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蘇-27戰鬥機的服役事件

蘇-27戰鬥機的服役事件

“空中手術刀”事件 1987

1987年9月13日,波羅的海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空軍第333飛行中隊的揚·塞爾維森機組駕駛的P-3B型反潛巡邏機,正在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10時39分,該機與壹架過去從未見過的蘇聯新式戰機遭遇,遭受這架蘇軍戰機2次驅逐後,10時56分,在距蘇聯海岸線48海裏處,這架蘇軍戰機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調整位置和方向後,猛然加力,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側外側引擎的螺旋槳葉片,損壞的槳葉中壹條11厘米的碎片在強大的慣性下被甩出去擊穿了P-3B機身,碎片像手術刀那樣將P-3B右翼外側的發動機割開壹個大口子,導致P-3B機艙內失壓,P-3B的飛行高度在壹分鐘內掉了3000多米,在墜海前的最後壹刻才僥幸改平,勉強返航。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那架首次出現的神秘的蘇聯戰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而這次沖突,被作為最著名的蘇軍空中撞擊戰例載入史冊。

驚世的“眼鏡蛇”機動 1989

蘇聯軍事工業執行嚴格的保密制度,在Т-10-1首飛前,西方世界對蘇-27壹無所知。1977年夏,美國偵察衛星拍攝到了兩架蘇聯新型戰鬥機的照片,照片很模糊,美國國防部給這兩架飛機起的臨時代號是拉明-K和拉明-L,其中拉明-K是蘇-27,拉明-L是米格-29。直到1983年,美國情報部門才掌握了關於蘇-27的部分信息,拉明-K被北約正式命名為“側衛”(Flanker),從此,“側衛”就成了蘇-27的綽號,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蘇-27的秘密被徹底揭開,是在1989年6月的巴黎國際航展上。蘇聯派兩架蘇-27飛機參加了航展,單座機由普加喬夫駕駛,雙座機由弗羅洛夫駕駛。普加喬夫駕駛飛機完成了壹組高難度的復雜特技,給在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後來被命名為“普加喬夫眼鏡蛇”的動作最為神奇,水平飛行的飛機突然急劇擡頭,但不上升高度,而是繼續前飛,迎角增大——90度、100度、110度、120度,飛機“尾部朝前”飛行,飛行速度瞬時減小到150千米/小時,然後飛機改平,恢復原狀。蘇-27飛機的生存力也在巴黎航展上得到了證實。由於雷雨鋒面通過,弗羅洛夫駕駛雙座機在完成筋鬥動作時遭遇雷擊,某些電器已被熔化,弗羅洛夫沈著駕駛飛機安全著陸,經過必要的維修之後,該機又很快重返藍天。蘇-27飛機在法國的藍天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世界各大媒體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各國航空界也都表示贊嘆與震驚。路透社的評價比較典型:“蘇美兩國戰鬥機在爭奪優勢的戰鬥中,蘇聯人取得了勝利。航空專家認為,蘇聯人建造出了絕妙的飛機”。從此,蘇-27成為世界各地航展的“明星”,它飛到那裏,那裏就會引起轟動。

說來有趣,蘇-27的超大迎角飛行能力居然是在兩起事故中被發現的。壹次,試飛員科特洛夫駕駛的蘇-27飛機的大氣數據系統出現故障,速度表讀數不準。在調整速度過程中,迎角超過了60度,飛機進入螺旋,在他準備棄機跳傘時,飛機奇跡般地自動改出了螺旋。另壹次,遠東航空兵團裏的壹架蘇-27不慎進入螺旋,當飛行員跳傘後,飛機獨自改出了螺旋,並按輸入的程序繼續飛行,直到燃油耗完。試飛員兼宇航員沃爾克認真研究了這兩起事故,同時進行了嚴格的計算,率先摸索出壹套“動力進入超大迎角”的方法,開發出極具戰術價值的過失速機動能力。

41項記錄和“勝利女神”獎 1989

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蘇聯宣布了壹條震驚世界航空界的消息:在1986-1988 年,蘇-27創下了爬升和飛行高度兩項世界紀錄。當然,創下這些記錄的是被稱之為P-42的驗證機。

