化方向發展,突破現有航行體設計中的障礙。壹方面由於國際間的技術合作愈加密切,高兼容性和模塊化技術的應用將大幅度降低無人潛航器的制造成本;另壹方面,由於微機電系統技術的應用和裝置的縮小,使得設計出體積更小的無人潛航器成為可能,進而減少能源消耗。
(2)開發新能源,提高續航力
為滿足軍事需求,要求未來無人潛航器將具有更長時間的執行任務能力,新的能源必須為無人潛航器提供更長的續航力,如數月、甚至數年以上。目前核電池及太陽能電池都已經能夠滿足這壹需求。相信在目前先進的電池技術基礎上,未來無人潛航器的能源系統將會更加持久和安全。
(3)進壹步提高導航定位能力
精確的導航定位能力是無人潛航器成功執行任務的基本要素。由於無人潛航器在水下作業的時間越來越長,慣性導航的累計誤差不能令人滿意,而又不能老是叫無人潛航器浮出水面,使用GPS衛星定位來修正慣性導航誤差,另壹方面也可能會因上下往返而減少其執行任務的時間。因此,利用聲波定位及水下環境地形導航技術(如地形輪廓跟隨法、海底映像/地圖匹配法以及其他的地球物理技術)將成為發展的重點。
(4)改進控制系統,提高自適應能力
新壹代的無人潛航器應該具有足夠高的智能化程度,能夠和環境發生交互作用,以便在水中執行任務時,能有效地探測和識別水下物體、取樣、掛纜,或完成各種人力無法勝任的水下工作。未來的無人潛航器將能夠執行更為復雜的工作。在環境發生預料以外的變化時,還能夠自行調整,以克服障礙。
現代海戰要求無人潛航器必須能夠在淺海水域穩定航行,並始終保證其傳感器系統處於正常執行任務的狀態。在近岸水域,水深太淺、海底地形復雜、海面交通繁忙等各種因素都對無人潛航器的流體動力設計(包括無人潛航器的外形、穩定翼的大小和位置、慣性質量和慣性矩,以及拖纜臍帶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無人潛航器的正常航行速率範圍內(0~12kn),無人潛航器上的流體控制系統,包括各種自適應性的或非線性的控制系統,如導管推力器、可變壓載以及推進螺旋槳等,都必須能夠有效地運轉。另外,未來將有更多的軍用無人潛航器加入水下戰場,屆時,只有高度智能的無人潛航器才能在險惡的戰術環境下生存,進而主宰水下戰場。
(5)註重多潛航器的協同作戰
除了發展單壹的無人潛航器外,未來的趨勢是向多潛航器間的彼此協調、***同執行任務的方向發展,無論是水文資料的搜集、海底調查還是水雷的反制,多個無人潛航器同時作業的方式將獲得更大的效果。美國海軍在其“海軍UUV主計劃”中,就是規劃多艘無人潛航器***同執行潛艇的追獵任務。
現在的無人潛航器主要側重還是在信息收集 和水雷戰 當然也有反潛的設定 但是主要還是集中於前兩點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