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機發明時間
1834 德國 雅可比 發明直流發動機 1888 南斯拉夫裔美國 特斯拉 發明了交流電動機 182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證明可以把電力轉變為旋轉運動。最先制成電動機的人,據說是德國的雅可比。他於1834年前後成了壹種簡單的裝置:在兩個U型電磁鐵中間,裝壹六臂輪,每臂帶兩根棒型磁鐵。通電後,棒型磁鐵與U型磁鐵之間產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帶動輪軸轉動。後來,雅可比做了壹具大型的裝置。安在小艇上,用320個丹尼爾電池供電,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時速只有2.2公裏,與此同時,美國的達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驅動印刷機的電動機,印刷過美國電學期刑《電磁和機械情報》。但這兩種電動機都沒有多大商業價值,用電池作電源,成本太大、不實用。 直到第壹臺實用直流發動機問世 ,電動機才行了廣泛應用。1870年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發明了直流發電機,在設計上,直流發電機和電動機很相似。後來,格拉姆證明向直流發動機輸入電流,其轉子會象電動機壹樣旋轉。於是,這種格拉姆型電動機大量制造出來。效率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德國的西門子接制造更好的發電機,並著手研究由電動機驅動的車輛,於是西門子公司制成了世界電車。1879年,在柏林工業展覽會上,西門子公司不冒煙的電車贏得觀眾的壹片喝彩。西門子電機車當時只有3馬力,後來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試驗的電機車已達12—15馬力。但當時的電動機全是直流電機,只限於驅動電車。 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國發明家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動機。它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制成,又稱感應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結構簡單,使用交流電,無需整流,無火花,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的家庭電器中,交流電動機通常用三相交流供電。 1902年瑞典工程師丹尼爾森首先提出同步電動機構想。 同步電動機工作原理同感應電動機壹樣,由定子產生旋轉磁場,便轉子繞組用直流供電,轉速固定不變,不受負載影響。因此同步電動機特別適用於鐘表,電唱機和磁帶錄音機。 直流電動機是直流激磁,工作特性接其激磁繞組的接線方式不同而有區別。串激電動機起動轉矩大,適用於牽引和起重,並激電動機轉速隨負載大小而變動較小,且可以調節,可用為定速或調速之用,復激電動機兼有以上兩種激磁方式發動機的特性。 交流換向器電動機,即轉子具有換向器的交流電動機。因它既可用於交流 又可用於直流,故稱作交直流兩用電動機或通用電動機,多用於家用電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