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概念照進現實 壹次趨近完美的進化 小米MIX2評測
忽如壹夜春風來,滿城盡帶全面屏。發布會前夕,似乎各個手機品牌都“心有靈犀”壹般,都在隨著小米MIX2預熱自己的全面屏新品,網上也對“全面屏”掀起了壹陣討論。因此在評測的前夕, 我想我們有必要來聊聊,到底什麽是“全面屏”,為什麽壹個名詞,會引出大家這麽多的爭議。
關於全面屏
“全面屏”這個概念被大眾第壹次認識於去年10月25日小米MIX發布會。而在此之前,即使我們看到夏普Aquos Crystal這樣造型的產品,在當時的媒體報道時仍然把這種高屏占比的手機稱作:無邊框手機。這就引入了壹個問題:到底“無邊框”和“曲面屏”有什麽區別,為什麽現在已經很少在有人提及無邊框,而都轉向全面屏的宣傳。
▲比較常見的無邊框
無邊框,壹般意義上多指手機左右邊框的部分。我們知道,屏幕之所以可以顯示,就是因為手機內部電源通過驅動屏幕IC,對屏幕中的液晶施加電壓刺激,偏轉產生出點、線、面。而液晶本身並沒有顏色,光線通過不同顏色的濾光版後就呈現出帶有顏色的圖像。而屏幕邊框,壹部分是用來給驅動IC留位置,所謂的大黑邊,也就是BM區(black matrix),則是因為屏幕中的液晶有壹定的流動性,BM區中的邊框膠用來防止屏幕液晶露出,而且還要保證屏幕不會出現漏光情況等。而過去的幾年,大家常說的“無邊框”就是手機廠商和屏廠在消除左右兩邊框和黑邊的道路上前進。
▲當前各種全面屏形態
全面屏,雖然也是在手機形態上做出改變。但不同於無邊框這樣比較明確的定義,在網上紛亂的答案中,主要有技術黨和體驗黨兩種。部分體驗黨認為,只要有高屏占比,就可以叫全面屏。管妳內部結構、屏幕封裝有什麽技術上的區別,外觀才是王道,顏值既是正義。
而另壹種,則是所謂的“技術黨”,主要從屏幕的結構判斷,根據屏幕封裝方式的角度來定義全面屏。這裏向筆者大家介紹壹下全面屏屏幕在結構封裝方面的差異。
▲傳統屏幕結構(圖片來源網絡)
傳統手機中,除了外露的顯示區域之外,還延伸出來壹部分驅動IC和屏幕排線,通常都安排在機身的“下巴”,這個長度大約在4mm左右,再加上指紋識別模組,所以壹般手機的“下巴”就成了現在大家常見的模樣。而在機身頂部,“額頭”的部分壹般都是安放前置攝像頭、聽筒、各種傳感器。但本身其實這些元器件占據不了太多的地方,但為了ID設計的美觀,做成了“額頭”和“下巴”對稱的高度。這種傳統的工藝叫COG(Chip on Glass)。
▲COG和COF的區別(圖片來源於網絡)
了解了這種工藝,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對於最近壹些曝光出來的所謂“全面屏”手機,許多網友並不買賬,甚至戲稱其為“0.75”代全面屏。這樣的產品,就是采用了傳統的COG封裝技術,只是將指紋識別模組放到機身背後,所以只需要留出相對較窄的區域放置屏幕排線和驅動IC,再把額頭與下巴對稱,中間的屏幕區域則由之前的16:9拉長至17:9,配合縮短的頂部和底部,看起來屏占比更高。而這樣的產品之所以被稱之為全面屏,是因為相對於傳統的16:9分辨率有所變化,而屏幕廠商將這樣的屏幕就稱之為“全面屏”。此處的“全面屏”就是這種屏幕的統稱,與其它任何因素(屏占比、封裝技術)都沒有關系。就像張三的名字就叫張三,沒有為什麽。
而之所以大家對此不滿意,則是因為其盡管屏占比看起來更高,但只是通過拉伸屏幕比例來實現,屏幕本身技術並沒有實質提升。而對於壹些有追求的廠家,則在屏幕的封裝技術上進壹步提升,將屏幕下的驅動IC封裝到軟性電路板上,能夠折到屏幕另壹側,能夠繼續留出大約1-1.5mm空隙。這種封裝技術被稱作COF(Chip on Flex)。使用這種封裝工藝的則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小米MIX2。相比於小米MIX1,小米MIX2通過技術的革新來改變屏幕的形態,則被大家認可為正宗的全面屏。值得壹提的是,如果使用的是AMOLED柔性屏,對於COF來說會稍微容易壹些,而LCD材質使用COF工藝,則對屏幕背光模組設計的要求挑戰比較大。自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小米MIX2對於工藝挑戰的決心。
