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界面用什麽軟件設計
不同的人機有不同的程式軟件,主要以生產廠家為區別,不同廠家生產的人機有各自的設計軟件件,如三菱的就用三菱的軟件,富士的就用富士的軟件
1、人機界面介紹
人機界面(HumanMachineInteraction,簡稱HMI),又稱用戶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人與計算機之間傳遞、交換信息的媒介和對話接口,是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系統和用戶之間進行交互和信息交換的媒介,它實現信息的內部形式與人類可以接受形式之間的轉換。凡參與人機信息交流的領域都存在著人機界面
2、人機界面的設計原則
1)以用戶為中心的基本設計原則
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抓住用戶的特征,發現用戶的需求。在系統整個開發過程中要不斷征求用戶的意見,向用戶咨詢。系統的設計決策要結合用戶的工作和應用環境,必須理解用戶對系統的要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真實的用戶參與開發,這樣開發人員就能正確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目標,系統就會更加成功。
2)順序原則
即按照處理事件順序、訪問查看順序(如由整體到單項,由大到小,由上層到下層等)與控制工藝流程等設計監控管理和人機對話主界面及其二級界面。
3)功能原則
即按照對象應用環境及場合具體使用功能要求,各種子系統控制類型、不同管理對象的同壹界面並行處理要求和多項對話交互的同時性要求等,設計分功能區分多級菜單、分層提示信息和多項對話欄並舉的窗口等的人機交互界面,從而使用戶易於分辨和掌握交互界面的使用規律和特點,提高其友好性和易操作性。
4)壹致性原則
包括色彩的壹致,操作區域壹致,文字的壹致。即壹方面界面顏色、形狀、字體與國家、國際或行業通用標準相壹致。另壹方面界面顏色、形狀、字體自成壹體,不同設備及其相同設計狀態的顏色應保持壹致。界面細節美工設計的壹致性使運行人員看界面時感到舒適,從而不分散他的註意力。對於新運行人員,或緊急情況下處理問題的運行人員來說,壹致性還能減少他們的操作失誤。
5)頻率原則
即按照管理對象的對話交互頻率高低設計人機界面的層次順序和對話窗口萊單的顯示位置等,提高監控和訪問對話頻率。
6)重要性原則
即按照管理對象在控制系統中的重要性和全局性水平,設計人機界面的主次菜單和對話窗口的位置和突顯性,從而有助於管理人員把握好控制系統的主次,實施好控制決策的順序,實現最優調度和管理。
7)面向對象原則
即按照操作人員的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質,設計與之相適應和友好的人機界面。根據其工作需要,宜以彈出式窗口顯示提示、引導和幫助信息,從而提高用戶的交互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