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未來壹到兩年中國的煤炭市場將會如何變化

未來壹到兩年中國的煤炭市場將會如何變化

今年以來,由於鐵路運輸的局部緩解、煤炭產能的快速增長、以及煤炭投資的相對過熱,使得近期的市場形勢出現壹些變化。主要表現在港口煤炭積壓、用戶庫存增高、部分煤價下調,對於這種現象業內外人士壹時間眾說紛紜,以至主流觀點都認為煤炭總量出現過剩,筆者觀點與此有所不同,我認為,今年煤炭市場將會呈現整體供需基本平衡略顯偏緊,局部短缺與過剩並存的格局。

壹、當前煤炭市場存在的幾個反差

壹是煤炭港口庫存多與煤礦庫存少的反差。煤炭庫存多主要表現在港口庫存多和個別用戶庫存多。從港存煤數量上來看,去年2月底秦皇島港港存260萬噸左右,今年同期港存達到410萬噸,盡管港口采取了種種疏港措施,使港存數量有所下降,但進入3月份,港存數量繼續增加,到3月中旬港存數量猛增到430萬噸左右,比04年港存最少的時候接近翻番。由於在短期內港存的居高不下,市場對煤炭的需求減少,以至於買方的議價能力增強,港口的交易價格有所下滑。青島港港存三月下旬在78萬噸,日照港在164萬噸,京唐港在110萬噸,各港口庫存處於飽和狀態。但是另壹方面煤礦庫存則在快速減少,據壹季度煤炭經濟運行主要指標情況披露,到3月底全國煤炭社會庫存為1.05億噸,同比增加655萬噸,上升6.6%,比年初增加149萬噸,上升1.4%。其中,煤礦庫存2300萬噸,同比減少244萬噸,下降幅度達到9.6%。目前主要產煤省庫存減少,如山西、河南、黑龍江等產煤大省有的煤礦沒有庫存,出現了鐵路裝不起煤,公路無煤可拉,部分汽車停運的現象。

二是部分用戶用煤寬松與部分用戶用煤緊張的反差。從目前市場反映的情況看,煤源依靠港口下水中轉的上電、廣電、浙電等市場相對寬松,供煤渠道主要集中在有運輸增量的大秦線和侯月線,大秦線直接影響了秦皇島港,同時由於分流影響到京唐港;侯月線壹方面影響著內河運輸的邳縣港、萬寨港,另壹方面影響到日照港。目前通過水路中轉運輸的華東、華南局部用戶用煤得以緩解,而離港口較遠靠鐵路直達的用戶如廣東韶關電廠、河北南網部分電廠等依然緊張。更有甚者,壹些產煤大省的電廠也出現停機待煤現象,如山西、河南、陜西的省內壹些電廠等。其直接原因壹是因為小煤窯由於安全原因復產受限供應不足,另壹方面雖然國有大礦超能力生產也難以滿足增量需求。

三是庫存中劣質煤多與優質煤少的反差。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不管是港口庫存增加,還是用戶庫存增加,其中尤以劣質煤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壹方面電廠春節前擔心煤炭供應像去年壹樣緊張,在這種心理影響下進了壹些劣質煤;另壹方面春節期間突運存煤,大量煤臺存煤包括壹部分劣質煤轉移到港口及電廠,當然也不排除個別發煤站摻雜現象的存在。截至2月底,直供電網庫存增加526萬噸,增幅為61.74%,大秦線萬噸大列的開通不僅把大同的庫存全部運出,並且把朔州地區的劣質煤也大量地運進港口,致使秦皇島港存煤激增,由此,劣質煤下調價格是必然的。過剩只是劣質煤的過剩,優質煤市場緊缺,價格堅挺的情況並沒有改變。

四是管理部門與生產單位對煤炭市場判斷的反差。從目前的情況看,似乎電力燃料的管理部門和煤炭行業管理部門都有認為近期煤炭市場出現疲軟是煤炭產能過剩所致的看法,煤炭管理部門擔心總量過剩、煤價下滑,電力燃料管理部門則提出增強議價能力、迫使煤價下調的主張。但從煤炭生產企業和電力用煤企業方面而言,則覺得市場並沒有發生大的轉變,認為煤炭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供不應求的大勢還沒有改變,

