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作為壹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1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的特征並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2、培養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養對圖形的興趣和數學活動常規。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形狀1—17
2、ppt圖形
活動過程
壹、導入
教師遊戲口吻引出三角形:有個圖形寶寶來我們班做客,妳們想知道是什麽圖形寶寶嗎?
二、展開
1、趣味練習:找相同形狀
采用遊戲法引導幼兒在眾物品中尋找三角形的物品。
(三角鐵)
2、引導幼兒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同特征,發現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3、通過動手操作進壹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1)引導幼兒從圖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別數出邊、角的數量,進壹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2)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三角形像什麽。
4、通過遊戲進壹步鞏固所學內容。
(1)遊戲“猜猜我是誰”?
組織幼兒根據圖形漸漸露出部分猜測出圖形,進壹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特征的認識。
(2)ppt圖形
幼兒從各種食物中找出三角形食物。(三明治,比薩。)
5、引導幼兒觀察並找出活動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後,請幼兒到生活環境中進壹步尋找三角形的蹤跡。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遊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麽容易。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2設計意圖
認識三角形是幼兒幾何形體教育的內容之壹,幼兒的幾何形體教育是幼兒數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學習壹些幾何形體的簡單知識能幫助他們對客觀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體做出辨別和區分。發展它們的空間知覺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從而為小學學習幾何形體做些準備。根據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和活潑好動的性格,我將三角形的圖形特征編成簡短的故事,再結合圖形拼擺,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做。使幼兒養成動手、動口、動腦的好習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由三條邊,三個角組成。
2、能找出生活中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白兔、蘿蔔、蘑菇圖片各壹個,
2、圖形組成的實物圖片4張。
3、孩子人手3個三角形。
活動過程
壹、故事:小白兔過生日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興興的從家裏出來,它要去采蘑菇,走著走著它看到壹個大蘿蔔,小白兔撿起大蘿蔔繼續往前走,走到蘑菇地裏采了壹個大蘑菇高興的回家了。
二、觀察小白兔的出行路線請壹個小朋友將路線用線連接起來,觀察像什麽圖形。
三、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形,幼兒每人壹個三角形。
1、通過自己數壹數,試壹試,感知圖形特征,並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征。
2、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征,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
四、復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征
1、給圖形寶寶找朋友,讓幼兒從眾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並壹壹出示三角形,並說出為什麽?
2、觀察圖形拼圖,找出三角形,數壹數用了幾個三角形?
3、請幼兒在周圍環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東西。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用故事引出開頭吸引孩的註意,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加深孩子對三角形的認識,老師及時的小結使孩子獲得知識的完整性。由於生活中屬於三角形的物體少壹些,所以孩子豐富的不是很多。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3活動目標:
1、正確區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嘗試進行分類遊戲。
活動準備:
紅、藍、綠色三色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項鏈、紅色、綠色和藍色呼啦圈。
活動重點:
正確區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動難點:
初步嘗試進行分類遊戲。
活動過程:
1、送禮物:
——“這裏有許多漂亮的項鏈,快選壹根戴起來!”
看看、說說自己選的項鏈是什麽形狀,什麽顏色的。
幼兒選擇,佩戴。
2、找家:
按顏色分類
——“我們戴著漂亮的項鏈,回家去吧,猜猜妳住在哪間房間裏?”
(出示紅、綠、藍呼啦圈)引導幼兒發現項鏈的顏色與呼啦圈顏色比較的關系。
按圖形分類(用粉筆在地上畫出三種圖形)
——“現在回到妳和項鏈形狀壹樣的家裏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4活動背景:
不同形狀的三角形,使得幼兒很感興趣。通過動手操,將3根壹樣長或不壹樣長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兒進壹步認識到了有三個角,三條邊的就是三角形。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開有三條邊,三個角,復習手口壹致點數。
2、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3、激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三角形,並知道三角形有許多形狀
2、區分三角形與正方形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教具實物(三角形的彩紙或吹塑紙,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1張。夠每個幼兒做1-2個三角形的小棍(長短不同),正方形彩紙壹張)
活動過程:
小班數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認識三角形》含PPT課件
教師小結:
正方形有四條邊,三角形有三條邊,正方形的四條邊壹樣長,三角形的三條邊不壹樣長;正方形有四個角,三角形有三個角;正方形的四個角壹樣大,三角形的三個角可以不壹樣大。(教師邊說邊演示)
4、它們都是三角形嗎?
教師PPT出示各種三角形,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三角形,為什麽?(幼兒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為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
①、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②、三角形有許多兄弟,它們雖然長得不壹樣,可是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
③、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壹樣長,三個角可以不壹樣大
④、只要壹個圖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它們就是三角形
5、讓幼兒尋找常見實物中有什麽東西像三角形(出示PPT)
6、幼兒操作。
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發給幼兒,讓幼兒數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壹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壹樣長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個,第三個)。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數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壹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壹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壹步認識到了:
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壹樣長,三個角可以不壹樣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5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
2.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
活動準備
1.PPT壹份,大三角板壹個,長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動過程
壹.導入:手指遊戲:快樂的小魚
二.學習三角形特征
1、認識三角形
(1)出示魔法線昨天張老師得到了壹根魔法線,我今天把他帶來了,讓我們壹起把它叫出來。123,請出來。
(PPT出現壹根紅色的魔法線)提問:它是什麽顏色的?
