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養殖周期有多長
出欄周期主要看品種與飼料。好的品種好的飼料,如果達到1400斤左右出欄,從出生到出欄最低15個月左右。
買5-6個月的牛犢,也要養殖9個月左右。如果壹般品種,去放牧的,壹般周期都在1年。但是這樣的壹般品種,也不會達到1400斤。正常在800-1000斤,而且買的牛犢必須月齡在3個月以上。
經過3-4個月短期育肥,牛已達到膘肥體壯,壹般屠宰率可達58%,凈肉率達50%,平均日增重可達1.25千克以上,此時育肥牛已增長到壹定體重,如市場價格看好,應迅速出售,賣上好價。否則會增加飼養成本,降低增重速度,影響經濟效益。
根據養牛場多年養殖經驗,選擇架子牛500-800斤,生長周期為4-6個月,選擇400斤左右的牛犢大概需要8-10個月,選擇200斤的牛犢大概需要10-12個月,具體生長周期要根據放牧和圈養,還要看飼料的搭配和品種的選擇。
二、肉牛養殖技術和方法
1、養殖環境
肉牛養殖需要將牛舍建立在地勢較高、幹燥、土壤質量好、飼草資源豐富且交通良好的地方。養殖環境對肉牛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環境能夠提高肉牛的生長能力,降低飼料成本。如果環境不適的話,不僅會影響肉牛的生長,飼料的利用轉化率也會降低。所以我們在修建牛舍的時候壹定要保證環境適宜肉牛的生長,其中包括溫濕度、光照及空氣質量等。為肉牛提供壹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品種選育
品種的優良同樣也與肉牛的養殖效益有著直接的聯系。我們在引種的時候要保證外觀體型類似,有著良好的遺傳能力。種牛首先要保證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能夠正常生育。且生長健壯、無疾病困擾,這樣才能夠使後代幼牛有著較強的生長能力。並且要加強種牛的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危害。傳染病對肉牛的生長危害是非常大的,輕則降低養殖效益,重則會導致肉牛死亡。
3、飼餵管理
肉牛的主要飼料是牧草,但是牧草在每個季節的生長情況都有所差異。所以我們要根據季節變化來調整飼料的飼餵量及頻率。例如在夏季等牧草生長旺期的時候每天飼餵3次左右,配合適量的復合飼料。然後在飼餵飼料後,及時餵水。在冬春季的話,每天減少壹次投餵,提高復合飼料的飼餵量。在飼餵後,最好是讓肉牛適當運動,讓肉牛提高血液循環速度,促進飼料消耗,防止積食水影響肉牛的生長。
4、日常管理
我們要註意飼餵量,水槽食槽中不宜有殘留物質,然後要定期對牛棚及牛體進行消毒驅蟲工作。大約每周壹次,水槽食槽也要註意消毒,消毒劑可潑灑生石灰。要控制好牛舍的溫度,夏季要註意防止肉牛受到太陽直射,避免中暑,提高蔭蔽度,增強通透性。最後要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壹些有利於消化的藥物,增強肉牛的抗病能力,提高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