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冰箱之王”因何倒了?
賣房賣地賣設備,中國“冰箱之王”沒能躲過第四劫,轟然倒塌!
“迫於資金鏈壓力,公司將停止生產活動。”
2017年11月,壹則新飛電器董事會發布的重整說明預示著,新飛電器的第三次停產危機已來,申請法律保護迫在眉睫......
此前,新飛在2012年與2013年還分別遭遇過停產危機,但在政府的介入與幫助下,度過兩劫。
熬到了2018年2月,新飛壹度宣布復工,有媒體曝光稱,是來自新加坡的股東豐隆亞洲伸出了援手,計劃向新飛電器註資10億元到20億元,用於既有生產線改造、產品研發、市場營銷推廣等。
可惜好景不長,豐隆亞洲在2個月後便發布公告明確宣布從新飛公司撤資。
2018年6月,在阿裏司法拍賣看到,新飛電器的破產拍賣信息赫然在列。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冰箱行業“四朵金花”之壹的新飛正面臨它的第四次危機。新飛這個曾經盛極壹時、打敗過三星、西門子,遠勝海爾、格力,壹度被譽為中國“冰箱之王”的家電品牌已轟然倒塌。
而這壹次,還會有人救它嗎?
新飛公司4.5億起拍
據阿裏拍賣平臺顯示,新飛全系品牌——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制冷器具三家公司(以下合稱新飛公司)的全部股權將於2018年6月28日10時-29日10時(延時除外)於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起拍價為4.5億元。
同時,新飛電器名下部分土地、房產及建築也將於7月5日開始拍賣,起拍價1.15億元。據相關部門清算,新飛電器名下全部的低值易耗品(辦公用品)、房屋、土地、機器設備、電子設備以及模具等總資產為5.65億元。
隨後,聯系到拍賣管理人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相關人士,對方表示,(具體拍賣)時間還沒有開放,現在只有平臺(拍賣)信息,後續看律師是否能夠回復相關問題。
在拍賣信息相關的《關於批準新飛公司重整計劃的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中,新飛稱“因資金鏈斷裂、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新飛公司於2017年10月30日向新鄉中院申請重整”。
2018年1月4日,新鄉中院裁定新飛公司合並重整。同時,新飛公司將重整投資人招募作為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壹。
2018 年2月3日,新鄉中院主持召開了新飛公司重整投資人招募評審會第二次會議,會議全體評審委員壹致同意確定豐隆亞洲有限公司為正式重整投資人。
另壹方面,從《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制冷器重整計劃(草案)》中可以發現新飛公司目前已處於資不抵債狀態,根據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審計基準日,新飛公司凈資產為-11.29億元。而經新鄉中院審查並確認的債權人***計840家,債權金額高達22.95億元。
壹位相關知 情 人士表示,當時應該有將近千家的債權人通過網絡參加會議,進行投票,法院進行了相關裁定(證明合法性和有效性),裁定後才會進行拍賣程序。
《裁定書》還顯示,新飛公司目前已支出1.58億元用於清償員工工資,不存在欠付員工工資、社會保險的情形。另外,如若新飛公司破產,最為可能的普通債權清償率僅為1.51%。
據環球網報道,對於新飛此次拍賣股權,某律師事務所註冊律師認為,新飛的品牌、廠房、土地等是最有價值的部分。對於新的接盤者,將會更看重新飛的品牌。而從新飛長遠發展來說,最有可能接盤的是產業資本,比如大型的同類型企業,這壹類投資者作為戰略投資人,因看中新飛的品牌,可能會給出相對較高的價格。
為何淪落到被拍賣
新飛公司是如何走到如此不堪的壹步?這與豐隆亞洲有很大的關系。
《關於批準新飛公司重整計劃的裁定書及重整計劃》稱,豐隆亞洲本是新飛重整投資人,但是在繳納5000萬保證金後,未能履行承諾,其4月13日在新加坡證交所發布公告稱,從新飛撤資。
該公告表示,新飛自2011年以來持續虧損,隨著中國整體產能過剩以及競爭加劇,新飛近年來的表現進壹步惡化。因此,新飛的財務情況受到不利影響。在過去的兩年中,新飛分別在2016和2017年出現了1.20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75億元)和1.28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6.13億元)的稅後凈虧損。
豐隆亞洲表示,由於新飛長期虧損,從新飛撤資預計將對豐隆集團的財務表現產生積極影響。
而談到重整投資人的退出原因,四川豪誠企業清算事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兵表示,重整投資人退出壹般源於兩種情況:壹是投資人自身的現金流問題和資金問題不能執行約定;二是因為標的存在壹定的經營風險或者相關優惠政策出現變化,投資人即便失去保證金也撤出投資。
此外,周兵還表示,此次的重整計劃情況也比較少見,通過拍賣尋找新的投資人的方式在業內看來是不確定的,而這也會給債權人的收益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不確定的重整計劃下,債權人依然能夠通過決議,說明債權人期盼新飛能夠通過重整的方式回歸。壹般而言,對於債權人而言,相較於破產清算程序,重整計劃的受償比例更高。?
