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陽明海運的陽明歷史

陽明海運的陽明歷史

招商局為中國第壹家航運公司,創立於1872年清同治年間,本身是中國航運近代發展史,也見證中國的近代史,在中日抗戰期間更因為是全國最大的航運公司,所以不管是支持軍事運輸、甚至在戰場上為戰略需要,將船舶沈在江中,以阻擋日軍的攻擊,使國軍可以爭取更多的撤退時間,對國家有很大的貢獻。

後來隨著政府撤退來臺,大陸及臺灣當局各自恢復招商局營運,招商局仍是國內最大的航運公司,且極受政府重視。在1972年,剛好也是招商局第100周年時,成立了陽明海運公司專門從事國際航運業務。

招商局的創辦人是清朝的通商大臣李鴻章,他鑒於清末對外戰爭失利,航權喪失,不論沿海或內河航權都被外輪勢力掌握,國內的小船根本無法與之競爭,為了避免運輸命脈為外人壟斷,因此才上奏折給慈禧太後,創議招商成立輪船公司,因此才取名叫招商局。所展示的奏折就是當年李鴻章上呈的奏折,由奏折最後可以看到太後的位置還高過皇上,這也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慈禧太後掌權的歷史。奏折原本現在存在大陸。展示櫃中的金質奏章系屬大陸招商局按原本縮小復制贈送予陽明。招商局在局史上可以分做幾個時期,在來臺初期,由於招商局的地位特殊,雖然隸屬交通部,但實際上招商局的董事長、總經理均經最高當局同意任命。但後來因為陽明海運設立後逐漸只剩管理處,而在1995年配合立法院的決議,並入陽明海運公司。大陸的招商局則仍然在香港設立營運總部,成為擁有金融、營建、運輸、造船、碼頭等極具規模的企業集團。

陽明海運1972年成立時資本額是新臺幣壹億元,截至2012年已增為281億元。

陽明海運成長的幾個重要階段分別是在1978年開始經營貨櫃運輸,1991年起和韓進聯營美東航線,1995年開始和KLINE及COSCO聯營美西及歐洲航線。陽明原系公營事業,1996年 2 月民營化,目前已經是具備內陸運輸 、 碼頭裝卸 、 投資 、 國際物流的海運集團。

陽明海運於1996年領先國輪公司同時通過ISM CODE國際船舶安全管理及ISO 9002國際品質管理系統驗證,再於2003年通過ISO 9001國際品質管理系統改版驗證,更於2004年6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範圍包括總公司、基高碼頭及全部貨櫃船隊)驗證。陽明海運所有船隊已於2004年完全符合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之規範要求,並取得國際船舶保全證書。此外陽明海運基於人本精神,建立完善的勞工安全衛管理制度,除了在2005年11月獲頒OHSAS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證書外,更在2008年獲頒TOSHMS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證書,同時為了確保陽明海運資訊系統作業安全,更於2008年10月份通過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提供穩定可靠的資訊服務。2012年6月通過「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簡稱AEO)」認證,為我國海運界第壹家獲得認證的公司,不僅提供全球客戶優質且安全的海運運送服務,也更是可靠的企業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