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與和服的區別在哪兒?
漢服與和服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稱為“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壹帶)傳來的衣服。日本還有壹種盛裝禮服叫做“唐衣”。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女式和服背後的大腰帶就是和服的特色之壹,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誌。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雖然日本和服的基本式樣來自漢服,但是兩者的差別還是壹眼就能夠看出來的。現以漢服的典型代表“曲裾深衣”為例,與和服比較如下:1、腰帶:漢服的腰帶——博帶是束腰的,而和服是壹堆布料疊加,腰很粗。2、袖子:漢服的廣袖裁剪線條柔和,而和服的振袖線條是直的,袖子有點像刀片;另外漢服的廣袖是開口的,裏面可以縫口袋,而和服的袖口下半部分是縫合的(大約因為冷的緣故)。 漢服的袖子長度過手,禮服回肘,和服袖子長至手腕。3、衣裾:漢服的衣裾比較飄逸灑脫,和服的衣裾比較拘謹,4、衣緣:漢服領、袖、裾都有衣緣,且衣緣與主料異色,如用同色,需用錦帶鑲在衣緣與主料的接縫處,以表示衣緣。和服只有領口有衣緣,且衣緣用料與主料相同。5、領口:和服領口良家婦女把脖子包得很緊,藝妓領口往後遇出壹大段脖子,漢服領口衣緣緊貼腦垂體後。6、弧度:和服追求直線,漢服追求曲線,漢服深衣女式衣裾通常為曲裾,和服下裳分四片裁,都是正方型。漢服直裾深衣下裳分裁為十二片,梯形;曲裾深衣有4片裁也有6片裁亦有12片裁,皆為梯形。7、穿法:漢服深衣上下分裁,而後縫合,漢服儒裙,由上儒與下儒組成。和服上衣下裳分開穿著。漢服灑脫, 而和服必須穿成上下直桶狀才符合他們的審美標準 漢服與韓服(朝鮮服)和服主要模仿的是漢服中的深衣,而韓服(朝鮮服)主要模仿的是漢服中的襦裙。韓服(朝鮮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壹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韓服(朝鮮服)服裝壹般都是V字領。韓服(朝鮮服)服裝的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擺十分寬大、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