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毛姆《面紗》-"那描畫的面紗,蕓蕓眾生稱之為生活。"

毛姆《面紗》-"那描畫的面紗,蕓蕓眾生稱之為生活。"

如果說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是男性尋找自我價值的經典,那《面紗》便是從女性角度上考慮人的自我覺醒的壹本書。

故事中主人公們都活在面紗之下,帶著假面出席生活這場舞會。 大家躲著面紗下自以為安全卻永遠感覺不到生活的快樂和美好。

當凱蒂離開湄潭府回英時,壹路所遇的風景是整個故事中最美的藝術品,不著任何面紗,在陽光下赤裸裸地落在眼中,凱蒂感覺到是自由。在無人之景中,她不著寸紗就裸露地生活。她逃離了所有奇怪的關系,勇氣與堅強充盈心中,但這也並不是她自我覺醒的終點。

起初,凱蒂就是虛榮庸俗的小姐,在母親的熏陶下,像個精致的藝術品流連於各種男人的手中。她試圖通過接觸男人提高自身價值,躋身上流社會最頂層。可是雖然她巧言令色,懂得討好男人的所有技巧,偏偏心氣過高又缺乏真正貴族小姐的耐心,左挑右撿,結果被剩下了。

這時,沃爾特出現了,帶著他特有的執著,鬼使神差地追到了凱蒂。但事實是沃爾特心機深沈,他完全了解凱蒂正處在急於出手的時期,稍壹努力,凱蒂便接受了他,只是當時凱蒂什麽也不懂。 這場耍心機得來的勝利是所有痛苦的導火索。 凱蒂並不愛沃爾特,而沃爾特又因為刻板的面紗,只是小心翼翼地愛著她。凱蒂得不到想要的快樂,倆人貌合神離地生活在同壹個屋子裏。

巧合下,凱蒂認識了有婦之夫湯森,他擁有凱蒂想要的壹切特質,熱情帥氣地位高,完全不同於她呆板的丈夫。果然她陷入了愛情,甚至迫不及待的與他結合。結果無意間被沃爾特發現。這就是故事的開頭。

沃爾特撕破臉,威脅凱蒂跟他去瘟疫肆虐的湄潭府。凱蒂和每壹個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女人壹樣,相信湯森會來解救她。當然,湯森絕不是什麽英雄,他不會和他妻子離婚,更堂皇地勸凱蒂離開。第壹幕在凱蒂傷心欲絕地和沃爾特出走中結束,前戲是完全的鬧劇。

這個階段,主人公們都罩在厚厚的面紗下,我看不清他們,他們也看不清生活。

湄潭府的日子是新的篇章,凱蒂結識了沃丁頓和他的滿族情人,教堂的修女們,而沃爾特走進了暗線。

這段時間,凱蒂揭開了虛榮庸俗的面紗,頭壹次看到了生活的另壹種可能。 她發現了欲望之外的精神世界,開始思考存在的意義以及自己生命的價值。 她身邊的人都是"聰明人",明白自己活著的意義。她感到孤獨,她被那美好的精神世界隔離在外,揭開了自己臉上的面紗卻發現生活本身的面紗擋在面前,她看不真切任何事物,感到真正的痛苦。這壹切迫使她開始追尋真正人生的意義,即所謂的"道",她變得和以前完全不同,充滿同情仁慈。

而沃爾特則壹直走在地獄之中。 在壹次夫妻敵意和偏執中,凱蒂將出軌視作平常的小錯,而對於沃爾特來說,這件事卻讓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不同於表面上的刻板,他聰明高尚,對於當時社會的醜陋始終抱有鄙視不屑的態度。(可悲的是這些已被凱蒂已經全部發現,但她不理解他的矛盾與孤獨)。

沃爾特愛的獨白那麽熱烈,我想這是整篇小說中他唯壹壹次沒有克制的感情爆發。他愛她,沒有理由。他把她照顧得很好,盡量不讓自己的愛打擾她,保持著安全距離地自私地愛著她。

愛是最無法言說的東西。 凱蒂愛湯森,明知他是小人。又明知她的丈夫那麽高尚那麽受人尊敬,她卻從沒愛過他,唯壹壹次親昵地稱呼"寶貝"還是在沃爾特瀕死的時候。

愛是最古怪自私的東西。 沃爾特和凱蒂所愛的都是皮囊。沃爾特的矛盾在於他的愛和他的精神世界不相符。本來,他相信這兩者他可以平衡,直到凱蒂出軌,他陷入了矛盾的深淵。按照他高尚的情操,他早該原諒她或者放她離開,但欲望又使他偏執地把凱蒂禁錮在身邊,甚至想殺死她。他深知在背叛後,他和她不可能再有未來。

