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硼肥用多了是不是要中毒呢?

硼肥用多了是不是要中毒呢?

具有硼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硼肥主要有硼酸和硼砂。硼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壹。硼以硼酸分子(H3BO3)的形態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體內不易移動。硼能促進根系生長,對光合作用的產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轉運有重要作用,對受精過程的正常進行有特殊作用。因此,對防治油菜“花而不實”、棉花“蕾而不花”和果樹“落蕾、落花、落果”、小麥“不稔”等癥均有明顯能力。如果豆科作物缺硼,則根瘤發育不良,甚至失去固氮能力。油菜、棉花、大豆、甜菜、蘋果、柑橘等施硼都有顯著增產,並改善品質。中國缺硼土壤在南方和北方都有,所以合理施用硼肥對發展中國農業有重要意義。 以硼為主的葉面肥料 Biostadt ? LIQUIDO 10.9%(150g/L)含量的液體硼肥 Biostadt ? N-Bor 氮含量:18%,硼含量:3.9%。含控釋氮肥(脲甲醛) Biostadt ? OK 鉀含量:20%,硼含量:19.4% Biostadt ? PROTI-BOR 氮含量:6%,硫含量:22.5,鎂含量:5%,硼含量:8%,錳含量:2.5% 編輯本段常規硼肥品種存在的技術難題  常規硼肥是指以硼砂、硼酸、硼鎂肥等為主的硼化工制品作為農業用的微量元素肥料。在這些常規硼肥的推廣與應用中,也暴露了壹些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 1 硼肥的溶解性差 由於安徽省使用的硼肥主要是從我國遼寧購進的工業硼砂,其化學分子式為Na2B4O7.10H2O,該物質壹般用於工業制陶瓷、玻璃等,但用於農業上卻難以溶解。壹般情況下,20℃時的溶解度為4.8%,在40℃溫水情況下才能緩慢溶解,但冷卻後又會凝固。安徽等缺硼地區農民大多在油菜花期以前噴施硼肥,這壹時期大多在春節前後,正是氣溫較低時期,常常這邊硼砂剛溶解,那壹畝田未噴完,硼砂又恢復為晶體狀。因而,農民在使用過程中,常常遇到硼肥晶體堵塞噴霧器噴頭現象影響了硼肥施用效果,春季噴施硼肥時,農民除了攜帶硼肥外,還帶有保溫瓶的現象。 2 硼的利用率低 對後茬作物易造成毒害問題。由於油菜是越冬作物,營養生長期間氣溫較低,硼砂基施於土壤後,很難溶解,有相當壹部分被土壤吸附固定。對於硼砂來說,其基施的利用率低,70~80%的硼素殘留在土壤中。在油菜與其他作物輪作的情況下,連年基施硼砂或當季過量施用硼砂,都會使土壤硼含量迅速上升,對後茬作物特別是水稻造成毒害。頭年種植油菜基施硼砂時,到了次年水稻生長期間,氣溫較高,加之氣候多雨濕潤,其中存在於幹旱土壤中未被溶解的硼又逐漸溶解,還有土壤中吸附的硼也因為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加強而被代換出來,土壤水溶液中硼濃度升高,水稻因吸收了硼後,很易產生過量。據江西省宜春地區農科所李炯輝等在紅色石灰土的試驗表明,水稻對硼肥的反應,與有效硼含量有關,當土壤有效硼含量0.11mg/kg時,水稻施硼增產率為13%;土壤有效硼提高到0.17mg/kg時,水稻施硼增產率為7%。因此,水稻缺硼的臨界值,似乎不超過土壤有效硼0.15mg/kg左右。對於安徽省土壤來說,栽種水稻時,土壤不缺硼。當土壤中水溶液中硼濃度升高時,就極易會發生硼中毒現象,造成水稻減產。壹般來說,作物對硼的適量範圍較小,當土壤中硼濃度在5mg/kg以上,種子發芽受阻,而且禾本科作物在10mg/kg以上時就易出現過剩癥狀. 3 硼肥含硼量低,商品性差 如硼鎂肥、硼泥等雖然價格便宜,但因其作為硼肥使用時質量低劣,含硼量很低,只有0.5-1%左右。種植油菜時,每畝基施用量須在10公斤以上,才能滿足油菜生長的需要。壹方面運輸成本加大,另壹方面商品率低,難以加工與分裝,農民在市場上很難購買到。