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的意義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的意義

天興洲大橋創造了中國鐵路橋梁的第5個裏程碑,前4個分別是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九江長江大橋和蕪湖長江大橋。這些橋梁見證了中國大橋建設者自力更生的奮鬥過程,不管是設計、材料還是施工方法,都在不斷地進步。

武漢長江大橋為鋼桁梁橋,主跨僅128米,設計4車道公路、2線鐵路,鐵路為壹級鐵路,最初設計時速僅80公裏/小時。昔日建武漢長江大橋,舉全國之力,動用了兩萬多名工人,半世紀後建天興洲大橋,現代化的大型設備使施工效率空前提高,建設者最多時不到2000人。

獲國家科學進步獎

2014年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武漢天興洲大橋“三索面三主桁公鐵兩用斜拉橋建造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該項目是唯壹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的橋梁工程類項目。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是中國第壹座跨長江的高速鐵路橋梁,承載兩線高速鐵路、兩線壹級鐵路和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總活載達到351KN/m,橋寬達30m,長江天興洲江段航運繁忙,要滿足船舶通行的要求,主跨必須超過500m。這使得天興洲大橋成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承載最重的公鐵兩用斜拉橋,特別是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對軌道形位要求極其嚴格,大橋必須提供強勁的整體剛度和斷面剛度,給工程建設帶來巨大的挑戰。

“三索面三主桁公鐵兩用斜拉橋建造技術”是由萬裏長江第壹橋“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施工單位——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的研發團隊,以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項目為依托,歷經十余年研究和實踐,在結構設計、施工方法及裝備研發等方面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

該成果首次應用於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實現了將高速鐵路、國家幹線鐵路、城市道路三種交通功能集中在壹座大橋,不僅節約了橋位資源、節省了工程投資同時減小了建橋對環境的影響,對於中國大規模基礎建設中尤其是在極為緊張的過江通道建設中面臨的節約土地、節約資源的重要課題提供了科學的解決辦法。

三索面三主桁公鐵兩用斜拉橋建造技術已廣泛用於安慶鐵路長江大橋、銅陵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等多項工程中應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