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開心網創始人程炳浩的勵誌故事

開心網創始人程炳浩的勵誌故事

開心網創始人程炳浩的勵誌故事

 程炳浩,開心網創始人,北京門頭溝區農民出身,精瘦、簡單、低調。當年為了滿足父母“有個城市戶口”的心願,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成為壹名中專生,後來瘋狂愛上編程。2008年2月從新浪代理CTO位置離職後創辦開心網,如今開心網已是國內最火的網站之壹。不妨看看開心網創始人程炳浩的勵誌故事。

  2011年的夏天,終於有記者見到了程炳皓。

 這是個已經銷聲匿跡了壹整年的創始人。他像個走出洞穴的科學怪人,回答壹個問題需要停頓幾十秒。他望著空無壹物的天花板,像在仔細思考,可表情又像是個被老師無端端抽中回答問題的小學生。

 曾經輝煌,風光不再。開心網在2009年曾經達到500%的用戶增長,但在過去的壹年裏,用戶流失率卻高達65%。

 最新消息是,坊間傳言開心網將會賣給對手新浪或者騰訊。程炳皓坐在我們面前,拒絕證實或者證偽這個消息,就像壹個既不願意承認失敗,又難以證明自己成功的普通男人那樣。

 英雄遲暮,十字路口。他在想什麽?

  我不能犯錯

 程炳皓端著雀巢咖啡杯走進會議室,已不再是傳言中的百花蜂蜜玻璃罐。他身材消瘦,T恤紮在褲子裏,總讓人覺得衣服大了壹碼。他的面容有些憔悴,兩眼深凹,壹笑,嘴角的皺紋全擠在壹起。

 慢了。程炳皓身子前傾,雙手抱臂,眉頭鎖成個川字,如果說有失誤,那就是我們慢了。從壹開始,在團隊的組建上慢了,在商業化上慢了,在開放的腳步上慢了。

 此時,Alexa的數據顯示,微博的用戶量增長已達到100%,相對應的是開心網流量的陡然下滑。

 失誤,這是程炳皓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面對的問題。自從2007年底成立以來,開心網壹直以SNS業務為主,被定位為壹家技術型的公司。2009年下半年完成第二輪融資後,在新浪的建議下,才招聘了壹名財務人員,而之前的賬務業務都外包給了記賬公司。也就是說,從壹家完整的公司架構來看,開心網到那時才開始考慮公司化的治理。

 2009年下半年,開心網不過100人,沒有專業的銷售團隊,也沒有廣告團隊,2011年,公司擴張到600多人,這個過程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更確切點說,程炳皓甚至在壹年前才開始進入CEO的角色,而之前只是帶領著技術團隊硬坳產品和技術。

 程炳皓是個貼滿技術標簽的創始人。

 1991年,從北京核工業學校中專畢業後,程炳皓進入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由於愛好計算機,直接被分配到技術部門。1998年底,程炳皓加盟新浪,從高級工程師壹直做到代理新浪網CTO。

 采訪的幾個小時內,技術、用戶體驗幾個詞貫穿始終。每次提到市場和營銷,他都會用技術內容和用戶體驗代以回答。

 和長袖善舞的人人網CEO陳壹舟相比,程炳皓顯然木訥幾分。陳壹舟緊跟2007年Facebook的開放策略,2008年也提出開放,在對應用的投放上,陳壹舟則是打快板,快速推出,讓市場驗證,壹旦不受歡迎,立即收攏。

 程炳皓的思維邏輯是另壹個方向:不能出錯。在寫程序時,我是不能犯錯的,所以做決策也不能犯錯。2009年,繼人人網後,51網、聚友網等也相繼開放平臺,招攬開發者。程炳皓說,我那個時候還沒有想過開放的問題。直到今年,開心網才開始大規模開放,此時,從新浪到百度、騰訊,互聯網公司壹舉開放,這無疑將開心網推到四面楚歌的境地。