▲COF和COP的區別(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外,在傳統的屏幕造型之外,還有壹種叫做異形全面屏,相信大家對於這個概念並不陌生(夏普S2)。而異形全面屏的最終形態,則是網上傳聞已久的“iPhoneX”。相比於傳統的全面屏,異形全面屏的好處在於有機會通過工藝的生,做出大家心中最理想的全面屏效果。而困難的部分在於由於要對屏幕的部分形態改造的比較不規則,因此對於玻璃切割的工藝要求非常高。同時,由於屏幕不像傳統的長方形,因此在系統界面和交互上需要進行大量的適配,這也是在屏幕之外,做異形全面屏的難點所在。
不過即使如此,iPhoneX依然選擇了異形全面屏這條路,其目的就是做出當下最接近人們心中的全面屏的狀態:四周無邊框,整個手機正面就是壹塊玻璃。不過由前文所知,即便采用COF,仍然需要留壹塊地方留給軟性電路板。因此可以看到,如今的技術已經可以支持手機做出三面無邊框的設計,而最關鍵的那壹部分,則不再僅僅是結構上的問題,而需要通過屏幕材質來解決。因此我們才看到,蘋果在iPhoneX上使用了AMOLED屏幕,以達到所需要的效果。因為柔性OLED屏幕所采用的基板材質與軟性電路板的材質都為Pi膜,通過翻卷的方式直接把屏幕下端子區域直接翻卷到屏幕背部。完成全面屏的“最後壹公裏”。做出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
以上就是當前市面上所有全面屏的分類以及背後的技術結構。可以看到,盡管小米MIX沒有像iPhoneX那樣激進,但仍然采用了目前可量產中最先進的結構工藝。並且盡其所能,把小米MIX“概念化”的標簽撕掉,把小米MIX2打造成壹款常規旗艦。
小米MIX 2全面屏2.0都做了哪些進化?
小米MIX作為小米首款全面屏概念手機,是壹款典型的設計驅動型產品。外觀上的激進設計,帶來了壹些使用體驗上的妥協,比如聽筒、握持手感、前置相機。而小米MIX 2則是壹款真正面向普通用戶的壹款全面屏手機,在關乎用戶實際體驗的壹些方面,做出了壹些有益改進。
聽筒。
因為取消了額頭,小米MIX機身頂部無法容納下傳統形態振膜發聲聽筒,所以就采用了壓電陶瓷震動的解決方案,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震動,有機身邊框來發聲,但實際體驗並不好,廣受詬病。
針對這壹問題,小米MIX 2回歸到傳統的振膜發聲方案。而采用振膜式聽筒方案的手機會在屏幕上方保留壹塊比較大的“額頭”,來給聽筒留出空間,但小米MIX 2顯然不會這樣做。它創新性地將聽筒置於屏幕下方,通過導音管將聲音傳到屏幕頂端的出聲孔,完成通話聲音的傳導。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這壹出聲孔極為細小,幾乎不影響整機的正面觀感,我認為這對於小米MIX 2而言,最值得稱道並且十分巧妙的壹大有益改進了。
握持手感。
對於小米MIX,外觀硌手也是大家集中抱怨的壹點。因為使用的是壹塊6.44英寸大屏,機身尺寸並不小,再加上直上直下的剛性線條設計,小米MIX握持起來並不舒服。當然,也有用戶會喜歡這種硬朗風格的外觀,但好看並不實用。針對握持手感,小米MIX 2從如下幾方面做了改進。
(1)屏幕尺寸:6.44到5.99英寸。
雖然,小米MIX機身邊框收得非常窄,達到了91.3的屏占比。但在6.44英寸的屏幕下,整機的尺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握持感方面並不友好。小米MIX 2改為使用5.99英寸屏幕,分辨率為2160*1080。標準版小米MIX 2機身長寬控制在了151.8*75.5mm,比采用5.5英寸屏幕的iPhone 7 Plus(158.2*77.9mm)還要小。進壹步收窄的機身尺寸令小米MIX 2更適合大多數人單手握持。
