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有RS,奔馳有AMG,BBA的高性能部門妳都認識嗎?
相信有很多車友跟買車君壹樣,都喜歡那些能“扮豬吃老虎”的大馬力性能車。前幾天買車君在廣州街頭看見壹輛飛馳而過的奧迪RS4?Avant,“劈裏啪啦”回火的聲音讓人迷醉。在買車君眼中,這些偶爾能“家用”的性能車比壹臺純粹的超跑更有魅力。今天買車君就帶大家盤點壹下BBA(奔馳、寶馬、奧迪)比較有名的高性能部門。
奧迪
RS
“RS”其實是德語“RennSport”的縮寫,直譯成英文就是“Racing?Sport”。奧迪RS的logo是標誌著激情的紅色,擁有這個“標”的所有奧迪車型基本都擁有澎湃的動力和令眾多直男“高潮”的排氣聲浪。(如果是貼上去的那當我沒說)
奧迪車型的尾標除了XX?TFSI(XX為數字,如40、45等)令人迷惑以外,車型前面或後面的字母也是值得深究的。以A4為例,A4的高壹級就是A4?S-line。相比普通的A4,S-Line版本多出了運動外觀套件和更大的輪轂等,底盤可能會變得稍微硬壹些,但性能沒有任何的提升,售價會高壹些;
再高壹級的就是S4,擁有更加誇張的運動化套件並全系標配Quattro四驅系統,其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等都比A4有所提升,動力會更強,變速箱的響應也會更快,底盤也更加緊致,而售價當然也有進壹步的提升;
A4的最強版本即為RS4,外觀最戰鬥,性能最強悍。正如剛剛軲轆哥所說,RS4擁有象征性能的排氣聲浪外,還擁有RS專屬套件、響應更快的變速箱和經過特殊調教的Quattro四驅系統,更重要的是,它還支持各種DIY定制,包括輪轂、內飾用料、後視鏡材質等等。以國內RS4指導價為例,如果壹輛個人定制的RS4把這些都選裝下來,落地的價錢都可以買到三臺頂配的普通A4L了。
值得壹提的是,RS全系列都不在奧迪生產線上生產,而是由奧迪的全資子公司quattro設計並制造。所以各位車主在路上看到有RS標的奧迪,就不要太過放肆了。
梅賽德斯-奔馳
AMG
奔馳旗下的改裝廠有很多,例如Maybach邁巴赫,Brabus巴博斯等。為什麽買車君只說AMG呢?其實AMG是由兩位被奔馳掃地出門的優秀工程師創辦的,早期他們以發動機工程設計和調試為主,偶爾也幫壹些私人車主改裝他們的奔馳汽車。
1971年,壹位車手駕駛著AMG?Mecerdes?300SEL?6.8賽車奪得SPA?24小時耐久賽的冠軍,而當時並沒有人相信這輛“龐然大物”會擊敗其它強勁對手。從此AMG名聲大噪,其在賽車屆的神話故事也就此展開。
如今,AMG已是奔馳麾下的禦用改裝廠。熟悉AMG的朋友都知道,AMG打造的每壹臺發動機上都會有工程師的“親筆簽名”。也就是說,每壹輛AMG車型都是獨壹無二的,“壹人壹機”也令AMG車主備受性能車圈的尊重。但是,由北京奔馳國產的AMG?A35L?4MATIC打破了這個制度,AMG?A35L的車主也不受待見,之前更有AMG?A35L車主被踢出AMG車友群的信息傳出……
在保持奔馳的超豪華內飾的同時,AMG車型大多數都有著同級別最恐怖的馬力和扭矩輸出,可以說是把發動機壓制到極致。7月24日開幕的成都車展上,梅賽德斯-AMG將展出“小鋼炮”——AMG?A?45?4MATIC和以F1技術打造的旗艦跑車AMG?GT?Black?Series。喜歡“小鋼炮”車型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寶馬
M?power
M系車型是寶馬產品矩陣中最頂尖的存在,每壹臺帶有“M”字的寶馬車型都擁有超凡的運動屬性,尊貴的身份屬性和最高超的工藝設計。喜歡寶馬M系的車友,壹定都是熱愛駕駛的。
寶馬M系最早可追溯到1972年。當時“M”的全稱是寶馬賽車運動公司,是寶馬集團的子公司。後來,“M”開始逐漸轉換成專為開發原廠高性能車款及原廠性能化改裝套件的單位。至1993年,公司才簡化成現在的BMW?M?GmbH。值得壹提的是,當時的“M”公司大廈是以4氣缸造型作為靈感而設計的,這也成為了眾多追隨者的精神圖騰。
在大家的認知裏,寶馬經典的“直列六缸”+後驅是寶馬的精髓。如果說它是性能機器或許不夠恰當,但說它是彎道利器卻壹點都不為過。買車君有幸試駕過寶馬M3,車尾的跟隨、動態和循跡絕對是同級別中最搶眼的存在。如果妳日後有機會試駕這臺“彎道猛獸”,入彎時壹定要對它心存敬畏,不要試圖挑戰它的極限。
相比起普通的寶馬車型,M系車型有著更豐富的路感反饋和更純粹更有趣的底盤調教,排氣聲浪和轉速表則會不斷挑逗妳去猛踩油門,讓它叫得更歡,跑得更快。在買車君眼裏,M系就像壹位很有實力的健身教練,它讓妳不斷地激發自己的潛能,從而提高自己的駕駛技術。“純粹”就是對寶馬M系最好的詮釋。
專門去設立高性能部門,廠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努力到最後出來的銷量或許還會不如人意。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為什麽廠家還要去做呢?其實,高性能部門是廠家實力的最好體現,對品牌形象的升級有著極佳的效果。另外,相關的技術成熟後還能反哺其他普通車型,令後者銷量有進壹步的提升。買車君期待未來有壹天我們的自主品牌也能設立高性能部門,自主研發的技術也令全世界顫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