P-42正式公開是在1986年後半年(有資料說應該是在10月27日)。11月15 日,試飛員普加喬夫駕駛它創造了爬升的記錄:從地面爬升到3 000 米僅僅用了25.4 秒,之後又創造了爬升到6 000米 、9 000米 和12 000米的記錄。這些記錄分別比10 年前美國飛行員用F-15創造的記錄快了2 秒。創造這些記錄的P-42就是蘇霍伊設計局的T-10-15。當時,T-10-15 已經快完成了它的測試項目,面對著這架對蘇-27的發展有巨大貢獻的飛機,沒人願拆掉它,這時,主設計師西蒙諾夫說話了:“這架飛機對我們的意義如同衛國戰爭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壹樣。現在我們可以讓它接著完成它的使命。從現在起,它的設計編號就是P-42。”就這樣,T-10-15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創造飛行記錄。包括雷達和光電瞄準系統在內的火控系統被拆下,尾錐也縮短了,垂尾面積也減小了,減速傘和腹鰭被取消,機鼻罩被更輕的金屬罩取代,另外還采取了大量措施來進壹步減少飛機的起飛重量。同時還將機內載油量減少到最低,再換裝功率更大的發動機(2x13600千克),這就使飛機的起飛推重比達到了2。就這樣,P-42 誕生了,1993 年P-42 還創造了攜帶外掛的爬升記錄。

在80年代後期,另壹架飛機也被改裝成“記錄突破者”,這就是T-10-20。這架飛機在完成了蘇-27K 的飛行項目之後,也拆除了火控系統和軍械,然後也對機體結構做了壹些調整,但保留了尾錐。同時增加機內燃油攜帶量,達到12900千克,這使它的起飛重量達到26 600 千克。T-10-20主要用於創造航程方面的世界紀錄。在完成了它的創記錄飛行之後,T-10-20 被送到莫斯科的航空博物館保存。

在蘇-27不斷贏得國際榮譽的同時,蘇聯(俄羅斯)政府和人民,也給了它極大的榮譽和獎勵。在眾多的榮譽和獎勵中有壹項很有意思,1996年12月,蘇-27參加“96工業品藝術設計師競賽”,蘇-27飛機奪得工業品藝術設計第壹名——榮獲“勝利女神”獎章。壹種武器裝備居然贏得藝術設計大獎,聽起來不可思議,想想也確有道理。愛因斯坦說過:“美的事物應當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壹”。蘇-27不僅具有出色的戰術、技術性能和優良的飛行品質,同時還擁有十分漂亮的外觀,它高大、威猛,整體造型流暢、飽滿,充滿了對工業美學的追求,體現了“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壹”。

突防美“小鷹號”航母群 2000

2000年11月17日,持續時間長達17天,對外秘而不宣的美日聯合軍事大演習落下帷幕。除了演習本身的敏感性和美國空軍兩機空中相撞事件引起各國矚目外,更引人矚目的則是演習期間發生的俄羅斯蘇-27和蘇-24多次成功突防“小鷹號”航母戰鬥群的事件。  2000年11月15日,俄羅斯《消息報》、國際文傳電訊社、俄通-塔斯社和英國路透社紛紛刊發壹條不大但內容卻頗為轟動很有意味的消息:2000年10月和11月,當美國在亞洲地區惟壹的壹艘常駐航母“小鷹號”在日本海域舉行軍事演習期間,多架俄羅斯戰鬥機先後數次成功突破航母和保衛艦群防空預警雷達的探測,出其不意地掠過“小鷹號”上空!  《消息報》在其顯著的版面上披露這壹驚人消息時報道稱,2000年10月17日,“小鷹號”航空母艦在日本海正舉行軍事演習,整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壹級戰備狀態,所有的防空和預警雷達全部開啟進入實戰的時候,兩架俄羅斯戰鬥機居然避開了美國航母戰群雷達的層層設防,突然從“小鷹號”上空超低空飛過;2000年11月7日,“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在日本海參加美日聯合大演習的第壹天,又有兩架俄羅斯IL-38型偵察機避開航母雷達的偵測,再度成功從航母上空掠過。《消息報》毫不隱諱地說,俄羅斯戰鬥機兩次成功突防美國航母防線的行動除了證明俄羅斯空軍潛在的戰鬥力外,還壹舉打破了美國人自詡其航母戰群防衛“滴水潑不進”的神話。《消息報》不無諷刺地說,如果俄羅斯戰鬥機執行的是攻擊任務的話,那麽“小鷹號”早就被擊沈了!據報道,成功突防“小鷹號”航母戰群的是俄羅斯空軍的蘇-24MR偵察機和蘇-27戰鬥機。