而更難得的是,小米MIX 2尊享版采用Unidiv四曲面全陶瓷機身。機身尺寸進壹步收窄,長寬分別為150.5*74.6mm。除了壹體性更高,陶瓷材質有著優於玻璃的鏡面光澤,關鍵是硬度更高,莫氏硬度達到8.5,僅次於藍寶石和鉆石,更耐刮花。
但是,陶瓷材質由於硬脆的特性,導致它難加工、成本高,從2016年2月的小米5尊享版開始,陶瓷材質壹度成為了小米旗艦手機的身份標簽。而隨著小米對陶瓷機身工藝的不斷探索,真正讓陶瓷材質走進了大眾消費市場。
(2)屏幕比例:17:9到18:9
小米MIX 2采用18:9比例的屏幕,長寬比更高,這意味著在相同顯示面積的情況下,小米MIX 2機身更窄,提升單手握持舒適度。
18:9比例屏幕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有的用戶可能已經註意到,國外知名流媒體網站Netllix出品的《紙牌屋》、《怪奇物語》兩部美劇已經率先采用18:9比例。三星今年的旗艦手機S8、Note 8均采用18:9屏幕比例,並據目前最新曝光的各家旗艦手機來看,未來整個行業可能都會過渡到18:9的屏幕。而究其原因就在於,它可以平衡現代電視內容16:9和寬銀幕標準的2.35:1/2.39:1比例。未來移動領域將是“圖像壹體化”格式內容的爆發地,這意味著該格式普及之後,看視頻時再也不會有煩人的黑邊了。
所以,小米MIX 2依然是壹款極具前瞻性的作品。
(3)四曲面陶瓷設計,機身邊角更圓潤。
在外觀設計上,小米MIX 2完全突破了小米MIX直上直下的硬朗風格。它采用四曲面陶瓷機身設計,正常握持時與手掌更加貼合。並且,小米MIX的機身邊框也采用弧度設計,握起來不會有明顯硌手感。
當然,有人喜歡硬朗風格,有人喜歡圓潤風格。小米MIX 2在外觀風格上做出的這壹改變,是照顧到了大多數用戶對於握持手感的實際需求。壹款產品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但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喜歡,那就是很大的進步了。
可以看到,在握持手感和聽筒方面,小米MIX 2在不影響整體屏占比的情況下,做出了壹些卓有成效的改進,摒棄了某些並不實用的“概念”設計,令進化到2.0版本的小米MIX 2擁有了大眾屬性,是壹款真正能夠為全面所用的全面屏手機。
關於“全面屏”,我還有話說。
小米MIX 2作為旗艦MIX系列的第二款產品,小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2.0作為前期預熱的主題,代表進化。然而,就在小米為新品預熱的階段,網絡上為全面屏的定義,第壹款全面屏手機的歸屬爭執不休。在這裏,簡單說幾句。
▲2016年10月25日,小米MIX發布
首先,小米認為,高屏占比直到100%正面全是屏幕,是未來手機的趨勢,所以小米創造了“全面屏”這個詞。從2016年10月25日小米MIX發布起,互聯網上才有了這個詞的百度指數。
▲“全面屏”壹詞百度指數
為了保證安卓系統的統壹,谷歌對於系統有著嚴苛的要求,各家OEM廠商需服從CDD(Android兼容性定義文件)的各項規定。
我們從小米方面了解到,在第壹代小米MIX發布前,谷歌Android 6.0要求屏幕的長寬比必須在4:3到16:9之間,而小米MIX 17:9的屏幕比例顯然不合規範。自此,小米與谷歌開始了長達半年的磋商。經過反復溝通,最終獲得了谷歌方面的同意。在隨後的Android 7.0 CDD中,谷歌也放棄了之前的屏幕比例要求。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手機才可以嘗試18:9的屏幕比例。
就我而言,糾結“什麽才是全面屏”沒有任何意義。但可以確定的是,是小米將全面屏的概念壹步步帶入大眾視野,並為之持續探索。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高屏占比手機會越來越多。“直到100%正面全是屏幕”的設想可能並不遙遠。
小米MIX飽受詬病的通話問題,是否有改善?