豐隆亞洲未能兌現承諾,使得新飛公司恢復的生產進程再次停滯。並且,此前為了復產支出的原材料采購、持續運營等費用導致新飛公司資產狀況繼續惡化,流動資金瀕於枯竭。從而造成新飛公司未能在冰箱、冷櫃等產品營銷旺季開展年度銷售活動,經銷渠道大量流失,市場份額縮水嚴重,新飛的商標價值也急劇貶損。
同時,長時間的停產還造成生產設備的老化、損壞,進壹步造成這壹類固定資產的貶值。
除此之外,截至2017年11月9日,新飛公司還有2.07億的應收賬款沒有收回,審計機構經審計後發現,這些應收類資產存在原始憑證缺失嚴重,審計函證回函率為零等情況。並且,就金額100萬元以上的債權督促新飛公司收集證據材料,但符合起訴立案標準的債權不超過10家,且由於證據不足存在敗訴風險。
壹代巨頭的隕落
新飛前身是壹家創建於1958的小型地方軍工企業——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然而產品單壹、設備老化等原因造成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壹些老員工回憶,部分辦公室窮得連圓珠筆都買不起,整個企業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1983年,接任這家小廠的廠長劉炳銀偶然間發現,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開始購買冰箱,為了逆轉困境,他選擇了白色家用電器作為企業的轉型之選。
1984年,新飛冰箱項目正式在國家輕工業部立項;1985年,公司從荷蘭飛利浦引進了現代化冰箱生產線;1986年,新飛年產能10萬臺的電冰箱產線投產,“新鄉-飛利浦”品牌冰箱正式上市銷售,這也是新飛品牌名的來源。
1990年,劉炳銀學習當年的海爾,當眾怒砸400臺不合格冰箱。“砸冰箱事件”,增強了客戶信心,也提高了新飛人的質量意識。僅僅兩年不到的時間,1992年品質優良的新飛冰箱就成為國禮被國家領導人帶出國外,成為中國家電制造業的壹張國際名片。
隨即,新飛冰箱迎來了飛速發展。據此前報道,冰箱投產後甚至有用戶堵在工廠門口要求購買,最後連劉炳銀給員工發福利用的冰箱領取券都被買走。
1996年,新鄉市人民平均月工資僅二三百元,而新飛電器的員工平均工資已經超過千元。有媒體報道,當時在新飛工作,是壹種榮耀,找媳婦、相親穿著新飛制服比西裝革履都管用。
1996年開始,新飛連續8年產銷電冰箱突破壹百萬臺,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中國電冰箱行業前列;1997年新飛品牌價值已高達31.84億;2002年9月,新飛冰箱、新飛冷櫃又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成為全國屈指可數、中原唯壹的擁有兩個“中國名牌產品”的家電企業。2002年,新飛冰箱的產銷總量躍居中國冰箱行業前兩強,扣除出口因素,僅國內市場占有率就高達18.88%以上。
有網友表示:“別的不知道,只知道我姥姥家前幾年才退休的那個新飛大冰箱用了整整20年!那個老鷹標誌記得特別清楚!”
而從1994年起,新飛冰箱成為河南省“引進外資嫁接和改造國有大中型企業”戰略的試點。在新鄉市政府的撮合下,新飛冰箱成功引入外資。其中,代表新鄉市政府的大股東新飛集團控股49%,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和酒店投資發展商豐隆集團持股45%,剩余6%的股份由河南省駐新加坡辦事處創辦的新加坡豫新電器持有。自此,新飛冰箱變成了中外合資企業新飛電器。後期又進行壹系列的股權轉讓,新加坡豐隆集團在新飛電器實現絕對控制,股權占了90%,中方的經營管理權徹底喪失,“新飛”自此成為新加坡品牌。
在豐隆全面接管的幾年間,新飛業績急轉直下。梳理發現,從2005年起,新飛冰箱市場占有率開始急劇下滑,截至2012年,新飛冰箱的市場占有率已下滑到6%,在此後的4年時間裏,新飛冰箱市場占有率更是下滑至3.2%,早已被甩出冰箱行業的第壹、第二梯隊。
來源:鳳凰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