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給去世人燒紙的正確寫法是什麽樣的?

給去世人燒紙的正確寫法是什麽樣的?

給去世人燒紙正確寫法

給去世人燒紙正確寫法,在我們的習俗裏,給已故的世人燒紙,是有講究的,上面的文字要有正確的格式寫法,還需要寫清楚,已故的人才會收到。那麽給去世人燒紙正確寫法是怎麽樣的嗎?下面壹起來看看吧!

給去世人燒紙正確寫法1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往左書寫內容。包袱的反面都只寫壹個字:封。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

正面的寫法較復雜(以花包為例):

第壹列: 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恭敬地奉送給);

第三列: 故xx收用(已經故去的xx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XX祀(陽世孝人xx祭奠);

第五列: 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農歷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農歷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壹個比較隆重的節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據傳說,七月初壹開鬼門,閻王爺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讓他們享受壹年壹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歸人間檢查後代們的善惡情況,在陽間的人們就舉辦壹些祭拜活動來款待他們,尤其是中元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以此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鬼魂。現將我們這地方過七月半燒包的習俗介紹如下:

壹、接老人: 就是在七月初,把寫有先人名號的祖宗牌掛在家中墻上,牌位下邊的桌上擺放金山、銀山、鮮花、香花、麥芽、盤香、蠟燭等擺設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鮮飯食供奉,供奉時需要先凈手作揖上香,供飯完後需要燒化紙錢。

二、封包: 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壹公分厚壹疊壹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包,分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

三、寫包: 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壹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裏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系,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包袱的`反面都只寫壹個字:封。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較復雜,現將其體寫法介紹如下:

1、封皮內容解釋: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以花包為例,括號內為解釋)為:

第壹列: 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封 (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恭敬地奉送給)

第三列: 故 收用 (已經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祀 (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 天運 年 月 日叩化 (農歷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2、各列內容寫法:

第壹列: 如果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壹包為1封,壹馱是2封,按寫給某先人的包總封數填寫。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壹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壹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壹周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周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周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

第二列: 壹般不用填寫,但若第壹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

第三列: 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

“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

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

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系就行;

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壹“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

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裏,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

第四列: 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系(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壹樣是比較復雜,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具體寫法見附表)。

第五列: 這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歷年月日寫清楚就行。補充壹點,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壹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壹般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煩了。

四、燒包 :就是在七月十三晚上將封好的包燒化送給先人。關於燒包也是有規則的,不是隨便就拿去燒。

燒包的步驟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寫好的包按兩封為壹馱先用細繩捆好以便托運;

其次餵馬,就是對承擔托運任務的紙馬進行餵料,即找些糧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馬匹的地方讓其吃飽;

第三是供馬夫,就是請趕馬的紙人們吃飯,同時還燒紙錢給他們作趕馬費用;

第四是上馱子,就是將已捆好的包擡上馬背,實際是將紙馬夾捆好的兩包中間;

第五是畫燒包圈,就是用白灰在準備燒包的地方(壹般是門口院內)畫壹個有出口的圓圈,直徑約壹米,出口對著大路方向;

第六是插引路香,就是燒壹把燃香沿燒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間順路每隔2—3米插壹柱香,作路燈指引馬隊出發;

第七是砌包,就是將需要燒的包在燒包圈內堆放成有壹定空間的形狀(壹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燒焚化。

第八是燒包,就是對堆砌好的包用紙錢點燃焚化,邊燒邊念先人的名字請他們各人來認領自己的錢。

在焚化到中途的時候,順便將家裏供奉的那些金山銀山、香花、紙花等供品燒掉,同時在燒包圈外另燒壹些散紙錢,邊燒邊念請那些無人侍奉的孤魂野鬼們來領用。

給去世人燒紙正確寫法2

正月: 寫歲首或上元之期

清明: 寫拜掃或清明之期。

七月半: 寫盂蘭或中元之期。

臘月: 寫歲暮或下元之期。

周年: 寫小祥化帛。

二年: 寫大祥化帛。

三年: 寫除服之期。

最左邊: ****

(地點): 最右邊:今當中元大會之期,虔備冪資大洋壹封奉上中間:故顯考妣(男為考,女為妣)*(姓)(公、母)**(名)老大人(女為老儒人)魂下受用。

關津渡口壹律驗實放行。左邊:孝男***孝媳***孝孫***孝孫媳***具。

最左邊: 公元**年七月十四日在**地化煉。

擴展資料:

壹般人家,在為故去的人過完七七以後,就會暫告壹段落,直到來年“清明節”、“周年祭”才會再次為亡故之人祭拜。因此七七就要做得圓滿。

擺放的供品要齊全、特別為去世之人生前最喜歡的,例如茶葉、香煙、酒、撲克牌等等要帶上擺供,燃香。道經說“寶香焚在金爐內,香煙繚繞達上蒼”。

這說明了“香”是人與神之間的通訊物,我們通過燒香,香煙裊裊能把我們的祈願信息傳達給已逝的人,從而祈求已逝的人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