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南美蟛蜞菊的栽培技術

南美蟛蜞菊的栽培技術

主要以扡插法繁殖;方法是以枝莖為插穗;除寒冷之季節外,其他時間均可繁殖。

繁殖容易,摘取莖葉扡插即可成活。 主要以扡插法繁殖;方法是以枝莖為插穗;除寒冷之季節外,其他時間均可繁殖。 常在 9月中下旬以後進行秋播:

基質消毒 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裏炒熱,什麽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

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壹端用水沾濕,把種子壹粒壹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cm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幹時再淋水,仍要註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

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

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壹定的空間;

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扡插基質就是用來扡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扡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扡插基質,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制好並且消過毒的扡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扡插枝條的選擇

用來扡插的枝條稱為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扡插。

扡插後的管理 分株時間: 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分株方法:

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盤結在壹起的根系盡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壹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 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幹,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後的管理: 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壹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註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先在盆底放入2~3cm厚的粗基質作為濾水層,再放入植株。

上盆用的基質 可以選用下面的壹種:草炭:珍珠巖:陶粒 =2:2:1;草炭:蛭石 =1:1;或者 草炭:爐渣:陶粒=2:2:1;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2:1 、菜園土:爐渣 =3:1 ;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等。

上完盆後澆壹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

濕度管理

喜歡略微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 50%~70% 。

溫度管理

喜歡高溫氣候,但不耐霜凍 。

當環境溫度在3℃以下時,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把它搬到有暖氣的室內越冬。 要求陽光充足,在春、秋、冬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夏季可稍加遮蔭。

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壹段時間後(二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壹段時間(壹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雖然它仍在繼續生長,但偏低的氣溫會使它的生長速度放慢,對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4~7天,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氣溫回升後生長迅速恢復,並且逐步進入花芽分化期和開花期,對肥水要求很大。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2~4,陰天和 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進入結實期後,停止肥料供給。 通常情況下不特別轉盆,只是每年結合分株時換盆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