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再拓邊際:生鮮電商急行軍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意外引爆宅經濟,生鮮電商市場也隨之迎來爆發。
據第三方數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我國生鮮電商相關企業的新註冊量為2595家。其中3―6月的新註冊量分別是502家、613 家、634 家和511家。
拋開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以前置倉模式為主的傳統生鮮電商,美團、阿裏、滴滴等互聯網巨頭對生鮮電商的加碼,成為2020年生鮮電商市場的重頭戲之壹。
10月15日,有媒體報道,美團內部已將生鮮電商板塊下的“社區團購”業務定為壹級戰略項目。
這是繼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兩大主體業務之後,美團內部新規劃的增長曲線,被美團視為下壹個營收增長點。
更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團將拼多多的“多多買菜”視作最大競爭對手,欲計劃打長期戰爭,美團內部幾乎所有優質資源都在向優選事業部傾斜。
該負責人透露,美團優選此前定下的20省份目標已完成過半,接下來會進壹步加速開拓和下沈,在各地市搭建起銷售、物流網絡,打磨內部運營和客戶服務機制。
經歷過2015年前後生鮮電商市場的泡沫破滅,如今買菜、優選兩手抓的美團,能否再抓住生鮮電商的新風口?
兩次重大調整
今年以來,美團在生鮮電商領域進行了兩次重大調整。
其壹是在7月7日,成立由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負責的 “優選事業部”,正式進入社區團購賽道。
隨後,“優選事業部”同步推出社區團購平臺—美團優選,重點針對下沈市場,采取“預購+自提”的模式,旨在為社區家庭用戶精選高性價比的蔬果、肉禽蛋、乳制品、酒水飲料、家居廚衛等品類商品。
此次加碼生鮮電商,美團可謂做了充足準備。
今年8月,美團發布二季度財報後,創始人王興在中期財報電話會中指出:“這是壹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已有好幾家創業公司,有很多互聯網企業也已深入這個市場,比如阿裏巴巴。美團從來都不懼怕競爭,因為我們的宗旨是為讓人們吃得更好,所以線上的生鮮購物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壹個月後,美團優選推出“千城計劃”,旨在逐步下沈至縣級市場,年底前實現全國覆蓋。
美團官方公開信息顯示,美團優選將通過自建和加盟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大倉―網格倉―線下服務門店的物流配送體系。同時,在上遊對接產地和供貨商,引進質優價廉的生鮮食材及日用品,並通過賦能社區便利店、“寶媽”等團長人群,服務社區居民。
截至目前,美團優選已覆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華北的12個重點省份。
新營收增長點
生鮮電商並不是壹個新概念。
2015年前後,隨著O2O概念的快速發展,生鮮電商曾短暫迎來風口。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新成立的生鮮電商有260余家,其中既有京東到家、順豐優選等巨頭孵化的平臺,也有每日優鮮、多點Dmall、愛鮮蜂、社區001、許鮮等專以生鮮電商為主的創業公司。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2016年發布的壹組數據顯示,在當年4000多家生鮮電商入局者中,僅有4%達到盈虧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是巨額虧損,盈利的只有1%。
經過幾番洗禮後,到2017年,生鮮電商市場的滲透率仍不超過3%。
今年年初,疫情暴發,線上買菜成為疫情後的首個市場風口。
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月活(MAU)分別達到1719萬、1454萬、1030萬。
與此同時,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
今年10月8日,拼多多在5周年年會上公開宣布,買菜將成為拼多多的長期業務。
阿裏也結合自身旗下的大潤發、零售通、菜鳥、盒馬、餓了麽的聯動優勢,布局生鮮團購業務,並同時投資生鮮電商十薈團。
京東也在京東生鮮的基礎上,進壹步推出了團盟、區區購等團購業務。
伍岱麒認為,目前生鮮電商市場還有較大發展空間,隨著各互聯網平臺加大競爭,不斷采用新的手法來改變用戶消費習慣。
“新壹代消費者壹旦養成“線上買菜”的習慣,生鮮電商的“蛋糕”也會越來越大。”伍岱麒表示。
根據美團今年8月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本季度,得益於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消費市場的顯著回暖,美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9%至247億元。其中,采用自營模式的美團買菜發展迅速,取得了近4倍的收入增長。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目前,對生鮮電商企業來說,最核心的競爭力是要擁有強大的用戶黏性和物流配送能力。
在他看來,美團作為互聯網巨頭,有雄厚的資本支持生鮮電商業務的發展。除此之外,團購起家的美團相比於其他玩家,在運營方面也具有較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