凱蒂在壹切貌似走上正軌後,天真地以為他們可以和好,但沃爾特藏在刻板面紗下的靈魂始終繞不開矛盾的死結。

這場無解的鬧劇結束於沃爾特的死亡。故事中隱晦地提到他可能是內心痛苦難以排解而不顧瘟疫的侵襲選擇死去,但除了他自己誰都不知道真正的死因,他只是釋然了。 在無數大生大死之下,個人的情愛顯得極其渺小。

他說:"死的那個是狗"。有毒的是人,是沃爾特。他傻傻地保持高尚,把自己裝入黑暗中的桎梏,狗(凱蒂)傷害了他,成了眾矢之的,到最後才猛然發現他是那只狗,在愛情中他的善良是偽善,固執地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結果傷害了彼此。

沃爾特死後,凱蒂再也沒有留下的理由,何況她還懷上了湯森的孩子。她想留下,留在這個有意義的地方,但修女院長不肯收下她。 她已經體驗了高尚,就不想重回墮落之地了。 修女們的面紗隔在眼前,凱蒂想撕破那層隔閡,試圖激起她們哪怕壹點點尋常人的感情,但失敗了。修女們走在天上,她永遠無法同行。她意識到她的"道"不在這裏。

故事裏有沃丁頓這個討喜的角色,他通透,對壹切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在凱蒂自我覺醒的路上,他無疑是盞明燈。

凱蒂回英,又遇到湯森,還小住到他家中。湯森妻子的善良,使她再次厭惡以前的自己。 這壹次,湯森的關懷擁抱使她又壹次沈淪,高尚的精神世界雖好,但她因為厚厚的面紗而觸不到任何壹個人,得不到壹點肌膚的溫暖。 湯森代表熱烈的情欲吞噬了她的孤獨,肉體的結合讓她短暫地忘掉了痛苦。

這種毒品式的快樂過後,她陷入完全厭惡自己的泥沼。軟弱讓她再次倒下,她意識到她該離開了。湯森的醜陋惡心又顯露出來,這個虛偽的人,不惜打擊她的尊嚴來擡高自己。

重返故鄉,凱蒂的母親去世了,在她畢生追求的名利還沒來到時便匆匆而去。母親壹直帶著那堅固的虛榮面紗,至死也沒有摘下。極具諷刺意義的是,作者寫到凱蒂只見到母親壹個死時與生前毫無差別的人。凱蒂經歷的死亡:乞丐,丈夫都赤裸裸而死,馬上回歸到自然中。 母親則帶著面紗而去,容貌絲毫不變,面紗會將靈魂和肉體緊緊縛住,連主都不會原諒帶著面紗離開的人。

故事的結局,凱蒂終於在與父親的談話中找到了勇氣已及生存的意義。她要和父親去新的地方生活,養育孩子長大,讓她成為真正獨立自由的人。在父女的擁抱中凱蒂揭開了壹切面紗,勇敢地面對新生活。不管還有多少艱難,父親的愛會安慰她,溫暖她,她從未想要的父愛,這時顯得尤為重要。而父親壹輩子因為負責好男人的面紗痛苦地活著,在女兒歸來後,終於可以得到壹份真情,不必再受折磨。

真摯的愛救贖了兩個孤獨的人。

最後,生活仍在繼續,面紗還是存在。但凱蒂收獲了揭去面紗的勇氣,這是壹個女性的覺醒。讓我深受感觸的是,凱蒂是故事中壹直在進步的人,像描寫到凱蒂回英後看著壹成不變的俗氣的上流社會,心中鄙夷,那種痛快的感覺是我喜愛的。

自我覺醒與救贖使人自由。 當壹個人處在更廣袤的世界時,思想就會改變。很少有人自始至終能活得通透,大多數人都被生活蒙上壹層又壹層厚厚的面紗,被束縛進了壹種自我矛盾或自我滿足的狀態,沒有辦法看到美好的世界。

所謂的自我覺醒便是揭去面紗的勇氣和力量,只有赤裸裸地面對生活才能獲得自由,獲得真正的快樂。否則只能渾渾噩噩地窒息於生活的面紗之下,或者運氣不好,被某件事的厲刃劃破面紗,被剜得血肉模糊,痛苦不堪。

自由不止是獲得快樂的前提,更是規避痛苦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