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吃甜的,為何粽子卻是鹹的?
上海好吃甜的,粽子卻是鹹的的原因是跟習俗有關系。
雖然上海人愛吃甜口的東西,但是不代表他們任何食物都喜歡吃鹹的。像粽子這樣的傳統食物,他們還是喜歡遵照習俗來。壹提到端午節,上海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鴨蛋和吃粽子,每年端午節的時候上海人都會出門買鴨蛋和買粽子。但是正因為這壹天要吃粽子,所以浙江人就發明了鹹鴨蛋肉粽。
這種粽子在浙江廣受歡迎,畢竟吃粽子的時候也把鹹鴨蛋給解決了,而且很多人吃鴨蛋本來就是只吃鴨蛋黃的,這個時候選擇粽子就是最佳選擇,免得單獨買了鴨蛋還要丟掉壹部分的蛋清,反而會造成浪費。上海的肉粽雖然是鹹的,但是其實它裏面的肉還是老上海紅燒肉的做法,所以也是上海人喜歡的口味。
上海人做菜喜歡放糖,粽子裏面也是放了糖的,只不過有鹹鴨蛋來調節它的甜味,所以吃起來反而鹹味會更加突出。粽子也就變成了上海的壹道菜,就跟糯米雞和糯米排骨這樣的菜是壹樣的。所以雖然看起來粽子是鹹口的,但是還是符合上海人的口味的。
並且其實在浙江很多地方,大家並不是只在端午節才會吃粽子,其實肉粽基本上就是壹道家常菜了。平時想吃的時候都可以買到粽子,像五芳齋這樣的品牌都會常年準備好粽子,浙江市場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上海人喜歡吃鹹粽子都是把它當作下酒菜或者主食,但是南方人吃甜粽子都是作為甜品,沒有人在吃主食的時候喜歡吃甜口的,所以上海人吃粽子願意吃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