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為什麽柯達破產

為什麽柯達破產

 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簡稱柯達公司,由發明家喬治?伊士曼始創於1880年,那麽,為什麽柯達破產?

 造成柯達危機最主要原因是反應遲鈍。柯達過去當老大靠的就是膠片,與別人合作也是靠這個金剛鉆兒,人家還會沾妳的光。而現在的數字時代,沒有核心技術,企業的經營就會隨時處於危險的狀態,過去的壹切都會在瞬間貶值。

 柯達長期依賴相對落後的傳統膠片部門,而對於數字科技給予傳統影像部門的沖擊,管理層作風偏於保守,滿足於傳統膠片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壟斷地位,缺乏對市場的前瞻性分析,沒有及時調整公司經營戰略重心和部門結構,決策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柯達危機

 投資單壹

 由於對於現有技術帶來的現實利潤和新技術帶來的未來利潤之間的過渡和切換時機把握不當,造成柯達大量資金用於傳統膠片工廠生產線和沖印店設備的低水平簡單重復投資,擠占了對數字技術和市場的投資,增大了退出/更新成本,使公司陷於?知錯難改?,?船大難掉頭?的窘境。據統計,截至2002年年底,柯達彩印店在中國的數量達到8000多家,是肯德基的10倍,麥當勞的18倍!這些店鋪在不能提供足夠利潤的情況下,正在成為柯達戰略轉型的包袱。

 眷戀傳統

 柯達相機過去柯達的管理層都是傳統行業出身,例如:現任運營系統副總裁Charles Barrentine 是學化學的,數字影像系統美國區總經理Cohen是學土木工程的等等。在現任的49名高層管理人員中有7名出身化學,而只有3位出自電子專業。特別是在市場應用和保持領先地位方面,傳統產業領導忽視了替代技術的持續開發,從而失掉了新產品市場應有的領導份額。

 從傳統膠片與數字影像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比較可以看出,柯達對傳統膠片技術和產品的眷戀,以及對數字技術和數字影響產品的沖擊反應遲鈍,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柯達陷入成長危機的必然。

 角色模糊

 從市場競爭角度看,柯達經營戰略中技術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被短期市場行為所左右,競爭者與合作者的戰略定位和戰略角色模糊。

 技術市場競爭激烈,電子技術領先周期縮短,進入細分市場領域的增加,國際級競爭對手增加,在數字相機、可拍照手機、數字沖印、數字打印機領域中遭遇如:富士、索尼、惠普、佳能、愛普生等大公司的激烈競爭。雖然柯達也與對手建立了大量戰略聯盟,但是就核心技術而言形成的戰略聯盟卻寥寥無幾,大部分是服務項目的聯盟。國之利器,豈能讓與他人。管理層其實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柯達過去當老大靠的就是膠片,與別人合作也是靠這個金剛鉆兒,人家還會沾妳的光。而現在的數字時代,沒有核心技術,企業的經營就會隨時處於危險的狀態,過去的壹切都會在瞬間貶值。合作永遠不是壹廂情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