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大全能源、北京君正、洛陽鉬業業績快報: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

大全能源、北京君正、洛陽鉬業業績快報: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

大全能源:

概述

泡 財經 獲悉,3月15日,大全能源(688303.SH)披露年報,2021年實現凈利潤57.24億元,同比增長448.56%,擬10派6元。

科普

光伏產業鏈大致分為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及電站5個環節,矽料是產業最上遊的原材料環節。

大全能源的主營業務為多晶矽料銷售、副產品銷售,占營收比例分別為:99.69%、0.31%。

解讀

大全能源2021年錄得歸母凈利潤57.24億元,符合公司此前預期,1月24日公司曾預告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55.8億元到57.8億元。

此次公司向全體股東10股派6元(含稅),相當於持倉壹手可獲得60元股息收。按照當前股價,即持倉5758元獲60元利息,按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年化1.04%。

大全能源業績亮眼受益於2021年度光伏市場需求強勁,下遊單晶矽片企業擴產提速,對高純多晶矽需求旺盛。高純多晶矽料環節整體供應緊缺,使得矽料價格持續走強。

2021年,矽料價格漲勢不斷,公司產量也超過預期。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披露的數據,2021年矽料最高漲幅達224%,年末矽料價格回落至23萬元/噸,與年初相比漲幅為177%。根據公司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多晶矽產量86586.60噸,超過了原先預計的83,000-85,000噸,比2020年的77288.26噸增加了12.03%,占國內多晶矽產量的17.75%,產量位於行業第壹梯隊。

並目前大全能源的多晶矽設計產能為7萬噸/年,加上IPO募投項目的3.5萬噸/年,合計約10.5萬噸/年。

展望2022年,市場擔憂的是短期矽料價格攀漲,企業紛紛加大擴產,長期會存在產能過剩風險。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披露的數據,今年1月,矽料價格壹度下探,但此後很快恢復上漲。3月2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發布了國內太陽能級矽料最新的成交價。這是矽料連續第七周上漲。

自2021年2月至今,多晶矽領域已經迎來了16家新老玩家的投資,總涉及規劃產能265萬噸,總投資額達2589.99億元。

矽業分會認為,2022年底,國內多晶矽料產能為85萬噸/年,基本與全球230GW裝機需求相匹配。但矽料中長期仍將供大於求。目前矽料企業宣布的規劃產能已超出300萬噸。長城證券預計,矽料價格2022年上半年將平穩下行,下半年或將加速下行。

2月23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在“光伏行業2021年發展回顧與2022年形勢展望線上研討會”上表示,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多晶矽產能為300萬噸/年,若包括海外供應,***計可以滿足全球1000GW左右的光伏裝機需求。而從需求端來看,到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為400GW,折算成多晶矽需求為130萬噸。“產業增量有前景,但過度投資規劃的76萬噸/年則會成為過剩產能。”

北京君正:

概述

泡 財經 獲悉,3月15日,北京君正(300223.SZ)披露業績快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27,405.94萬元,同比增長143.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3萬元,同比增長1174.08%;基本每股收益1.9842元。

科普

北京君正是芯片設計企業。

公司的智能視頻芯片主要用於安防。北京矽成(全稱“北京矽成半導體有限公司”)是2020年北京君正完成並購的壹家公司,並購後,北京君正成為車載存儲芯片的領軍企業。

車載儲存芯片是 汽車 中分布最廣、最為核心的半導體元件之壹。

解讀

北京君正業績與此前披露的預告壹致。1月24日,公司預告2021年歸母凈利8.08億元-9.84億元.

北京君正業績10多倍增長源於並表子公司。

2015年至2020年,北京君正歸母凈利潤都在1億元以下。2020年5月31日開始將北京矽成納入合並報表之後,北京君正的業績表現猶如脫胎換骨。2021年更是北京君正業績爆發的壹年。

目前,存儲芯片已成為公司主營業務,占比近70%。北京君正的車載存儲芯片賽道前景廣闊。中信建投認為:

隨著自動駕駛等級的提升,車內車外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流量大大增加,車載存儲市場有望提速增長。2020年全球車載存儲市場規模約46億美元,2016-2020年復合增速為11.4%,預計隨著 汽車 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車載存儲市場提速增長。2021年車載存儲市場將達到56.6億美元,2025年預計增長至119.4億美元,2021-2025年復合增速為21.0%。

洛陽鉬業:

概述

泡 財經 獲悉,3月15日,洛陽鉬業(603993.SH)披露業績快報,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738.63億元,同比增長53.89%;實現歸母凈利51.06億元,同比增長119.26%。

科普

洛陽鉬業是全球最大的白鎢生產商之壹和第二大的鈷、鈮生產商,也是全球前七大鉬生產商和頭部銅生產商。

解讀

洛陽鉬業今日披露的業績快報與此前的預告壹致,1月27日,公司曾預告2021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區間為:人民幣47.04億元到51.23億元。

洛陽鉬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銅、鈷市場價格上漲以及基本金屬貿易業務規模增長。

鈷產品主要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合金、磁性材料等領域,銅則應用於電子電氣、機械制造、國防、建築材料等領域。

鈷方面:

東興證券認為,供給緊缺是2021年鈷市場的關鍵詞。運力不足導致的鈷原料供應偏緊+庫存低成為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而南非疫情對商品運輸通關時效性的負面影響亦貫穿全年。展望未來,認為2022-2023年全球鈷總需求量或增至17.7/20.1萬噸,同比+12.1%/13.5%。考慮到全球疫情導致運輸及生產的不確定性,當前緊平衡的狀態在2022年或得以延續;這意味著產業鏈低庫存背景下的鈷價或維持高位震蕩。

銅方面:

業內人士認為,中長期而言,全球的銅礦開采依賴於銅礦企業持續的資本開支和勘探支出,而持續低迷的銅礦資本支出將抑制銅礦產能產量的增長,近1年,隨著銅市的走強,光伏等新能源基建的需求預期,銅礦的資本開支逐漸走強,但好的項目越來越稀缺,疊加投資周期長達4-12年,銅將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首發於泡 財經 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