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中國外匯儲備那麽多
中國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之壹。高峰時,中國外匯儲備壹度達到約4萬億美元。但近年來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下降,長期穩定在3萬億美元左右。
那為什麽中國的外匯儲備沒有大幅增加或減少,而是長期穩定在3萬億美元左右?
1.外貿順差。
2.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潛在的消費市場需求巨大,因此各大資本機構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過去幾十年,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非常大,每年利用外資的規模長期處於世界前三的位置。過去十幾年,中國每年的海外投資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
然而,這些海外投資不能以外幣在中國直接交易。進入中國後,他們必須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進行投資,相應的外幣會存入金融機構形成外匯。
3.海外發行債券融資或貸款。
但對於中國來說,通過海外債券融資或貸款獲得的外匯比例相對較小。
再來看外匯儲備的用途。
外匯儲備的用途還是很廣泛的,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用於進口商品。
中國的制造業雖然很大,但並不是什麽都能自己生產。目前,中國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商品,尤其是壹些大宗產品,如石油、鐵礦石等。此外,壹些頂尖的設備,如芯片、精密儀器等,也嚴重依賴進口,需要大量的外匯來支撐。
2.外國投資。
近年來,我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企業走向國際、拓展國際市場的需求十分強烈。所以在過去的十年裏,中國有很多企業在海外投資,中國也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
但目前真正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的海外投資很少,大部分是美元和歐元投資。
這時候國內企業要想對外投資,就要先把國內的人民幣換成外幣,再對外投資。
3.每日外匯。
近年來,大量熱錢進入中國,這些熱錢會在中國和海外國家之間流動。壹些投資機構如果要撤資,就需要把手中的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或者其他外幣。
此外,對於中國居民來說,近年來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出國旅遊或深造非常普遍。這時,他們也需要使用外幣。
4.穩定匯率。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金融市場穩定非常關鍵。過去幾十年,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在6左右,原因之壹就是中國有大量外匯。
這些外幣對穩定匯率很有幫助。當大量資金準備撤出時,中國可以用外幣買入人民幣,從而達到穩定人民幣匯率,防止大量資本流出的目的。
5.防範金融風險。
至於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以索羅斯為首的壹些量子基金利用東南亞壹些國家外匯儲備相對較少的優勢,然後大量拋售泰銖等壹些貨幣。當時由於泰國外匯儲備相對較少,在壹段時間內無法抵禦索羅斯等金融大鱷的進攻,最後不得不放棄抵抗。結果泰銖迅速貶值,隨後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
為了防止這種金融危機,各國或多或少都會有壹些外匯儲備。當壹些金融機構惡意做空本國貨幣時,可以用外匯買入本國貨幣,從而防止本國貨幣匯率快速貶值。
中國也是如此,它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壹個沖擊,壹些資本根本不敢想人民幣,因為
其實中國外匯儲備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想升級隨時可以升級,但是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只有適度才是最合適的。
但中國外匯儲備長期穩定在3萬億美元是有幾個原因的。
1.貿易順差減少了。
比如2015-2016年期間,中國外貿順差基本達到3.5萬億人民幣左右,換算成人民幣約為5900億美元。
但從2017年開始,我國外貿順差開始收窄,相應的外匯儲備也開始縮水。
2.進口增加。
前面說過,外貿儲備有壹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進口商品。然而,近年來,中國的進口商品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在壹些產品上,如芯片、石油和鐵礦石。這些進口需要大量的外匯儲備,所以外匯儲備減少是正常的。
3.外商投資規模擴大。
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規模較大,企業對外投資活動較為活躍。尤其是2015年以來,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的規模比較大,尤其是2016年。2016年,境內投資者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額11299.2億元,折合人民幣11.2億元。
4.防止通貨膨脹。
前幾年中國外匯儲備減少的壹個重要原因就是防止國內換匯或者增加。
因為外匯盈余太大,國內企業從國外賺的錢必須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流通。這個時候,為了對沖這些外貿順差,必須不斷增加國內的貨幣發行量,當貨幣發行量增加時,物價就會持續。
上漲了,通貨壓力就會面臨上升。
而通貨壓力上升,市場上的錢多了,對應的房價以及其他物價也會跟著上漲,所以為了防範通貨進壹步上升,國內適當的控制外匯儲備規模的增速是很有必要的。
5、維持外匯穩定有利於穩定金融市場。
雖然最近幾年時間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所縮減,從最高峰的時間40,000億美元下降到30,000億美元左右,但這基本上是壹個臨界線,外匯儲備不可能有太大幅度的降低。
因為如果外匯儲備降幅太大了,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就會減弱,所以我國長期保持外匯儲備在30,000億美元左右,這其實是壹個非常合理的水平,這樣可以大幅提升我國抗金融風險的能力,同時又不至於導致國內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
所以過去幾年,我國外匯儲備長期穩定在30,000億美元左右,這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做出的壹個選擇。
相關問答:相關問答:如何通俗易懂的解釋外匯儲備?01 外匯儲備是什麽?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它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並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國貨幣的外匯資產。
外匯儲備是國家官方儲備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的來說,外匯儲備指的是央行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它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都可以被列入外匯儲備的範圍。
02 外匯儲備有什麽用?
外匯儲備有四大功能:
1、幹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2、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3、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4、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抵抗風險能力;
03 外匯儲備從哪裏來?
有人會問了,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金額,都是從哪裏來的?
原因壹般有兩個:
壹、我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順差。大家都知道,我國改革開放是從1978年開始,今年正好是改革開放40周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最近最大的新聞,我想朋友們應該都會關註。在這40年裏,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2001年加入WTO開始,對外貿易壹直蓬勃發展,從那時開始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大部分都是美元)。
這裏要科普壹些小知識了,當國內壹家做外貿的企業,大量出口了商品,賺取了美元,但國內無法使用,怎麽辦?需要向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這就是所謂的結匯,這樣美元就留在了銀行,央媽美元的儲備就這麽壹點點的增加了。
二、外來投資。我國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資。原理和上面提到的壹樣,要來國內投資,不能使用美元,需先兌換人民幣才行,這樣央媽那邊外匯儲備也就隨之越來越多。
以上回答來自特邀金融人士,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記得點贊,加波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