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楊絳的正確讀音

楊絳的正確讀音

楊絳的正確讀音是:yáng jiàng。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1923年,楊絳隨全家遷往蘇州,進入振華女校就讀。1928年,楊絳進入蘇州東吳大學就讀。1932年,楊絳畢業於東吳大學,同年前往清華大學研究院學習,並認識了錢鍾書。

1942年冬,楊絳完成了其第壹部劇作《稱心如意》,並在上海公演。1944年,楊絳創作的喜劇《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78年,楊絳出版《堂吉訶德》中譯本。1981年7月,楊絳出版散文集《幹校六記》。1987年5月,楊絳出版散文集《將飲茶》。1988年12月,楊絳出版長篇小說《洗澡》。2003年7月,楊絳出版散文集《我們仨》。

楊絳的創作特點:

楊絳的文學創作同時浸潤著深厚的東西方文化,她的寫作風格流露著超凡脫俗、溫柔敦厚、含蓄內斂的情感表達。在西方自由的人文精神關照下,楊絳的小說和散文都表現出了對人性、自然和藝術的發現,然而真正促成楊絳獨特創作藝術特征的因素是儒家思想,楊絳的為人為文都貼合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楊絳文學創作的情感張力源自儒家性情的形成,這也正是她隱身哲學的本質所在。楊絳的小學和大學教育都是在教會學校接受的,但這並不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對她的浸潤。楊絳的文字凝練而含蓄,把自己的同情心與深情深藏於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中,既不會暴露出對醜惡的極度厭惡與憤怒之情,也不會讓濃烈的情感如瀑布般宣泄出來。

楊絳用理智拿捏著自己對情感的表達,她的文字如水壹般平緩而深沈,圓潤而醇厚。楊絳極為擅長用短句子作為情感表達的收尾,冷峻而含蓄,讓情緒僅僅點到為止,以淡然的語調將往事的痛苦與哀傷壹筆帶過,體現出文字的“中和”之美。楊絳含蓄節制的文字之下,蘊藏著對善良人們的同情,對摯愛的深情,寥寥數字概括心中的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