 妳讓我回過頭去說還會不會考慮那麽久,我說我還會這麽做的,因為只要它涉及到用戶體驗,我還會比較謹慎。(勵誌壹生 )程炳皓深思了很久,站在壹名程序員的身份上,他無疑將不能出錯的思維貫穿得很徹底,但放在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大江湖下,程炳皓的這種思維和打法顯得格格不入。

  突圍自身

 是該改變了,壹年的時間裏,程炳皓幾乎不面對媒體,而這也是開心網遭遇外界質疑最嚴重的時期。

 妳現在焦慮麽?聽到這壹問題,程炳皓壹陣沈默,他擡頭長籲壹口氣,空氣僵住,局面尷尬。妳面對外部環境,微博的快速發展、SNS遊戲的層出不窮,有壓力麽?我繼續追問。

 互聯網的創新層出不窮,任何產品都會被新的產品分流,開心網曾分流別人的,今天也會被別人所分流,這不是壹場短跑,是馬拉松。程炳皓說,我們不會說別人做了什麽,我們就會有針對性的做什麽。他壹口氣說完,身體向後壹仰,如同答辯完畢。

 程炳皓不願意直面問題,生存的壓力迫在眉睫。

 這壹年,程炳皓不再攻關技術,而是積極奔走,為管理人才,招賢納士頭疼。幸運的是,開心網仍未到絕境,當初那幫跟隨程炳皓同甘***苦的兄弟還未有壹人離開。說實在的,這是程炳皓想要扳回壹城的真槍實彈。

 如果壹切順利的`話,程炳皓想要改變自身,更想改變開心網,來壹場突圍,完成互聯網從娛樂化向實用化的轉型。

 他似乎天然抗拒談商業話題,不願意談轉型。現在媒體都喜歡用戰略轉型這個詞兒麽?他反問我,把臉托手上。就在采訪的前幾天,有媒體說開心網轉型,他覺得那是誤讀。

 在程炳皓看來,開心網就是壹個SNS平臺,在平臺上嘗試任何可行的互聯網模式是順水推舟,是業務的延展,而非轉型。我們已經脫離最初的SNS,但事實上沒有誰定義SNS是什麽,如果我們做出壹個創新的SNS業務模式,妳信不信,它就變成標準,其他的SNS都會照做。說到激動的時候,他用手指敲打了下桌面。

 壹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壹年來,開心網的確在商業模式和業務重點上幾經調整,但並無成功的跡象。2010年初,開心網開放了團購業務。2011年4月,因業務問題裁員。2011年10月起,將團購業務外包給F團。可以說,開心網放棄了團購的業務。

 無論如何,程炳皓必須再試壹次。

 程炳皓在新浪的前同事、德豐資本合夥人李嵩波評價說,他是這樣的人,很難放棄,特軸,真像個做技術的。

 程炳皓可能把最後的救贖放在電子商務上。外界評論說,花大半年時間來研發的社會化電子商務應用,才是開心網下壹階段的重點。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程炳皓便有了在SNS上嫁接電子商務的想法。因為在開心網的UGC內容中,已經有超過30%的內容是在討論商業消費。為此,他當時還專門去阿裏巴巴參觀,和馬雲在北京也有過壹次深入的溝通。在那個階段,同為新浪出身的好樂買CEO李樹斌也給了他很多建議。直到2010年中期,程炳皓遍訪了國內大部分的電子商務網站,而得到的反饋也驗證了他之前的判斷。

 程炳皓規劃的社會化電子商務究竟能不能產生粘性,將沈寂用戶喚醒?對於這壹點,4個小時的采訪裏,程炳皓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讓之於模式的探討有些流於表面。他提及最多的是保持創新,給出更好用戶體驗的作品。

 這家公司的狀態就跟這位創始人的回答壹樣,凝固住了。它就在那裏,但是前進不得,也後退不得。現在回想,上市二字對於開心網來說已經顯得非常遙遠。2010年7月,開心網曾經計劃赴美上市,受阻作罷。現在,程炳皓搖搖頭,說:那個重要麽?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