國有大礦的煤炭價格依舊穩定,電廠也沒有貿然去談降價事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在於煤礦、電力生產單位只看微觀,不了解整體情況,而壹些管理部門只看宏觀數字,而對具體情況了解的不夠。

二、對造成以上反差現象的原因分析

1、從需求側看,今年南方雨季來得早,火電開工率低,被認為最缺電的華中地區湖南、湖北由於水電的增長,已基本擺脫缺電的局面;同時由於春節期間,重點廠礦開工不足,電廠的負荷普遍降低,山東、河北等地的德州、聊城、衡水等17個電廠,除衡水電廠和勝利電廠有新增機組,發電量增幅較大以外,其余多數電廠均表現為開機不足,負荷偏低,發電量低於去年同期水平。據中能電力燃料公司資料統計,今年1—2月份電煤調進總量增長達到17.87%,高於耗煤總量10個百分點,同時,國電直供系統的日均耗煤指標在2月份出現萎縮,前兩個月,國電直供系統煤炭消耗的增長速度明顯低於鐵路和港口煤炭運量的增長水平。

2、從生產角度看,無論國有大礦還是鄉鎮小窯都由於需求的拉動在開足馬力生產,甚至超能力生產,基本適應了運力改善後的市場需要。今年壹季度全國原煤產量完成42327萬噸, 同比增加4507萬噸,增長11.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2個百分點,增幅已經有所下降。這種情況說明,雖然煤炭供應基本適應了當前市場需求,但它是建立在消耗了煤礦原有庫存的基礎上,目前煤礦庫存下降幾近到捉襟見肘的狀況,已經反映出煤礦的生產銜接能力不足,這種情況在今年全年都有可能延續,而新上的煤礦產能最快也得在明年或者後年才能得到顯現,這是煤礦建井周期的特殊性的必然反映。

3、從運輸角度看,由於鐵路運力得到改善,特別是春節突運期間措施得力、組織有方,促使煤炭需求得到暫時緩解。據有關消息,4月9日產煤大省山西召開了全省第116次鐵路運輸協調會,會議通報2004年全年煤炭運量為29626.3萬噸,比上年多運4051.9萬噸,增長15.8%。2005年壹季度的煤炭運量完成8575.7萬噸,同比多運1598.2萬噸,增長22.9%。壹季度全國煤炭鐵路運力得以改善,特別是大秦線和候月線運量的突然大增,都對煤炭市場的供應起到了壹定程度的緩解作用,國家通過鐵路運輸保障能力的提高滿足煤炭供給的效果得到進壹步顯現。

三、年內煤炭市場將是供需平衡偏緊,短缺與過剩並存

做出這壹判斷的基本依據是:

1、從宏觀層面分析,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煤炭市場起到巨大的支撐作用。今年GDP的增長保守預計為8%,但壹季度達到了8.8%,從這種增長勢頭看,今年GDP的增長預計不會低於8.5%。2005年我國電力裝機容量將增加約6000萬千瓦以上,上半年預計投產2380萬千瓦,全國裝機容量將達5.1—5.2億千瓦,預計2005年電煤需求將增加1億噸—1.3億噸,粗鋼2005年產量預計在去年2.72億基礎上達到3億噸,增長約3000萬噸,冶金煤需求增加約3000萬噸左右,加之其它行業用煤,今年的煤炭增量需求至少在1.5噸,上限在2億,煤炭需求在大幅增長。

2、從煤炭下遊主要用煤行業分析,今年煤炭產量增長將可能低於電力和冶金行業的增長速度,需求增量大於供應增量。今年1—3月份全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1.9%,而發電量1—2月份同比增長12.1%,預計全年增長約在13%左右;而生鐵和粗鋼今年1—2月份累計分別增長27.10%和22.9%,原煤產量增長幅度小於下遊主要用煤行業增長幅度。考慮今年國家對煤炭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加大安全整頓力度,限制煤礦超能力生產,同時由於煤礦工作面銜接緊張的情況,有可能今年煤炭全年增幅不會超過10%(去年增幅超過13%)。這種情況從另壹個角度也可以說明為什麽煤礦銷量大於產量,煤礦庫存不斷下降的原因。

