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臺為什麽稱作“三尺講臺”?
三尺講臺中的三,並不是壹個具體的數字。而是古人常用壹個約數,代指多的意思。例如壹日不見,如隔三秋,而三秋並不具體指三年,而是代指為好幾年。
三尺講臺也是運用了壹個誇張的手法,其意思是指講臺雖小,但卻也能做出大的貢獻!現在指對於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人(例如老師)。
而三尺講臺的原句則為:“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
譯文:站在三尺講臺上,憑著自己的三寸之舌,手握三寸的粉筆,教書育人,成就桃李滿天下;
培養學生就像種樹,要經過多年的精心灌溉,要經歷過風風雨雨,才能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才。
擴展資料:
三尺講臺出自現代老師陳學忍之口,原意代指壹個離地三尺之高的講臺,但後來經過他多年努力的教書育人,培養學生。使得原意三尺之高的講臺得到了延伸的意思,有了代指現在站在講臺上辛勤講課老師的意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