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怎樣做個會說話的職場達人

怎樣做個會說話的職場達人

談起說話這件事,每個人從小就會。在分辨出視覺聽覺觸覺以後,就可以通過“咿呀”學語來進行表達初體驗了,而且這種能力會伴隨我們運用壹生,影響壹生。

既然說話是壹種能力,就會有高低、好壞之分。古有“舌戰群儒”“珠璣頻落”的境界,也有因“前後漏泄言教”而帶來殺身之禍的後果。上下五千年,語言表達效果千差萬別,正所謂: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因此在我們壹生的成長過程中,最應該修煉提升的就是說話技巧了。

今天我們就根據壹本暢銷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1》來學習下現實中的說話有什麽具體操作技巧。作者:蔡康永,臺灣著名的節目主持人、作家。《康熙來了》想必沒有不知道的同學吧~

這次我將深入分析書中的40章內容,同類項合並後將“說話之道”分為4大部分,讓大家在輕松的閱讀中,搭建起“說話之道”的體系架構。進而將書中理論自如應用於日常交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註:每段末尾的數字為原書中的章節號。

1 說話之道

“貴人不壹定能改變人生,外表不壹定能決定魅力,但是——說話可以!”

作為壹個普通人,我們沒有康永哥的職業要求,每天需要面對成千上萬的人說話。是不是就不用講究說話之道,隨心所欲的表達溝通了呢?書中做了這麽壹個對比,對於壹個職場人來說,在壹些關鍵時刻,比如說競聘演講,向老板匯報,與客戶溝通拉業績等,平時培養的歌唱、書法等技能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呢?恐怕幫不上忙吧~由此擴展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溝通交流無處不在,而練習說話的成本也是最為廉價的。總之這是壹件性價比極高的事情。

何為說話之道?——“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

通過練習說話,我們可以搞清楚自己和別人的關系:我說了什麽,別人會聽成什麽,在別人眼裏我是壹個怎樣的狀態。將相信之事與所說之話變成壹體,這樣就順利的從技巧的術提升到了戰略的道。

2 說話之術

首先我們要認真看待與人溝通這件事,得到更多的對人對己的了解。通過大量的練習,掃清戰術層面上的障礙,壹步步逼近戰略層面的升華。

(1)需要張口說的話

在這部分將溝通技巧分為了兩個方面:說什麽和怎麽說。

1) 說什麽:

You are what you say.說什麽樣的話,妳就會成為什麽樣的人,因此對出口之話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的壹種態度。(2)

@贊美的學問

各種贊揚對方的話,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聽到的,我們都可以轉述給對方,博得對方的認同。(至少不會出現負面效果)而面對直接的贊揚,我們更應該積極的回敬,這也往往是打開聊天局面的壹把金鑰匙。同時,如果可以事先觀察到對方在乎的點,進行贊賞,還會得到更多的加分喲(1、23、34)

@提問的藝術

當需要提出問句的時候,將問題具體化,或者大白話壹些,都會為展開談話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兩個不同方向的技巧:其壹,使用超級的耐心用2-3個具體問題,摸清對方的喜好,感興趣的話題方向,拉近彼此距離,從而營造出輕松順利的溝通氛圍。亦或,用最簡單的“怎麽會”“後來呢”等問句連接,達到滿足對方表達需求,從而展現對方深度溝通的需求。(9、19)

@與長輩相處

妳平時有沒有嫌老媽啰嗦,不等她說完就粗暴打斷的情況。其實調整好心態,將長輩的樂趣當做自己的樂趣,樂在其中的與長輩溝通相處,往往都會有意外的收獲喲。(26)

@把話題繼續

在平時妳壹句我壹句的聊天中,能夠輕巧的把對方熱衷的話題連接到壹個大家都熟悉的方向,講出讓人接得下去的話,是溝通成敗的關鍵所在。而適度使用挑釁的話,會讓談話更加熱絡起來,不妨在熟悉的朋友間嘗試下咯。而如果遇到爛話題,就自然而然地讓它消失,不必刻意去找話題過渡,直接轉彎往往會使談話更加順暢。(7、12、28)

@用心溝通

其實與朋友、長輩、同事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關鍵還是在於要註入感情,尊重對方;將對方的名字穿插其中;用心去對待自己的親朋好友。因為生命中有了在乎的人,自己也會活得有滋有味。所以就算為了自己,務必要關心妳在乎的人,表達出來,讓他們收到。(35、38、39)

2) 怎麽說

@初次相遇

與陌生人第壹次見面,第壹印象很重要,在互報姓名以後,註意觀察對方的心態,感興趣的方向,來決定自己後續的溝通方式,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自報家門的環節,主動直接的態度對調節氣氛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理想的談話氛圍是大家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同時也能聽到對方的意見和看法,節奏自然,話題有深有淺,豈不美妙~(8、22、36、37),