與米格-29非洲對決 2000

埃塞俄比亞是世界蘇-27戰鬥機家族中唯壹大量實戰的國家。在1999-2000年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裏亞的邊境沖突中,埃塞俄比亞蘇-27戰鬥機多次打敗厄立特裏亞的米格-29戰鬥機,成為聞名非洲的現代“空戰之王”。

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東北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東為浩瀚的印度洋,北部是連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紅海和亞丁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埃塞俄比亞雖然是非洲最貧窮國家之壹,但高度重視空中現代化建設。1997年,埃塞俄比亞耗資約1.5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了8架現代化的蘇-27戰鬥機。1998年12月,埃塞俄比亞開始部署蘇-27,得到了俄羅斯的技術支持,包括協助戰鬥機的組裝和進行人員培訓等。由於飛行技術復雜以及邊境局勢緊張,埃塞俄比亞政府不得不雇請壹些俄羅斯退役飛行員駕駛蘇-27,以確保空中飛行安全。

然而,埃塞俄比亞蘇-27部隊還沒來得及投入實戰,就損失兩架。其中,就在部署當月,壹架蘇-27進行夜間訓飛,突然墜毀,飛行員阿巴尼耶死亡。這是埃塞俄比亞損失的第壹架蘇-27戰鬥機。1999年1月6日,俄羅斯飛行員梅津駕駛壹架剛組裝的蘇-27空中試飛,戰鬥機突然墜毀。眼疾手快的梅津跳傘逃生,活了下來。

厄立特裏亞是在1998年夏購買10架米格-29戰鬥機的,得到了烏克蘭教官的技術支持。

1999年2月25日上午,4架米格-29戰鬥機空中巡邏,突然發現2架蘇-27戰鬥機,便開始攔截作戰。兩架蘇-27是由埃塞俄比亞飛行員駕駛的,正進行空中巡邏。

蘇-27先進的雷達探到米格-29戰鬥機飛近。埃塞俄比亞飛行員試圖返航脫離。然而,求戰心切的米格-29戰鬥機編隊不顧距離遠,迅速發射了多枚蘇制R-27導彈。R-27是雷達制導的中距離空戰導彈,可以追殺大約40公裏範圍的敵機。然而,蘇聯該型導彈早在1985年就投入使用,電子技術性能很壹般。

21米長的蘇-27屬於重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達30噸,最大載彈量為6噸,能夠攜帶10枚導彈進行空戰,最大航程達4000公裏,配備了兩臺具有矢量推力的AL-31F發動機,機動性能比米格-29強得多。埃塞俄比亞蘇-27編隊發現導彈殺來後,立即發揮自己長處,機動規避,成功地逃脫了R-27的追殺。

蘇-27長機決定反擊。長機飛行員瞄準目標後,向米格-29編隊連續發射了幾枚R-27導彈。然而,由於距離遠等原因,R-27導彈沒擊中任何米格-29戰鬥機。雖然如此,米格-29戰鬥機編隊也不得不終止進攻。這時,蘇-27編隊再次開始了導彈攻擊。機動性欠佳的米格-29編隊終於支撐不住,其中壹架被壹枚R-73近距離格鬥導彈擊落。這是埃塞俄比亞蘇-27戰鬥機部隊第壹次擊落米格-29戰鬥機。4架米格-29編隊反遭2架蘇-27編隊打擊。然而,厄立特裏亞米格-29戰鬥機部隊沒有氣餒,繼續尋找戰機。次日,壹架米格-29戰鬥機為米格-21戰鬥機編隊對地攻擊提供空中護航,遭到壹架蘇-27戰鬥機攔截。雙方再次發生空戰。米格-29戰鬥機再次被擊落。

在兩次空中遭遇戰中,蘇-27戰鬥機全部獲勝,自己沒被擊落壹架。在其後很長時間裏,灰心喪氣的厄立特裏亞空軍很少出動米格-29攔截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