3、從國際煤炭市場分析,新的財政年度國際煤炭市場的價格高企對國內煤炭市場有支撐。從目前國際貿易的談判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的動力煤貿易協議價格漲幅都在50%左右,而煉焦煤價格比2004年上漲了110%,主焦煤價格為125美元/噸,半軟焦煤為80美元/噸,低揮發分高爐噴吹煤為100—105美元/噸,都比國內價格高出200元/噸左右;另外,去年實際出口8567萬噸,比上壹年度減少742萬噸,今年預計出口總量將會保持相對穩定,不可能出現由於出口波動影響國內煤炭市場的情況。從煤炭進口的角度講,由於進口煤炭的離岸價有的甚至已經超過國內所供煤炭的到廠價,從國際市場進口煤炭的渠道可能會受到抑制,進口量大增的可能性不大。

雖然煤炭市場供需整體是平衡的,但是由於煤礦增產的不均衡性(主要是動力煤有新增能力,而無煙煤、焦煤新增能力不足);運輸改善的不均衡性;氣候的季節性變化對煤炭需求的不均衡性三個因素的綜合性影響,會使今年煤炭市場呈現個別煤種、區域性、時段性的過剩與短缺並存的局面。

四、今年觀察和研究煤炭市場需要引起關註的幾個問題

由於今年以來煤炭市場與以往不同,出現了壹些反差,新增了壹些不確定因素,給我們準確把握煤炭市場帶來了壹定的難度,同樣也給國家對煤炭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的確定與落實帶來了壹定的難度,為此我們不能不給予高度重視。

壹是鐵路因素。長期以來,鐵路運力不足是制約煤炭運輸的壹個主要因素,但目前通過國家加大對鐵路的投資和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這種現象已經在逐步改變,但改變呈不均衡性,今年煤炭市場短缺與過剩並存的局面和鐵路運力將呈現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運輸瓶頸得以緩解的地區煤炭市場相對寬松,甚至會出現過剩,運力暫時所不達的地區,將會依然處於市場偏緊的狀態。

二是煤質因素。從國有大礦來講,由於壹些大礦超能力生產,帶來工作面銜接緊張,以往因硫分高、灰分高等因素棄采的工作面,有復采重新利用的情況;同時由於裝備改進、技術提高,原來遇構造往往繞過去不采、采後也實行分裝分運的情況,現在往往強行通過地質構造,對通過陷落柱、斷層及割頂、割底造成的灰分增高也來不及再進行分裝分運,客觀上使煤炭的質量有所下滑;從小煤窯及小發煤站來講,由於受利益驅動,的確存在煤矸石粉碎後主觀上摻假的現象,也使煤炭質量出現了壹定程度的下滑。今年煤炭產量預計為20億噸,如果灰分提高1%,就可能虛增2000萬噸的產量。虛增的這部分產量,不僅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綜合效益下降(浪費運力,增加下遊用戶成本),更給判斷和分析煤炭市場形勢帶來壹些假象和錯覺。

三是安全因素。目前由於煤礦重特大事故頻發,國家針對煤礦超能力、超負荷生產現象的治理和整頓力度不斷加大,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窯的復產將會延期。山西、河南、山東等省也相繼出臺了嚴厲的管制措施,小礦的盲目生產,大礦的超能力生產都受到了國家的限制,有效供給能力的快速增長將得到抑制。據有關方面信息,產煤大省山西目前核準頒發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僅有623個,產能2.5億噸,預計全省

4300多個礦井中,將有50%以上的小礦拿不到許可證,同時,大礦超能力生產將被嚴格限制。目前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已經開始下降,壹些煤礦也出現無煤可拉的現象,壹旦出現煤炭整體趨緊的局面,需要像去年壹樣組織電煤突運,可能煤源都存在問題。因此,不管是電力生產部門還是國家宏觀調控部門都應高度重視,不能被近期煤炭市場出現的壹些新情況所影響。

綜上所述,預計4月底至5月煤炭市場將會再度緊張起來,年內煤炭市場仍然會繼續呈現整體平衡偏緊,部分時段、部分區域、部分煤種短缺與過剩並存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