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壹、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根據學情而定)

2、課文是按什麽順序寫的?(時間)

3、北京的春節究竟是怎樣過的?說出各個時間段都有些什麽習俗。(參見上節課的表格)

二、了解其他習俗,體會北京的年味兒

北京的春節,除夕那壹天可是熱鬧得不得了,爆竹聲聲迎新春,對聯條條慶春來,家家團圓***守歲,紅紅火火過大年。那麽其他的日子呢?其他的日子也壹樣讓人印象深刻,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妳從其他節日又能體會到怎樣的年味兒,旁註在書中。

交流反饋,點明每個日子獨有的滋味,穿插朗讀,體會語言特色。

初壹:全城休息體現出悠閑。

廟會裏應有盡有,大家愛逛廟會體現出富足祥和。

比賽不為爭第壹體現出閑適隨意。

小結:初壹與除夕相比,壹樣喜慶壹樣歡樂,但滋味卻大有不同,如果說除夕是壹頓大餐,那麽初壹就是隨意小點了。所有的人都給自己放了大假,隨意地走親訪友逛廟會,在那壹天,沒有生活的壓力,沒有了競爭的壓力,有的只是那份無憂無慮的悠閑。

元宵:各處都張燈結彩,燈火通明體現出喜慶。

小孩放花炮體現出熱鬧。

必須吃元宵體現出幸福溫馨。

小結:相比較初壹的閑適隨意,元宵則多了壹份熱鬧。這是壹個燈火通明充滿著夢幻色彩的日子,這是小孩子歡天喜地又吃又玩的日子,這是壹個全家團圓充滿著溫馨和幸福的日子。

臘八:家家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而且講究,體現了壹份隆重。

小結:春節的帷幕就是在這壹天正式拉開的,臘八粥和臘八蒜的講究體現了北京人對春節的重視。

臘月初旬到除夕:孩子們準備過年,體現了隆重,熱鬧,歡喜。

大人們忙亂體現了隆重,喜慶。

臘月二十三:喜慶。

過了二十三到除夕:忙碌,隆重,充實。

殘燈末廟:冷清,回復往日的平淡。

三、理解詳略

1、小結:老舍先生以簡潔生動的語言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時的種種規矩,表達了老北京人打心眼裏對春節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課文篇幅不長,卻把老北京過春節時壹個月左右的習俗寫得清清楚楚,這麽多的習俗老舍先生是怎樣安排詳略的呢?

2、交流。

明確除去三個最重要的日子——除夕、初壹、元宵,其他日子都是略寫。

為什麽要這樣安排詳略?有什麽好處?(這三個日子最重要,也最能體現北京春節熱鬧、喜慶、隆重、歡樂的年味兒,其他日子都是為這三個節日做鋪墊的。這些安排詳略,能突出重要節日,把北京春節獨有的年味兒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比較閱讀,體會語言特色

其他地方又是怎樣過年的?其他作家又是怎樣寫過年的?

瀏覽閱讀鏈接中的兩篇文章,聯系課文從作者對過年的情感、選材角度、語言特色三方面去比較三篇文章的異同。(具體理解見教材分析)

從而體會課文語言多用短句,客觀描摹為主,但蘊涵著老舍對北京民俗文化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五、理解習俗之本質。

為什麽過年有那麽多習俗,老舍和斯妤卻仍然那麽喜愛?

小結:看似繁瑣的規矩背後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希望忙碌了壹年,能在壹個重要的節日裏,全家團圓在壹起,吃得好,玩得好,過得好。

討論:妳該如何看到我們寧波過年的習俗?甚至其他節日的習俗?

明確:無論什麽習俗,背後都有人們美好的祝願,要理解並尊重。

六、交流上節課布置的作業:想要查找的民風民俗

交流想要查找研究的內容,引導查找同壹內容的學生建立合作關系。

內容:節日習俗;婚嫁習俗;民居習俗;飲食習俗;起居習俗;服飾習俗;育兒習俗;養 *** 俗……

方法:詢問長輩;上網搜索;閱讀書籍……

七、作業

1、完成《作業本》的題目。

2、從喜愛或牴觸中選壹個角度,寫寫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字數不超過250。

3、閱讀《北京的春節》原文,推薦閱讀老舍兒子選編的《老舍講北京》。

4、根據所要調查的內容,查找資料,最好有圖片、實物、音頻、視頻等資料。(此作業可慢慢完成,壹直到習作前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