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高層住宅的那幾層空氣汙染最厲害

高層住宅的那幾層空氣汙染最厲害

先說說壹般不被購房者尤其是年輕購房者看中的低樓層吧,壹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裏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系,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壹層到三層離地面很近,雖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適感,但是低層空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汙染也比較嚴重。壹般人會認為,三樓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裏集結了大量有害物質。四樓、五樓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沈或水平方向消散。

現代社會,高樓大廈的住宅,使人有種“壹覽眾樓小”的感覺,高層視野較開闊,空氣質量較好,噪音小;自然風大,采光較好,日照時間長,有的朝 向太陽照射達到七八個小時之久。那麽,是不是越高越好呢?有人認為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少、景色也很優美,而這前提是妳所居住的小高層周邊處於壹個什麽樣的環境,妳所住的高層的周邊沒山沒水,看到的只是前面樓座 的“後腦勺”,“享受”著城市的各種光電汙染能說是景色好?!其實很多住高層想觀景的自己卻成了“景觀”,讓對面同等樓層的住戶把自己的小家看的通透,真不知這種“景觀”讓心裏能美到哪去,而低樓層卻因視線死角及地面樹木及低矮建築的阻擋卻具有很好的私密性(這肯定讓大家意外,但事實卻如此).

再就是高層的空氣也並不像想象的那麽新鮮,大大小小的煙囪幾乎包圍城市,30米以上難免集結起有害物質。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壹個“汙染物高密度區域”。說白了,這些樓宇的8-12樓之間灰塵會逗留其間,稍事休息,然後再慢慢“葉落歸根”,在此過程中,居住者會與灰塵“同呼吸***命運”壹段時間後再“吻別”。所謂的“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幹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汙染物隨氣流上升到壹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 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2層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