即使購買到硼鎂肥,也常被不法商販冒作硼砂銷售,標識上的用量大多不能滿足作物的需求,農民極易上當受騙。 編輯本段硼的營養作用  硼對作物生理過程有三大作用:壹是促進作用,硼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運轉,植物體內含硼量適宜,能改善作物各器官的有機物供應,使作物生長正常,提高結實率和坐果率。二是特殊作用,硼對受精過程有特殊作用。它在花粉中的量,以柱頭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使授粉能順利進行。作物缺硼時,花藥和花絲萎縮,花粉不能形成,表現出“花而不實”的病癥。三是調節作用,硼在植物體內能調節有機酸的形成和運轉。缺硼時,有機酸在根中積累,根尖分生組織的細胞分化和伸長受到抑制,發生木栓化,引起根部壞死。硼還能增強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和促進作物早熟的作用。 另外,在水稻雜交制種中施用硼肥,可使父、母本植株的生殖器官成熟期趨於壹致,促進制種產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時還能提高遠緣雜交種的結實率。可見硼在育種工作中也同樣能起重要作用。 作為油菜、棉花、花生、果樹、蔬菜等高需硼經濟作物,缺硼會嚴重地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缺硼已成為妨害作物產量及品質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 編輯本段我國土壤的硼素狀況及有效性  植物吸收的硼主要來自土壤,土壤的含硼量對植物至關重要。土壤含硼量多少與成土母質、土壤類型及氣候條件等有密切的關系。自然界廣泛存在著硼,動植物殘體、降雨、礦物等都是土壤中硼素的來源。其中最主要的還是礦物,因此土壤中硼的含量與成土母質有關。沈積巖發育的土壤比火成巖發育的土壤含硼多,幹旱地區土壤的含硼量多於溫潤地區的土壤,沿海地區多於內陸地區。同壹地區不同土壤類型含硼量也有壹定差異,質地愈沙的土壤含硼量愈低。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土壤全硼量範圍在0-500毫克/公斤之間,平均64毫克/公斤。我國土壤全硼量大致分布規律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呈逐漸降低的趨勢,東南各省最低。 土壤中的硼可簡單分為全量硼和有效硼。土壤全量硼是指土壤中所存在的硼的總和,包括植物可利用的硼和不能利用的硼兩部分。土壤有效硼(約占全量硼的5%)是指植物可從土壤中吸收利用的硼。因此,土壤缺硼與否完全取決於土壤有效硼含量。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不僅與成土母質有關,也直接受到土壤酸堿度、耕作制度、栽培管理、氣候及生態條件的影響。 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布的趨勢與土壤全硼量相同。各種類型土壤有效硼的含量相差很大,而影Ⅱ向土壤中硼轉化的主要因素有: 土壤酸堿度。壹般土壤,在pH5-7時,硼的有效性最高; pH>7的土壤,特別是強石灰性的土壤,由於pH值高,土壤中水溶性硼被三價氧化物及粘土礦物所吸附固定。在酸性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雖然較多,但容易淋失,所以南方淋溶嚴重的酸性土,特別是砂質土壤也容易缺硼。 有機質含量。土壤中有機質多時有效硼含量也較高,因為和有機物結合或被有機物固定的硼含量也較高,當有機物分解後就可釋放出來供應作物利用。 氣候條件。氣候幹旱或多雨都會使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下降,幹旱加強了硼的固定。幹旱伴隨高溫,硼生成不溶化合物,有效硼下降;多雨季節和淹水時,水溶態硼被淋失,使土壤有效硼下降。但沿海地區由於每升海水含硼4 7毫克,降雨又可補充土壤硼素。 