小米MIX所采用的全面屏設計由於突破了手機傳統硬件設計方案,導致小米不得不為此重新創造新的解決方案,而懸臂壓電陶瓷導聲便是其中之壹。我們把該技術拆分成“懸臂”和“壓電陶瓷”兩個單詞來解釋會更好理解。
▲小米MIX所采用的陶瓷聲學系統
壓電陶瓷:壓電陶瓷屬於壓電材料的壹種,是壹種可以將電能與機械能相互轉換的材料。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擁有壓電特性。在壓電陶瓷片上施加電壓時陶瓷會發生形變產生振動,振動推動周圍空氣運動,不同頻率產生不同的振幅從而產生不同的聲音。
▲小米MIX 2
懸臂:從小米MIX的內部拆解圖片中可以看到,小米MIX將壓電陶瓷片通過壹顆螺絲懸空式訂在手機中框旁。當電話接通時,驅動單元(DAC)將電信號直接轉化為機械能,通過微振點擊的方式帶動整機的中框***振,不同的頻率帶來不同的振幅,不同的振幅轉化成我們日常不同的聲音。最後通過機身上半部分的中框傳到人耳。
盡管這項技術看上去“高大上”,但放到日常使用當中就顯得有些不盡如意人了。由於采用了懸臂壓電陶瓷導聲方案,小米MIX實際上是不存在聽筒的。通話時,聲音是機身內部的壓電陶瓷通過震動轉導到懸臂上,懸臂又與中框相連,人耳貼到手機中框上才能聽到聲音。
▲小米MIX 2“額頭”加入聽筒
懸臂壓電陶瓷導聲技術最終是令手機中框發聲,這會造成兩個問題。其壹是通話的隱秘性大大降低,站在妳旁邊的人很容易聽到妳通話內容。其二是抗幹擾性較差,如果妳身處於比較嘈雜的環境當中,會很難聽清對方的聲音。
▲屏幕下聽筒設計原理
這次小米MIX 2回歸了傳統振膜式聽筒設計,並且滿足了全面屏的硬件設計需求。小米MIX 2采用了屏幕下設計,將聽筒單元置於屏幕背面,通過壹段導音管將聲音傳到屏幕頂部壹條極為細小的出聲孔,完成通話聲音傳導。通過筆者的測試,小米MIX 2確實解決了小米MIX上的通話問題。不過聽筒處細小的縫隙讓其積灰之後很難清洗,長時間使用後有灰塵蓋住聽筒導致通話質量降低的隱患。
從我們將小米MIX和小米MIX 2的通話音量同時調到了最大,並進行了對比。小米MIX 2回歸聽筒之後,通話聲音不但降低反而還略高了壹些。另外,當我們打電話時,聽筒是貼住耳朵的,聲音的指向性更強,有著更高的保密性。而小米MIX的發聲是向周圍擴散的,旁邊的人也很容易聽到通話內容。
小米MIX2拍照測試
從產品定位來看,小米MIX壹款拉高小米品牌的壹款產品,工業設計是排在第壹位的。因此才有了邀請菲利普·斯塔克作為設計師,采用了全面屏、全陶瓷機身等壹系列突破常規的設計方案。也正是因為這是壹款靠設計驅動的產品,才導致它在某些方面的表現要遜於競爭對手。
或許是為了保證了小米MIX的後置攝像頭不突起,小米並沒有在該手機上采用業界壹流的CMOS,這也令其拍照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不過隨著全面屏產能的提升和陶瓷工藝的升級,小米MIX 2將不僅僅是壹款概念手機,它需要背負量產的使命。為此,小米MIX 2在拍照方面至少也要達到旗艦水準才能令人滿意。
小米MIX 2采用了與小米6主攝像頭相同的CMOS,索尼IMX386。這款傳感器最高支持1200萬像素,擁有F2.0光圈,單個像素面積為1.25μm,支持PDAF相位對焦、四軸光學防抖。功能方面,小米MIX 2支持移軸相機、夜景增強(多張合成以減少暗光環境下噪點多的問題)、美顏模式等等。
最近北京的天氣不太好,拍不出來晴空萬裏討眼球喜歡的照片,頗為遺憾,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米MIX 2的樣張。
