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安然案”或在A股重演!康美藥業“幫兇”正中珠江將迎來怎樣結局?

“安然案”或在A股重演!康美藥業“幫兇”正中珠江將迎來怎樣結局?

康美藥業“消失”的300億元持續發酵,背後的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被推上“風口浪尖”,近兩天接連有上市公司宣布不再續聘其作為審計機構,多米諾骨牌的第壹塊已被推倒?

回顧著名的“安然案”,2001年末,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因協助能源巨頭安然財務造假,因而遭到美國證監會調查,2002年安達信即告解體近百年 歷史 煙消雲散,自此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只余其四。

正中珠江作為廣東最大也是唯壹壹家總部在廣東的會計師事務所,是否會成為“中國版”安達信,是市場關註的焦點。

“風口浪尖”上的正中珠江

4月29日,康美藥業稱由於“會計差錯”2018年財報貨幣資金多計入299.44億元,在市場引發軒然大波,這壹涉嫌財務造假金額在A股史上前所未有。

而引發市場質疑的不光是上市公司,更是其背後的審計機構正中珠江。貨幣資金作為基本的會計科目,核實並不困難,出現如此大的“差錯”讓不少業內人士覺得匪夷所思。包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在內的諸多專業人士,都直指其協助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造假。

很快市場曝出,5月9日正中珠江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其在康美藥業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被立案調查。

正中珠江是康美藥業IPO時的中介機構,至今的19年間,均為康美藥業年報審核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最“熟悉”康美藥業的人,其此前卻對屢遭質疑的“存貸雙高”等問題視而不見,直至去年年報其第壹次給非標意見。

有業內人士表示,擁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謹慎,壹但在執業活動中受到行政處罰、刑事處罰,對其後續開展業務會產生很大影響。

事實上,近期已接連有上市公司宣布不再續聘其作為審計機構。

13日晚間,中順潔柔續聘正中珠江為2019年度審計機構的議案遭到否決,也是當天中順潔柔所審議的12項議案中唯壹被否的議案。

另壹上市公司中山公用在14日晚間同樣公告,否決續聘正中珠江為2019年度財務審計機構及內控審計機構的議案,反對和棄權票數合計超過95%。

後續影響將更為深遠,目前有43家待IPO公司由正中珠江審計,另有3家已經申報的科創板公司也是,此外在近兩個月內還將有46家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是否續聘正中珠江作為其審計機構。

中介違規面臨怎樣後果?

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臧小麗對天眼君表示,如果證監會最終認定,正中珠江作為審計機構在審計過程中未盡勤勉、盡責的義務,可能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被證監會處罰,被投資者起訴索賠等。

她介紹道,在近年大智慧、金亞 科技 的財務造假案中,涉事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均被列為***同被告,遭法院判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天眼君註意到,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曾為金亞 科技 出具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但去年8月證監會僅合計罰沒其360萬元,對簽字的兩名註冊會計師也只給予警告分別罰款10萬元。但其作為頭部會計師事務所,今年落選了科創板首屆發審委委員名單。

去年市場風傳證監會暫停接收立信、眾華、瑞華、北京興華、致同、大華等6家會計師事務所首發上市和再融資材料,主要是因舊案在身且尚未結案,彼時有分析認為監管機構將對中介加強監管。

最近1個月內愷英網絡、大智慧、康得新三家公司實控人接連刑拘,過去證監會向公安機關密集移交案件的情況並不多見,市場認為這是加強監管的強烈信號。去年證監會處罰知名評級機構大公國際暫停評級業務壹年,使其壹度面臨破產最終由國企“接盤”。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今科創板開閘在即,施行的註冊制是以信披為核心,中介機構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違規行為應當引起重視。昨天上交所就披露,有少數保薦人擅自修改已經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的重要財務數據,個別保薦人甚至違反執業準則,修改上交所問詢的問題。

對於中介出現問題該如何懲處,前華泰聯合資深保代王驥躍告訴天眼君,首先是要明確中介機構的責任邊界,如果有問題都處罰,反而不利於提高執業質量。

他表示,對於違規行為應先界定是從犯還是主犯,是過失還是故意。能力不足屬於過失,配合造假則為故意。過失類處罰以罰款為主,情節惡劣的可以吊銷牌照。如果是故意,應當更嚴厲處罰,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此前不乏吊銷案例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他認為在此次康美藥業事件中,正中珠江大概率存在主觀故意配合上市公司。但他對於可能的處罰持謹慎態度,“對於大型的會計事務所的處罰通常比較謹慎,像立信、天健、瑞華等幾家市占率很高,如果真的吊銷很多公司可能都發不出年報”,“在安然事件之後,國際上對四大也是以處罰為主,吊銷執照很罕見了”。

不過天眼君註意到,過去在國內資本市場並不乏被“處以極刑”的案例,其中影響較大的兩起為2002年中天勤會計事務所事涉當年震驚中國的“銀廣夏生物造假”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2012年華南“第壹所”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參與“綠大地IPO造假”被撤銷券服務業務許可。

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從2000年12月成立到2001年9月被吊銷執照,存在時間僅不到壹年,卻對中國審計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有人把該案之後的行業稱為“後中天勤”時代,壹度A股上市公司不得不聘請國內事務所+國外事務所執行“雙重審計”。

中天勤全盛之時曾經是滬深兩市六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審計事務所,其中有萬科、格力電器等。2001年銀廣夏事件爆發,彼時市場早有大量聲音質疑其財務存在問題,然而中天勤卻由於未嚴格執行審計程序沒有發現問題,對銀廣夏的財報給出無保留意見,最終遭財政部吊銷營業執照,涉事註會也被吊銷職業資格。

另壹影響深遠的案件則是,2012年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參與“綠大地IPO造假”被撤銷券服務業務許可。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有著輝煌的 歷史 ,彼時存續時間超過20年,具有深圳市唯壹的證券資格,號稱華南“第壹所”。

綠大地在2004年至2009年,虛增收入2.96億,欺詐發行IPO募資近3.5億。存在虛增資產、虛假采購、虛增銷售收入等違法違規行為,涉嫌欺詐發行等諸多犯罪行為。面對瘋狂的造假行為,其前後三任審計機構鵬城、中審亞太、中準集體失聲。作為從綠大地成立到IPO連續七年擔任其審計機構的深圳鵬城,更是被認為是幕後“幫兇”。

2013年5月,鵬城會計師事務所的證券服務業務許可被吊銷,而比處罰來的更早的是,其2012年末就因遭調查而風雨飄搖,被當時的另壹大所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瑞華的前身)吞並,消失在了茫茫 歷史 長河中。

在國外最著名的則是“安然案”,成立於1913年的安達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之壹,其因協助能源巨頭安然財務造假在2001年遭到美國證監會調查,2002年其全球各地的分公司相繼宣布脫離加盟安永、普華永道、畢馬威,有著近百年 歷史 的安達信煙消雲散,自此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只余其四。

“廣東第壹所”正中珠江,將迎來怎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