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泰國宣布緊急狀態

泰國宣布緊急狀態

泰國的君主制是非常奇怪的,它不像日本,還有英國等這些君主立憲的國家。泰國的軍隊是由國王來掌控的,也是國家實際最高領導人,而泰國選舉選出來的總理也只是負責國家的行政建設,還有發展,對於軍隊是完全沒有指揮權的。所以在泰國 歷史 上,只要王室以及政府有嚴重的矛盾時,軍隊是有能力發動政變的,推翻民選總理輕而易舉。這些年來泰國總理換了20多任,內閣也換了50多次,泰國頻頻的發生政變,政府的權威大受打擊,國家的法律受到嚴重影響。但是泰王卻穩如泰山。

泰國第壹次的政變發生在1932年,這壹場政變是西方政治思想長期影響的結果,也是這壹次的政變結束了泰國600多年的君主制統治。爆發點是源於1929年到1932年這4年裏,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當時的泰國深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生產萎縮國庫也被掏空,所以國王不得不對軍隊實施裁員減薪,從而導致階級矛盾以及不同政治集團的問題尖銳化。於是當時的泰國人民黨,帶著軍隊發動政變,占領了王宮,還控制住了曼谷各個首都的重要地點,進行的當天就成立軍政府,三天之後,當時的國王拉瑪西施在曼谷簽署了人民黨擬的臨時憲法,因此1932年的立憲革命也從此結束。素可泰王朝以來,600多年的君主制統治被廢止,這壹次政變削弱了王室貴族壟斷政權的觀念,也把國王的權利置於憲法的限制之下,壹批受西方教育的新人從此登上了政治舞臺,註意這是泰國政治 歷史 發展過程中壹個很重要的轉變,因為憲法的主要總綱是國家最高之權利,是為人民所有,國王是國家最高領導,人民議會有權制定壹切法律,經國王搬行後即生效力。

第二次的政變發生在1944年,當時的總理認為泰國的政治應該走向更民主化才對,而不能只是由軍人進行幹政,所以他修改泰國的憲法,提議由人民普選來成立立法機構中的成員,而到了1947年這期間,政府始終都是由文人執政,壹直到拉瑪八世事件的發生,使得政府受到軍方的強烈譴責,還有反對勢力的強力政治壓力打壓,使當時的總理不堪重負,決定下臺。總理離開泰國之後的文人政府其實也有再次推選出新的總理,但這徹底的激怒了軍人集團,因此軍方就發動了1947年的政變,這次泰國便進入了軍方統治,壹直持續到1973年

而到了第三次1976年的政變,有換來泰國短暫的民主。當時數10萬的曼谷學生以及民眾集合在泰國民主紀念碑前要求政府釋放,當時因為發放提倡制定新憲法的傳單而被捕的學生以及教授,結果軍方采取高度鎮壓之後,卻因內部的領袖不和分裂,也因此國王普密蓬見事態嚴重決定介入調停,軍政府領袖辭職,而當時的總理也下臺逃亡美國,後來大家將這壹次的行動歸功於權泰學生中心以及其對民主自由的堅持,並且稱其為1973年泰國學生運動。然而三年之後在1973年因學生運動而被驅逐出境的前總理,返回泰國,引發了學生大規模的示威抗議,學生農民還有勞工都參與了抗爭,要求政府去驅逐前總理,並且要求在10天內就回復群眾的訴求,可不久有2名張貼反前總理海報的民眾卻遭到警方的射殺,這引發了群眾的憤怒。學生們在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校園發起了另外壹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該射殺事件凸顯政府漠視以及專制的態度,可當時的警衛以及軍隊卻合作封鎖校門,再次以高強度的手段來攻擊這壹大學學生,死傷非常慘重。

第4次的政變發生在2006年和今天的泰國政治是有很大的關聯性的,因為當時的總理雖然受到民眾的支持,卻因為腐敗而被軍方推翻。軍方在接管政權之後不久便又重歸了文人政治,但從此便時常出現支持他信勢力以及反對他信勢力之間的權力鬥爭。而後來也因為憲法法庭的裁決下臺的前壹任民選總統英拉其實是他信的妹妹,就被認為她與他信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英拉在任期間,這兩股勢力的明爭暗鬥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其實在第4次的軍事政變之後,軍方有短暫的再次接管了泰國的政權,可是在隔了壹年,也就是2007年阿披實就獲選為泰國首相,可是不到壹年的時間,由阿披實所組成的聯合政府又被指涉及財務問題,並且是用權利來修改憲法,去協助正在潛逃的前總理他信脫罪。因此2008年8月泰國發生了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當時的泰國總理阿披實在9月就宣布緊急狀態令。這件事情最終導致了由人民民主聯盟支持的民主黨聯合小黨上臺執政,泰國的 歷史 又在壹改寫了。

接下來第6次的政變發生在2014年,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壹次。值得壹提的是,泰國軍方在這壹些政變當中壹直都扮演著非常特殊的角色,在1932年軍隊政變就導致了國王絕對的君主制結束,此後軍方便成為了最強大的政治機構,並且還是推行泰國民主的推動方,經過多年的文人統治,軍方在2006年9月重新回到政治界罷免總理,掌控了國家。

壹直到2014年5月,軍方宣布戒嚴過後,各個青紅衫軍代表參加軍方召集的第二輪會談,但是談判破裂,泰國軍方領袖巴育就宣布強行接管政府。巴育出任總理,並且成立了軍政府以及委任立法議會。

以上所提到的6次主要的大政變,有壹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這數10年下來泰國壹直都處於政治動蕩,可是泰王卻屹立不倒聞如泰山,那泰國為何會有如此奇怪的現象?這是因為泰國國王擁有憲法所賦予的絕對權利,其中就包括人事任免權、軍事指揮權等等。另外泰王對於政治的影響也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例如泰國的媒是被禁止報道任何關於王室的言論,這都是其他的君主立憲國家,像英國或者日本都沒有的現象。接著剛才有說到泰國王掌管軍隊,在這麽多次政變當中都和泰王息息相關,這是因為泰王不像英國和日本頂著皇家的頭銜,沒有軍權。簡單來說就是泰王掌管軍隊,而總理管理國家的政策以及發展,這就使得軍隊壹旦對政府的政策不滿,就會政變推翻政府。而在1932年的政變就是壹個開始,縱觀1932年後的泰國 歷史 ,大部分的政變的過程都是軍隊推翻政府宣布維持秩序,而後國王又委任了新的政府,因此可以說是泰王不但不會遭受到政變的針對,而從 歷史 的事跡來看,它反而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軍隊屢次發動政變,遭殃的都是總理,不是泰王,這就說明了泰王的地位遠比總理高很多,總理可以換,可是泰王絕對不會換。

長久以來泰國存在不同階層利益分配不均等的深層 社會 矛盾,引發了循環,過去的 社會 動亂只能說是非政治手段。很難解決泰國的根本問題,各方最終還是要回到政治談判桌上的,您覺得關於泰國的政治格局您有什麽樣的看法?歡迎在底下留言和我壹起討論關於更多的泰國王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