從上面三張戶外照片凸顯了小米MIX 2相機的調校風格,當環境中出現紅、綠、藍這三種色彩時,小米MIX 2會將其調校得更加鮮艷。例如圖壹中的天空、圖二的綠樹和圖三中的火車以及綠地,這樣的調校方法顯然更加討好用戶的眼球。
另外,小米MIX 2相機的寬容度較為壹般,推薦大多情況下打開HDR模式再拍照,這樣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照片。
值得壹提的是,小米MIX 2的連拍功能非常出色,長按快門基本可以達到每秒10張的拍攝速度。這項功能平時用來給女友拍攝時是最實用的,因為妳可以讓妳的女友做任何她想做的連貫動作,妳可以通過連拍來保存整個動作過程中的多張照片,然後再篩選壹張最好的。通過連拍功能,便少了女友擺拍時的表情不自然。
另外,小米MIX 2相機中的夜景增強功能也十分擁有。開啟它以後,其拍照速度並沒有因為多張合成而變得拖沓,依舊保持了與壹般模式下幾乎相同的拍照速度。不過這樣拍出的照片將會大大增加畫面的細膩程度,減少噪點。不過夜景增強功能不能與HDR同時打開,所以推薦大家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使用HDR模式,夜間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默認開啟夜景增強。
小米MIX 2對比小米MIX、小米6
另外,我們將小米MIX 2的樣張和小米MIX、小米6進行了對比,看看它的成像表現相比後兩者如何。
從照片的整體觀感來看,小米MIX 2與小米6的表現相差不大,基本處於同壹級別。不過小米MIX明顯略勝壹籌,照片明顯發黃,天空顯得不夠通透。放大之後查看細節的話,小米MIX的表現依舊是其中最差的,陰影部分基本已經漆黑壹片沒法看了,其次是小米6,小米MIX 2表現最好。
在室內環境下,光線條件較弱,這時小米6和小米MIX 2的光學防抖便排上了用場,出片率很高,而小米MIX則會很容易拍糊。另外,小米MIX的白平衡表現不太穩定,第壹張對比圖相比其它兩者更暖,而第二張圖又更冷。
綜合來說,小米MIX 2相比上代來說,拍照水平已經大大提升,不過隨之而來的是攝像頭也會稍有突起。就目前來看,小米MIX 2所采用的索尼IMX386已經被小米調校得非常成熟,無論是拍照體驗還是成像效果都可以做到令人滿意,不過缺少了雙攝像頭令小米MIX 2沒了人像模式,這點頗為遺憾。此外,小米在照片後期編輯這壹環節也開始重視,MIUI 9內置了多種濾鏡以及豐富的調校功能,使用起來會更方便。
小米MIX 2 評測
對比其他機型,小米MIX 2的屏幕為非傳統的18:9縱橫比,相對狹長的比例使得整機的寬度等到很好控制,單手握持時更加舒適。同時這塊屏幕在縱向的延伸更多,可視面積顯著增加,為MIX 2帶來了與眾不同的使用體驗。
觀影體驗
我們知道,目前主流的影片均是2.35或2.39:1的比例(21:9),如果影片在傳統的16:9縱橫比屏幕上播放,屏幕上下往往都會留下較寬的黑邊,很影響觀影效果。但18:9的屏幕則可以有效緩解這壹問題,讓畫面盡可能填滿整個屏幕,帶來更好的沈浸感。
如果在18:9的屏幕上觀看16:9的視頻,這塊屏幕的效果恐怕有些令妳失望,屏幕兩側會預留出壹定的黑邊,與初代小米MIX(17:9)相比畫面瞬間大打折扣。
