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能源對環境有什麽影響?
1、煤炭的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煤炭消費過程中產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壹氧化碳、煙塵和汞等汙染物,是造成大氣汙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費過程也排放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性環境問題。煤炭在開采過程中會造成礦山生態環境的破壞, 威脅生物棲息環境。主要包括對地表的破壞、引起巖層的移動、礦井酸性排水、煤矸石堆積、煤層甲烷排放等。
2、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和加工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油田勘探開采過程中的井噴事故、采油廢水、鉆井廢水、洗井廢水、處理人工註水產生的汙水的排放;氣田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地層水,含有硫、鹵素以及鋰、鉀、溴、銫等元素,其主要危害是使土壤鹽漬化;油氣田開采過程中的硫化氫排放;煉油廢水、廢氣(含二氧化硫、硫化氫、氮氧化物、烴類、壹氧化碳和顆粒物)、廢渣(催化劑、吸附劑反應後產物)排放;海上采油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石油因井噴、漏油、海上采油平臺傾覆、油輪事故和戰爭破壞等原因泄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在交通運輸業,機動車尾氣等造成大氣汙染,排放壹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鉛等汙染物;等等。
3、水電開發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水電是壹種相對清潔的能源,但其對生態環境仍有多方面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截流造成汙染物質擴散能力減弱,水體自凈能力受影響;淹沒土地、地面設施和古跡,影響自然景觀,尤其是風景區;泥沙淤積會使上遊河道截面縮小,河床擡高,下遊河岸被沖刷,引起河道變化;改變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遊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鹽堿化,甚至形成沼澤,導致環境衛生條件惡化而引起疾病流行;建設過程采挖石料和填土,破壞自然環境;泄洪道變流裝置的安裝造成對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破壞,截流阻斷魚類洄遊等;會改變河流水深、水溫、流速及庫區小氣候,對庫區水生和陸生生物產生不利影響;可能會誘發地震;小水電站還會向生物圈排放壹些溫室氣體(特別是由於水庫中生物質的腐爛而產生的甲烷);等等。
4、核能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核能對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兩個階段:核燃料生產和輻射後燃料的處理。由於人類無論何時何地都處於各種來源的天然放射性輻射之中,通常燃料生產過程的放射性汙染較輕,壹般不構成嚴重危害。但它畢竟對人體有害,故仍須予以充分註意。
5、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對環境影響的不利影響。
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整體上較傳統化石能源來說,更加清潔安全,但是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仍然會帶來壹些環境問題。如風能開發中,風機會產生噪聲和電磁幹擾,並對景觀和鳥類產生負面影響等。太陽能開發也會產生不利環境影響,主要是占用土地、影響景觀等。此外,制造光伏電池需要高純度矽,屬能源密集產品,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含鎘光伏電池(CdTe, CIGS)的有毒物質排放雖然在安全範圍之內,但公眾仍擔心對健康的危害。生物質能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是占用大量土地,可能導致土壤養分損失和侵蝕,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用水量增加。用汽車運輸生物質會排放汙染物。另外,農村居民使用薪柴和稭桿等生物質能作炊事和供熱燃料的傳統利用方式引起的室內空氣汙染,對居民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影響主要是地熱水直接排放造成地表水熱汙染;含有害元素或鹽分較高的地熱水汙染水源和土壤;地熱水中的CO2 和H2 S等有害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地熱水超采造成地面沈降等。海洋能是潔凈的能源,對環境不會產生大的不利影響。但潮汐電站會對海岸線生態環境帶來壹定影響;波浪能發電裝置能起到使海洋平靜的消波作用,有利於船舶安全拋錨和減緩海岸受海浪沖刷,但波浪能發電裝置給許多水生物提供了棲息場所,促使其繁殖生長,可能會堵塞發電裝置;海洋溫差發電裝置的熱交換器采用氨作工質,氨可能會汙染海洋環境;建在河口的鹽差能發電裝置,還要解決河水中的沈澱物和保護海洋生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