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目前能看到的最微觀世界是什麽?是顯微鏡下的嗎?最大也就是2000倍?
光學顯微鏡是由壹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壹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楊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1微米,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壹般是160mm.
電子顯微鏡,簡稱電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透射電鏡是以電子束透過樣品經過聚焦與放大後所產生的物像,投射到熒光屏上或照相底片上進行觀察.透射電鏡的分辨率為0.0.2nm,放大倍數為幾萬~幾十萬倍.由於電子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故穿透力低,必須制備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為50~1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