土壤中有效硼臨界值為0.5毫克/公斤,低於0.25毫克/公斤的土壤為嚴重缺硼。根據1 982~1 986年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數據統計,全國耕種土壤缺硼面積多達5億畝以上。貴州、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雲南、河南、陜西、廣東、福建、廣西、吉林、河北、山東、山西等耕地缺硼比例均大於60%。這些區域種植農作物,都不應忽視硼元素肥料的使用。 編輯本段我國硼肥品種與資源情況  硼肥,是指含有硼(B)元素,能促進農作物生長,增強農作物抗性,有利於開花結實的微量元素肥料,又稱硼素肥料。目前市場常見的硼肥品種有: 硼砂:化學名工業十水合四硼酸二鈉(Na2B4·10H2O),是提取硼和硼化合物的原料,國家標準壹等品主含量(Na2B4· lOH.O)≥95.0%,折合硼(B)含量1 1%,外觀呈白色細小晶體,難溶於冷水,硼素易被土壤固定,植物當季吸收利用率較低,是常用的單質硼肥品種。 硼酸:分子式H3BO3含量(國標)≥99.5%,折合含硼(B)量約17%,由硼鎂礦石與硫酸反應,經過濾、濃縮、結晶、烘幹而制成。硼酸為無色帶珍珠光澤的三斜鱗片狀結晶或白色細粒晶體,可溶於水。是無機化合物硼素化工原料,也是傳統的硼肥品種之壹。 硼鎂肥:是生產工業硼酸的副產品,主要成份為硫酸鎂(MgSO4·7H2O)和硼酸(H3BO3),主含量約85-93%,其中硫酸鎂約占80-90%,硼酸3.6%,折合硼(B)含量0.5-1%,外觀呈白色或灰白色結晶顆粒或粉末,水溶解性好,是含鎂並含少量硼的中量元素肥料,適宜在缺鎂,並輕度缺硼的酸性土壤上作基肥施用。 新型高效硼肥:自二十世紀末,安徽省土壤肥料工作總站即著手研制精煉聚合農業專用硼肥——速溶硼肥,於2003年實現了工廠化生產。主要成份為四水八硼酸鈉,硼(B)含量高達21%,具有水溶性好、用量少、植物吸收利用率高、土壤殘留少等特點,並獲得2003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是安徽省土肥總站與安徽省肥料總公司***同開發的適用於農作物補硼的專用硼肥新品種。 硼肥資源是含硼礦物——硼酸鹽礦物。我國硼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14個省(區)有硼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63處,總保有儲量B。O。4670 6萬噸,居世界第5位。就省(區)而言,以遼寧硼礦最多,儲量占全國的57%;其次為青海,占24.7%。硼礦類型以古元古代沈積變質型為主,如遼寧營口、寬甸等地的硼礦,是我國硼礦資源的主要來源;現代鹽湖沈積型硼礦也很重要,如青海和西藏的壹些鹽湖硼礦。全國硼礦石生產能力約為48.7萬噸/年f折含B.O。為12%的標礦能力),近幾年,國內的硼礦及其相關產品的產量持續增長。國際上,美國和土耳其壹直是兩個最大的生產國,其產量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40%以上。我國產量在世界上所占份額較小,現有生產硼砂、硼酸較具規模的化工廠約30余家,生產能力分別為20萬噸和3萬噸左右。 硼肥應用狀況  我國硼肥的研究和應用工作,解放前是個空白。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起步,主要是壹些作物的肥效試驗。六十年代中期,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發現甘藍型油菜發生“花而不實”癥,經研究證明為缺硼癥,施用硼肥可以有效防治。這是我國硼肥研究和應用的重大突破。七十年代中期以來,相繼發現湖北新洲縣棉花“蕾而不花”癥,黑龍江省甘南等地小麥“不稔”癥,以及壹些地方的蘋果和柑橘“不實”癥,油橄欖“多頭”癥,經研究證實都屬於缺硼癥。從此,硼肥的研究和應用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關註,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硼肥工作進入了新的廣泛發展階段。 