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張士平

張士平

文|AI 財經 社 石萬佳

編輯|鹿鳴

這位8次登上胡潤百富榜山東首富寶座的企業家,曾經帶出山東省第壹家世界500強企業,擁有世界第壹的棉紡織企業及鋁生產企業,創造過多個神話。去年9月,他已經將帶頭人的位置交給了兒子張波,如今,英雄似已走入遲暮。

亞洲棉王的誕生

1946年,張士平出生於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2018年8月撤縣設市)的壹個普通農民家庭。兒時成長環境並不算好的他,18歲時便進入魏橋油棉廠工作,從最辛苦的推車、扛棉、打包等雜活幹起,逐步做到車間主任、生產股長、副廠長,直到1981年,因“能吃苦、最勤勞”,年僅35歲便被選為廠長。

彼時,國家對棉花嚴格管控,企業除了旺季收購棉花簡單加工,其余時間便無活可幹。為了改變半年開工半年閑狀態,張士平決定拓展業務,帶領全廠員工外出收購大豆、花生、棉籽加工油料,成為棉花加工行業走出去的第壹人。

借此,擔任廠長僅3年,張士平便帶領魏橋油棉廠以400萬元的利潤奪得當年全國供銷系統利潤第壹名。1985年,張士平被評為全國商業勞動模範,代表全省勞動模範赴北京領獎。1986年,張士平又出資建立毛巾廠,建廠當年便實現利潤25萬元。

1989年至1997年,張士平再次將產業鏈延伸至棉紡,彼時市場行情普遍供過於求,全行業連年虧損,國家甚至出手限產,張士平卻多次大力擴張,將產品銷往海外。1992年,魏橋棉紡織廠年利稅已達1260萬元;1997年到2003年,魏橋出口創匯年均增長71.5%。

1998年,張士平收購了濱州最大的國營棉紡織企業濱州壹棉,魏橋棉紡織廠同年改組為魏橋紡織集團,2003年正式更名為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2004年,集團銷售收入231.25億元,躍居全省第九,各項指標連續7年穩居全國同行業首位,並躋身中國工業企業百強、中國出口企業百強、壹躍成為全球最大棉紡企業,更在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排行榜中榮列第六位。

2003年9月,魏橋紡織在港交所上市,2005年成為開始成為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張士平也被業界稱為“亞洲棉王”、“中國紡織行業巨人”。

8次山東首富

2001年,魏橋集團進入鋁業領域,旗下鋁業公司中國宏橋(01378.HK)於2011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電解鋁產能占中國電解鋁總產能的近1/6。公開資料顯示,世界上90%以上的蘋果手機殼鋁材都出自這家企業。

魏橋集團旗下紡織、鋁電兩個主要業務板塊,均是全球規模最大、盈利最強。此外,在濱州市以魏橋集團為核心形成了紡織、鋁電兩大產業集群,***有2000多家企業,綜合年產值5000多億元,合計解決就業近30萬人(其中僅魏橋集團員工16萬人,上下遊企業員工10多萬人),占據濱州市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

2005年,魏橋集團以355億元的銷售收入、21.1億元的年利潤、257億元的總資產躋身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榜第六位。2011年,魏橋集團成為山東省第二大企業,張士平家族也以300億元財富成為胡潤富豪榜山東首富,此後除2013年外,張士平家族均為胡潤富豪榜山東首富,2019年,其以640億元財富位列全球第163位,下降了55個名次,財富縮水27%。

此外,張士平本人多次登上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財富》中文版年度中國商人、創新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中國經濟年度風雲人物、《財富》雜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等,和馬雲、任正非、王健林、馬化騰這些國內熱門經濟人物比肩,甚至在他們之前。

2012年,魏橋集團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成為山東第壹家世界500強企業。此後,魏橋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榜上的排名逐年上升,2013年排名第388位,2014年排名第279位,2015年排名第234位,2016年排名163位,2017年排名159位,但在2018年降至185位。

2015年4月,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政論片《勞動鑄就中國夢》中,張士平罕見地出現在公眾面前。他提到自己“每天4點起床,4點15分開始跑步,跑上壹個多小時,6點半出來,就這麽個,已經幾十年的習慣了。我身體能適應,不用說幹到70,甚至到80,我可能還要幹。”彼時,張士平已經69歲。

3年後,張士平卻食言了。工商信息顯示,2018年9月26日,魏橋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由張士平變更為張士平之子張波。此前據媒體報道,魏橋集團實權早已交到張士平的三個子女張波、張紅霞、張艷紅手上,其中張波主管鋁電業務,張紅霞與張艷紅負責紡織業務。

如今,張士平因病住院,其身體狀況引發外界重大關註。這位中國最重要的企業家之壹,或許即將走完他傳奇的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