18:9的縱橫比被稱作Univisium,是現代電視內容的16:9縱橫比和寬銀幕標準的2.35或2.39:1的平衡,被看作是未來攝影和電視行業中統壹標準。國外知名的流媒體網站Netflix所出品的《紙牌屋》和《怪奇物語》采用的都是18:9的裁剪方式,可以預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資源對18:9進行適配,屆時小米MIX 2的這塊屏幕將有更大作為。
日常應用
我們日常的應用在小米MIX 2的18:9屏幕上呈現並沒有太大問題,能夠輕松擴充滿屏。在壹些以瀑布流呈現內容的應用裏,18:9屏幕可以顯示更多內容,比如今日頭條會多顯示壹則新聞,微博會多呈現更多動態,淘寶購物車的物品不需要滾動就可以盡收眼底。
但壹些應用,比如安兔兔並沒有對該比例進行適配,仍以16:9的比例顯示,頂部和底部會流出黑邊。谷歌已經在最新的文件中要求開發者對於18;9的分辨率進行適配,應用情況未來會顯著改善。至少目前來看,常用的微博、微信、淘寶、支付寶等應用完美兼容。
分屏任務
分屏是MIUI 9新增的功能,在小米MIX 2狹長的屏幕上更有實際意義。狹長的屏幕在壹分為二後,兩個區域依舊有著可觀的操作空間,壹面看視頻壹面記筆記的操作不再拘謹。合理利用分屏功能,可以有效減少我們在各個應用間的穿梭,效率驟增,尤其是在狹長的屏幕上。
遊戲體驗
我們以時下最為火爆的《王者榮耀》為例,完美全屏適配,大屏在操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同時視野更加開闊,這種體驗在常規比例屏幕中很難去體驗。
硬件配置:
通過前面的解讀,可以看到,小米在經過了MIX1代的探索之後,對於小米MIX2的定位逐漸將壹代的概念機過度為壹款常規的頂級旗艦。因此在實用性上,小米MIX2在硬件配置方面都堪稱頂級。
小米MIX2/尊享版基本參數對比
產品名稱
小米MIX2
小米MIX2尊享版
屏幕特性
5.99英寸 18:9 2160*
1080
5.99英寸 18:9 2160*
1080
處理器
驍龍835 2.45GHz
驍龍835 2.45GHz
網絡模式
6模43頻
6模43頻
運行內存
6GB
8GB
機身存儲
64/128/256GB(UFS 2.1)
128GB(UFS 2.1)
前置相機
500萬
500萬
後置相機
1200萬像素 IMX386
1200萬像素 IMX386
產品賣點
四曲面陶瓷
Unidiv全陶瓷
機身尺寸
151.8*75.5*7.7mm 185g
150.5*74.6*7.7mm 187g
電池容量
3400mAh
3400mAh
操作系統
MIUI9
MIUI9
通過參數表可以看到,小米MIX2在硬件配置上毫無疑問屬於安卓旗艦的標準,搭配MIUI9,在實際使用上大家完全無需有任何擔心的情況。而這裏需要額外說明的是,小米MIX2尊享版的全陶瓷機身從參數上比標準版只重了2g,寬度卻減小了將近1mm。從握持感上,尊享版Unidiv全陶瓷細膩的觸感和整機的壹體性確實要略優於標準版。在這裏我不會給出小米MIX2的購買選擇建議,因為能買到哪個,就買哪個就夠了。
總結:
毫無疑問,小米MIX2是壹款當之無愧的安卓旗艦。當頂尖的硬件加上好用的MIUI9,在小米6上的實際體驗上使得對小米MIX2的實際使用體驗無需多言。並且有趣的是,在去年小米還將MIX定位在全面屏概念手機,而今年則在MIX2上逐漸去“概念化”,通過更傳統的聽筒、以及補齊去年被人詬病的缺陷,將MIX2打造成壹款常規的旗艦產品。當概念照進現實,這便是小米為我們帶來的小米MI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