近年來,根據國內土壤肥料工作者試驗結果表明,硼肥應用於油菜、棉花、花生、葡萄、水果、板栗、蔬菜、豆科等作物上的增產效果十分顯著。華中農業大學在湖北、浙江、山東、江蘇、上海、河北、陜西等1 3個省(市)468個棉花施硼試驗的結果表明,施硼比對照平均畝增皮棉6.5公斤(加權平均),增產率為10.3%。浙江試驗結果,在水溶性硼0.1 7毫克/公斤、O 18毫克/公斤、O 28毫克/公斤和O 36毫克/公斤的土壤上施用硼肥,油菜增產率分別為276%、284%、194%和33%。據安徽調查,不施硼肥的油菜~般畝產菜籽50-1 00公斤,施用硼肥的油菜畝產菜籽可達1 50公斤以上,為此農民每畝增收120元-200元,而購買硼肥投入(1次基肥,2次噴施)每畝只需6元成本,產投比達1:20以上。因此,施用硼肥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被廣大農民認識,尤其硼肥在油菜、棉花上的施用已成為農民的自覺行為。 編輯本段科學合理使用硼肥  科學合理的使用硼肥,不但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佳的增產效果,而且能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收益。使用硼肥時,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把好品種選購關。給植物補硼,宜選含硼(B)量大於10%,且不含其他中、微量元素的硼肥,以達到缺硼補硼目的。目前市場上除傳統的硼肥品種硼砂外,安徽省肥料總公司推出的“金地來”硼肥、美國的速樂硼等新型硼肥,硼含量均≥20%,常溫水速溶,作物吸收利用率高。 合理施用硼肥。基施:缺硼較重土壤,可選硼砂作基肥,以延長土壤供硼時間。畝用量0.5-1公斤,在農作物播種時將所選購的硼肥,與農家肥、化肥或適量幹細土充分混勻作基肥穴施或條施,盡量避免與種子接觸。缺硼不太嚴重且土壤粘重的地區施用硼砂,防止硼砂殘留造成土壤酸化給作物產生毒害,可考慮兩年施~次。大棚作物基施硼砂應特別註意。 澆施將硼肥與人畜糞水肥或化肥液混勻,於播種時澆穴作基肥或苗期作追肥,效果較幹施顯著。 葉面噴施土壤~般性缺硼或缺硼不太嚴重時,葉面噴硼可根據作物生長情況靈活、適時補硼,效果顯著。具有省肥、減少汙染、植物吸收快特點,是最常用的施硼方法,可在葉面的正反面噴施,但因氣孔在葉面的反面,故反面噴施效果更好。葉面噴施硼肥應根據應用作物營養生長或生殖生長特性,適時、適量施用(見表1)。噴施時期宜早不宜遲,開花後噴施效果不顯著;噴施次數以兩次以上為好;基施硼肥後亦應在生殖生長關鍵期噴施硼肥,如油菜蕾苔期噴硼壹次,以保證生殖生長需硼高峰期硼素的足量供給。 適宜用量。根據土壤缺硼狀況和應用作物,結合所選品種適量施用,不可過少或過多。壹般缺硼較重的或需硼較多的作物,用中上限量,反之則用中下限量;硼易淋失的砂質土壤用上限,粘重土壤用下限(見表2)。 目前我國硼肥的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壹是硼肥在農作物施用上還僅限在油菜和棉花上,而在需硼量較多的蔬菜、果樹、糧食、煙草、花生、麻等作物上應用還較少。二是硼砂仍是當前硼肥的主要品種,由於硼砂難溶解,利用率低,大部分被土壤固定不僅不能發揮作用,還易給下季作物造成硼害的隱患。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硼肥知識,提高硼肥應用面積和水平。同時,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以及節約資源等諸多因素,大力推廣高效、高吸收率的新型硼肥,如安徽產的“金地來”速溶硼肥、美國速樂硼肥等高含量、高利用率硼肥品種,這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食品安全以及環境保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