@尋求幫助

當我們需要找人幫忙的時候,要大事化小,將問題具體細化後,再轉交給對方,同時盡量在自己手上把麻煩解決掉。在溝通的過程中,優先表達對方容易接受的部分,會更容易達到目的喲~如果時間允許,且對方是“重要人物”,那麽就可以提前自我演練下,我要怎麽說,對方會怎麽答,如此壹來想不成功也難了呀!(3、24、31)

@求饒訣竅

自己先將錯誤過濾,分析出可補救的措施,然後勇敢的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帶來了多大的麻煩等等。還有壹種方式比較極端,就是將對方捧上天,比如說是最體諒、最寬厚、最有肚量、開得起玩笑等等,而相比之下自己差得遠……哈哈,裝作小可憐會不會更有效呢?(32)

@三個雷區

硬生生的報數字。壹般對方很難記住談話中枯燥的數字,好的方法是找到壹個可以對比的參照物,這樣壹來就容易多啦~

把爆點留在最後。也許等不到妳拋出包袱,話題就已經草草結束了。可以參照新聞標題,先將重點透露出來,再慢慢展開。

冷笑話。不知道怎麽接的罐頭笑話絕對是溝通殺手。而相對於生活中真實遇到的囧事狀況反而更能增加交流氣氛,也成為了傳說中的幽默段子手。(14、17、18)

(2)需要閉嘴不說的話

很多人認為,溝通就是要不停地說,冷場很可怕。其實在某些情況下,沈默同樣也是壹種溝通。下面就讓我們來壹起“享受沈默”,靜靜回味。(4)

1)想說的時候需要停

給談話或者演講留出適度的空當(15、25)

不爭無謂的勝利(5)

別著急搶答,多聽聽對方的看法(21)

在對方宣泄時充當聽眾(27)

不要交淺言深(13)

聚會時離場不必驚動全場(29)

盡量不要說“我”(10)

避免表達了解對方的苦,因為妳做不到(30)。

2)想停的時候需要說

把對方放在心裏,根據其透露的蛛絲馬跡找到表達心意的方式(6);

面對尖銳問題倒回2-3步,改用具體的陳述來表明態度(11);

不要聽字面就決定,根據對方的用字遣詞、態度眼神等線索,循線找到答案(33)。

3 現實中的說話

到這裏,我們已經把“說話”的道與術通讀了壹遍。小夥伴們有什麽樣的感受呢?大致總結有兩點:

其壹,時刻將對方放在首位,理解對方的感受,了解對方的需要,從而打通溝通屏障。

其二,在張口表達觀點之前,可以靜置壹下,通過思考腦考慮,這樣說是否妥當,再出口表達。正所謂三思而後行,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呀!

(1)同事之間

舉個例子,假如辦公室裏有小A和小B兩位同事。有壹天小A家裏突然有事,周末的值班想和小B調換壹下日期。那麽如何能讓事情順利達成呢?按照上面搭建的說話體系,是不是應該先考慮下小B周末是否方便,平時是否好說話,從哪個方面更容易說服小B呢?從對方的角度考慮成熟後,下壹步就是組織語言,確定說什麽,怎麽說的問題了。這麽壹來會不會比單純的跑過去,跟小B說,“周末幫我值個班,可以嗎?”效果會好上幾倍呢?

(2)朋友之間

小C和小D是跨部門的同事,同在壹個辦公樓裏,但僅限於點頭之交。有壹天在食堂遇到,打了招呼之後,小D問:小C妳剪頭發了呀~效果還真不錯!不過這麽熱的天氣,不能紮起來了,會不會熱呀?小C這時候應該怎麽回答呢?讓我們用3秒鐘的時間快速思考下。對方之所以問起這個,第壹,她也有剪發的念頭,所以詢問下自己的感受;第二,對方是不是也有造型上的改變,所以用這個話題來引起註意;第三,最近工作業務上有沒有變動,讓我們之間有了合作的交集。這樣壹來,如何回答小D把交流繼續下去,就壹目了然了吧~

(3)親子之間

回到家裏,看到老爸老媽,老公小孩,壹天的緊張逐漸放松了下來,啊~終於能休息壹下了。這時老媽走過來說:“今天妳爸的老同學來電話,說想給她女兒找男朋友,妳看看單位有合適的嗎?”老媽發話,思考腦再次開動。親人之間彼此都很熟悉,所以猜測的成分相應會減少許多,重點就是如何答復的問題了。如果說可以,就需要了解對方的條件,要求等等壹系列的信息;如果說不可以,麻煩是省下了,但是老媽老爸的面子會不會受到影響呢?再對比下自己的情況—如果正好單位最近新來了位帥哥,可以去打聽下,那就先答應吧,賣個人情總不會是壞事。而如果最近工作壓力大,每天8小時當12小時用,那麽把實際情況跟母上大人解釋清楚:過了這段時間,再給“老同學”幫忙,您看妥否?

今天我們先聊到這裏,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自己變得“會說話”了呢?請記住,唯有多加觀察多加練習,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