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有幾畫
麥有7畫。麥的筆順是橫,橫,豎,橫,撇,橫撇/橫鉤,捺。
麥,拼音:mài,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形聲字兼會意字。甲骨文字形。從來,從夂,為來字的分化字。本義是指到來,後到來之義反而用本當小麥講的來來表示。
麥子是壹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子實主要作糧食或作精飼料、釀酒、制飴糖等。稈可用於編織或造紙。麥也是漢字部首之壹。
形聲字、會意字。甲骨文從來(來,即小麥)從夂(朝下的腳),會到來之意。古人認為小麥是上天所賜。還有壹種說法是麥的本義是來,後來這個意思被“來”借去。為來字的分化字。
“來”本為麥的象形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數麥字從來從夂,但少數從禾從夂,為麥之異構。西周金文從麥從夂,但有變化。作為來的分化字。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麥,今簡化作麥。
麥與來的本義相近。《說文》:“麥,芒谷。”《詩·墉風·載馳》:“芃芃其麥。”《詩·鄌風·桑中》:“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小麥種類:
以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我國以冬小麥為主。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抗寒的能力極強,其幼苗能夠過冬,在春天來臨時,幼苗分孽很快,紮蹲長大,冬小麥磨出的粉很好吃。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粉好吃。
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冬季播種夏季收。
比如我國東北就是春小麥,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冬小麥應是秋播春末收獲的。在我國壹般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