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002008

002008

作者 | 孫棟

閱讀所需約6分鐘

日前,大族激光(002008.SZ)發布了2020年年度報告及2021年壹季報,報告顯示,2020年大族激光實現營業收入119.42億元,同比增長24.89%,實現歸母凈利潤為9.79億元,同比增長52.43%。2021年壹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34億元,同比增長107.54%,實現凈利潤3.3億元,同比增長207.91%。

在受疫情影響的壹年中,能取得不錯成績,屬實令人側目。

僅從收入的規模來看,似乎大族激光已走出了2019年的陰霾,但凈利潤的差距卻在提醒投資者,最好的時代還沒有到來。究竟大族激光什麽時候才能再次踩準穩步增長的步伐?

財報尷尬

營收大增但利潤僅為前年壹半。

大族激光今年壹季度的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2020年同期表現過於弱勢。而2020年的業績情況,看似營收規模創造 歷史 新高,但利潤卻相去甚遠。

2017年到2020年間,大族激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5.60億元、110.29億元、95.63億元、119.42億元,2020年相較2018年同比增長8.28%,貌似有所回升,但2018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17.19億元,而2020年僅有9.79億。細究其財務報告,2020年蠶食利潤嚴重的科目為財務費用。而當期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有49.07億元,銀行借款余額15.49億元,可轉債余額20.22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2017年末,大族激光也有巨額財務費用,但當年歸母凈利潤為16.65億元,較2020年末多出6.86億元。

分產品來看,大族激光有兩塊業務,激光及自動化配套設備貢獻了大部分營收,總額達90.29億元,占主營業務比例為75.6%。PCB及自動化配套設備實現營收21.84億元,占主營業務比例為18.28%。PCB業務暫且不表,來看傳統業務。

激光及自動化配套設備中,消費電子業務是重中之重,2017年到2020年間實現營收分別為61.88億元、47.51億元、35.31億元、57.12億元。可以看出2017-2019年這壹業務逐漸萎縮,但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卻逆勢增長。

其次是大功率激光智能裝備業務,2017年到2020年間營收分別為20.74億元、23.25億元、20.38億元、20.18億元,可以看出該部分業務保持穩定,在公***衛生事件並沒有影響該部分營收。

顯示面板及半導體相關業務近些年取得長足進步,2017年到2020年間實現營收分別為5.10億元、8.99億元、9.63億元、10.27億元,2020年較2017年實現營收翻倍。據年報顯示,大族激光的該業務設備在芯片和光伏兩個產業中逐漸“開花”。

早先市場有傳言稱大族激光已經成功研發出光刻機,其中核心器件的國產化率更是達到了90%,目前全球光刻機行業的主流供應商只有ASML、佳能和尼康三家。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詢問,董秘回復稱“公司光刻機項目分辨率3-5μm,主要聚焦在分立器件、LED等領域的應用,相關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較低。公司主要業務仍是提供激光、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如果大族激光的光刻機能實現國產替代,其估值或將在中美緊張的關系下再次拉升。

最令投資者詫異的當屬新能源鋰電業務,2017年到2020年間營收分別為5.47億元、6.41億元、11.09億元、2.71億元。這項業務始於2017年,三年間收入水漲船高,而2020年卻跌入深谷。據年報披露,該部分業務已取得寧德時代的訂單,金額約12億元,交付周期主要集中在2021年,這也意味著,該部分業務能有較大增長可能要等到2021年。雖然大族激光給出了預期,但並未就2020年大幅下降做出解釋。

有消息稱,隨著諸多互聯網公司加入新能源造車行業,動力電池產能擴張也將持續發生,而隨之產生的鋰電設備采購需求將為大族激光帶來新的增長機遇。但目前互聯網造車亂象叢生,投資者還需要多多註意風險。

分拆困境

分拆上市並不會對母公司市值產生較大影響。

下面再來看大族激光的PCB業務。

全球PCB產品在2019年有較大的增長,而大族激光的設備卻賣得並不順暢。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報情況來看,2017年到2020年間其分別實現營收12.10億元、16.82億元、12.78億元、21.84億元,可以看出在2020年,該業務有著跨越式增長,可前提是2019年的斷崖式下跌,雖然該業務的毛利率也壹直保持在35%左右,但日後的發展要看產業的需求。

隨著5G基建的落地,數據中心、新能源 汽車 等應用端大熱,其對於PCB板的需求自然會上升,各大PCB制造商也宣布擴產,深南電路(002916.SZ)、滬電股份(002463.SZ)都有計劃繼續擴大產能,這也意味著大族激光的未來可能面臨激烈的競爭。

2020年8月,大族激光發布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大族數控分拆上市,該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PCB全制程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大族數控的PCB業務主要為PCB生產過程中需要用的設備,如激光鉆孔機、激光直接成像設備(LDI)等,均屬於小功率激光加工設備。

在分拆公告之前的6月,大族激光還公告了其副總經理楊朝輝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公告顯示楊朝輝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的職務,辭職後繼續擔任大族數控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分拆上市也意味著,大族激光接下來將繼續深耕激光設備領域,而大族數控是否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就要單獨來看了。

在《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幹規定》出臺後,我國A拆A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然而截至目前僅有生益 科技 分拆的生益電子上市落地,恰好生益電子也在PCB領域。

從生益 科技 的案例來看,自其發布分拆預案至生益電子上市,生益 科技 市值下跌21.09%,而生益電子自上市以來市值也不斷下跌,目前在120億左右徘徊。分拆上市能否實現創富效應恐怕得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