(2)第壹次變化這跟魔法線他會變,讓我們壹起喊123,看他會變成什麽?(孩子們壹起喊123,PPT出現三根紅線)提問:數壹數變成了幾根線,(3)第二次變化(孩子們壹起喊123,PPT出現壹個的三角形)又變成了什麽?(三角形)
(4)觸摸三角形老師這裏也有壹個大的三角形,我請小朋友們來摸壹摸,他是不是有三條邊,三個角。
(5)又壹次變化壹個三角形又變出了好多的三角形,雖然它們的大小不同,但他們都是三角形。
2、鞏固三角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發現三角形的特征。
前幾天張老師去旅遊。到了壹個神奇的國家,三角形王國,他們這裏的東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師把他拍了下來今天和妳們壹起來分享(繼續看PPT,出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物品)A鐘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
(2)再來找壹找王國裏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許多小旗子,屋頂,冰淇淋,標誌牌等)
(3)引導幼兒在活動室裏找壹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征,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出示最後壹張PPT)今天妳們表現真棒,找到了這麽多三角形的物品,他們雖然長得不壹樣,(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三.復習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兒拼三角形,鞏固認識其三角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出開頭吸引孩的註意,通過變壹邊、摸壹摸、看壹看、找壹找、擺壹擺等,做了三角形等壹系列活動,使每位幼兒在廣闊的活動和認識空間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老師及時的小結使孩子獲得知識的完整性。雖然生活中屬於三角形的物體少壹些,但孩子們能積極參與並觀察,找到了好多的環境中的三角形。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6壹、說教材
認識三角形是幼兒幾何形體教育的內容之壹,幼兒的幾何形體教育使幼兒數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幼兒學習壹些幾何形體的簡單知識能幫助他們對客觀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體做出辨別和區分。小班幼兒在他們充分獲得對圓形的感知和確認後,再讓他們認識三角形的特征,這對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空間概念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目標壹、
二、說目標:
1、教幼兒知道三角形的名稱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3個角。
2、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進行比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圍繞教學目標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三角形的特征,難點是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條邊、三個角。
三、說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3以內的點數
材料準備:1、圓形、三角形娃娃各壹個。2、圖形拼圖、3、彩筆(長的)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掌握知識,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互動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采用遊戲法和啟發探究法,體現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分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任務:
1、復習3的數數
設計這壹環節的的是為了在下步學習三角形特征時幼兒能更好地學習掌握,能準確感知圖形特征這壹環節,采用體態動作壹集體復習的形式進行。
2、學習三角形特征:這壹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所在,我準備分以下幾步完成,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圓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兒每人壹三角形,通過自己數壹數,試壹試,感知圖形特征,並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征。
⑵引導幼兒觀察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過驗證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3、復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征。在幼兒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征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才能得以鞏固,準備分三步完成這壹環節。
⑴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兒排除幹擾從眾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⑵看圖拼圖找三角形:
圖形拼圖能進壹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幼兒觀察:
這些拼圖像什麽?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⑶請小朋友想壹想,在哪裏還見過三角形呢?
六、說活動延伸: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彩筆,請小朋友回到家跟爸爸媽媽拼個三角形吧!告訴他們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7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讓幼兒認識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主要特征,並找出生活中的有關物體。
2、培養幼兒的觀察、思維及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畫有圖像的大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幹。
活動過程:
壹、找出相同的圖形。
1、出示大三角形:請小朋友看看妳的桌面上有沒有和老師壹樣的圖形,把它找出來。鼓勵找得又快又對的幼兒。
二、認識三角形。
1、請幼兒仔細觀察手中的三角形,觸摸三角形的邊和角,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2、教師小結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封閉圖形叫三角形。
三、給三角形娃娃照相。
1、出示大三角形:三角形媽媽有很多娃娃,她想請小朋友給她的娃娃們照相,如果別的圖形照進來,其它圖形的媽媽可要生氣的。
2、依次出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及其它圖形,如果是三角形讓幼兒作照相的姿勢照相,嘴裏發出“哢嚓”的聲音,如果不是就不照,照了相的圖形就放在大三角形下。
3、遊戲結束,請幼兒檢查這些圖形是否都是三角形媽媽的娃娃。
四、說說生活中的三角形。
請幼兒說說教室裏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三角形的物品。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角形》 篇8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興趣和數學活動常規。
2、初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並說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壹,圖形若幹。
活動分析:
觀察、對比是孩子們探究的過程,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活動中運用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通過多種遊戲形式,采用啟發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壹步掌握並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從而突破難點部分。活動的結束之際,組織幼兒進壹步從生活環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體,作為活動的延伸環節,自然結束。
活動過程:
壹、導入。
采用觀察法,通過課件中圖形寶寶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開。
1、采用遊戲法引導幼兒在眾圖形中尋找三角形。
2、引導幼兒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同特征,發現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3、動手操作。
a.幼兒從圖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別數出邊、角的數量,進壹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觀察並說出三角形像什麽。
4、遊戲“猜猜我是誰”。組織幼兒根據圖形漸漸露出部分猜測出圖形,進壹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特征的認識。
5、遊戲“捉迷藏”
幼兒從簡單的畫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導幼兒觀察並找出活動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請幼兒到生活環境中進壹步尋找三角形的蹤跡。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壹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壹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壹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