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袁紹、袁術為何不顧朝中袁氏而反董卓導致袁魁被滅門,袁氏勢力大損?

袁紹、袁術為何不顧朝中袁氏而反董卓導致袁魁被滅門,袁氏勢力大損?

我們評價壹個君主,往往以“雄才大略”做為標準。有些人有大略而無雄才,有些人有雄才而無大略,最終就只能成為壹方諸侯級別的人物。袁紹就是這樣,他有雄才,少大略。

如果僅論智謀的話,袁紹這個人的頭腦可不簡單。漢末三分時代的任何壹個人都不能小瞧,不要以為袁紹敗給了曹操,就覺得他水平很壹般。那就錯了,以袁紹的謀略,把咱們普通人賣到索馬裏去那是很輕松愜意的事情。咱們今天就通過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這件事,來分析分析袁紹的布局。

漢靈帝時期,宦官專權,國政紊亂,陷入衰微。漢靈帝比較寵信他身邊的“十常侍”,這些宦官們就把持著國家最高權力,胡作非為,殘害忠良,魚肉百姓,激起了“黃巾之亂”。

忠直之士不懈於內,經過多年的征殺,黃巾軍主力被消滅得差不多了,但國家卻被折騰得奄奄壹息,漢靈帝也心力憔悴,撒手歸西。

漢靈帝死後,太子劉辨既位。國舅何進成為了大將軍掌握了兵權,當時袁紹任職司隸校尉,他去見何進,認為閹宦掌權,對何太後不利,袁紹勸說誅殺“十常侍”,武力奪取朝政大權。

那麽,具體是怎麽個做法呢?袁紹建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要發動天下手握兵權之人進京勤王。

這確實是個餿主意,本來很好解決的事情,這麽壹搞,局面就復雜了。英雄聚會,各懷壹心,客人好請難打發,誰又對權力和利益不眼熱呢?

曹操認為,要除閹宦是很簡單的事情,“但付壹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栽上罪名,再派幾個派出所幹警去捆回來幹掉就行了,沒必要大張旗鼓,反而更容易露餡。

但何進決定按袁紹的方法來,曹操無奈,“亂天下者,必進也。”袁紹是智謀不夠嗎?當然不是,袁紹本來就需要的是壹個亂局。

消息不知怎麽就走漏了,宦官就設下了圈套,何進受太後召見入宮,被閹宦殺害。在宮外等候的袁紹、曹操又率兵沖進宮去,把宦官們殺了個精光。

這麽壹來,朝廷的權力中樞就形成壹個巨大的真空,需要有人填補。朝廷中袁氏壹系人物眾多,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袁紹又有誅殺權宦的大功,這樣的局勢對袁紹是十分有利的。大家現在應該明白了,為什麽袁紹屢屢勸說何進誅殺宦官,還建議召天下英雄勤王。可以想想,是誰把消息泄露給宮中太監們的。

袁紹算計得精明,沒想到董卓比他下手更快,出招更狠,提前壹步行動,掌握了朝局。盡收何進之軍,又另立新君,袁紹的如意算盤落空了。計劃失敗的袁紹與董卓翻了臉,離京而去。開始謀劃反擊。

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回到家鄉招兵買馬,矯詔天下諸侯勤王。袁紹看到機會來了,率領人馬與曹操會合。此時的京城中,袁傀仍為司徒,位高卻權卑,在朝中任職的族人眾多。袁紹這麽壹來,董卓為防止他們內應,就大肆捕拿殺害,袁氏族中精英被誅殺殆盡。

袁紹並沒有投鼠忌器,而是堅決要興兵勤王。朝中袁氏人員雖多,卻並沒有掌握什麽實權,也起不到裏應外合的作用。如果袁紹事成,驅走董卓,這些人能支持袁紹登上高位,但也會分散他的權力。畢竟,無論威望還是位份,袁紹還並不是壹枝獨秀。

這些在朝中的袁氏族人多是輩分更高,官職更大,他們被殺,朝廷內外地位和威望最高的就成了袁紹了,而各地的族人也會以他馬首是瞻。袁紹利用了家族的名望,卻害了族人的性命。

和袁紹能有所競爭的還有個袁術,這廝自高自大,依仗自己為嫡出,瞧不起袁紹。袁紹也很清楚袁術的心思,就安排他掌握盟軍後勤糧草。利用袁術牽制住眾諸侯,卻把惡名推給袁術,讓眾人對袁術仇恨鄙視。所以說,袁紹還是非常狡猾的,腦袋瓜子轉得滴溜溜,謀劃陰深,機關算盡。

但袁紹這個人,有雄才,無大略。小算盤打得叮當響,但對大局勢總是誤判,策略失當。而他手下的謀士們,如郭圖、沮授、田豐、許攸等也大多數是這種人,貪小失大,沒有郭嘉、荀彧、程昱這類胸懷四海的大戰略家。

比起曹操來,袁紹差得是壹個境界,壹種格局,壹腔囊括天下的雄烈猛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