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什麽又什麽詞語
又 什麽又什麽詞語如下: 又快又好、又圓又亮、又矮又胖、又高又瘦 又驚又喜、又長又尖、又白又亮、又熱又潮 又困又乏、又兇又惡、又苦又澀、又記又聽。
又(拼音:yòu)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的右手,本義即右手,也指方位之右。
因“又”借用為副詞,方位之右就用“右”表示。“又”主要用作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繼續,也表示同時存在幾種情況或性質。
“又”還表示意思上更進壹步,相當於“而且”。“又”還表示轉折,相當於可是。“又”也表示兩件互為矛盾的事情,壹般疊用。此外“又”還有在敘說某個範圍之外另有所補充的含義。
“又”是漢字部首之壹,序號24 。用“又”作意符的字壹般與手有關,如:取、秉、及、受。有些簡化字裏的“又”,用來代替筆畫多的偏旁,既不表音也不表義,如:勸、雞、觀、鄧、轟。
說文解字註
手也,象形。
段註:此即今之右字。不言又手者,本兼?又而言,以屮別之。而又專謂右,猶有《古文尚書》而後有《今文尚書》之名,有《後漢書》而後有《前漢書》之名,有《下曲禮》而後有《上曲禮》之名也。又作右而又為更然之詞。《谷梁傳》曰:又,有繼之辭也。
三指者,
段註:三岐象三指。
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
段註:以指記數者,或全用,或用三。略者言其大略。於救切。古音在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