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美德故事
中文名: 賴寧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石棉縣
出生日期: 1974
逝世日期: 1988年3月13日
職業: 學生
主要成就: “英雄少年”
目錄
人物簡介英雄少年
向賴寧學習
3次上山滅火
壯烈犧牲
賴寧的報道如果賴寧還活著
14歲少年調皮又愛作怪
如果不救火犧牲沒有人會註意他
成為時代的榜樣
不提倡學生學習賴寧
中國人對待“少年英雄”的觀念在進步
更看重壹個人的生命權
人物簡介 英雄少年
向賴寧學習
3次上山滅火
壯烈犧牲
賴寧的報道 如果賴寧還活著
14歲少年調皮又愛作怪
如果不救火犧牲沒有人會註意他
成為時代的榜樣
不提倡學生學習賴寧
中國人對待“少年英雄”的觀念在進步
更看重壹個人的生命權
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英雄少年
賴寧,英雄少年,1974--1988。14歲(指被評為“十佳少先隊員”時,下同),四川石棉縣人。他胸懷大誌,品學兼優,全面發展,從上小學開始,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曾獲省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壹等獎,地區少年兒童繪畫比賽二等獎和縣兒童書法比賽壹等獎。小學畢業後,他以全縣第壹名的成績考入重點中學——石棉縣壹中。
向賴寧學習
1988年3月13日壹位14歲的優秀少年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犧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賴寧。那天下午3點左右,因八級大風,把縣城附近壹家工廠的電線桿吹倒,造成電線短路,引起了大火。風助火威,火越來越大、燒得越來越遠。此時,森林、電視衛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庫都面臨著巨大的危險。賴寧看見後立刻趕到火災現場。他找到了壹棵松枝奮不顧身地沖向前奮力撲火。雖然,消防隊員曾勸阻大家別往火中硬闖,但賴寧不忍心看到國家財產遭到嚴重損失就去撲火。最後大火終於撲滅了,但賴寧卻犧牲了。
賴寧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生活無比熱愛,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著遠大誌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樣的科學家;他堅持幾年為家鄉探險尋寶,利用節假日采集礦石標本,進行無線電實驗。他求知若渴的進行學習,好追根尋底,有積極探求的進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縣海子山突然發生山林火災,為了撲滅山火,挽救山村,保護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的安全,賴寧主動加入了撲火隊伍,他不顧個人安危,在烈火中奮戰四五個小時,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表彰賴寧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青團中央,國家教委做出決定,授予賴寧“英雄少年”的光榮稱號。號召全國各族少年向賴寧學習。
3次上山滅火
賴寧的家鄉石棉山區是火險區。 賴寧讀小學的時候曾3次上山滅火。他做了這些事,既不寫出來,更不告訴別人,直到林業部門把表揚信寄到學校,老師們才知道。1988年3月13日是個星期天。下午3點半,縣城附近的山林因電線短路引起大火。火借風勢,剎那間山上壹片火海。大片森林、衛星電視轉播臺和石油公司油庫,都面臨著巨大的威脅。 賴寧寫完作業,和有病臥床休息的媽媽說了聲:"我下樓走壹走。"媽媽特意囑咐:"外面風大,別走遠了!" 下了樓,賴寧壹眼便瞧見了沖天的火焰。他連告訴媽媽壹聲都來不及,就飛快地直奔火場。 賴寧跑到山上,揮動松枝奮力滅火。高達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燒猛竄,賴寧和他的夥伴英勇頑強,壹次次地沖向火海。 這時天色已晚,現場指揮救火的縣領導,命令用汽車將參加救火的學生強行送下山。賴寧、周偉、王海等同學也被拉上了車。在車上,有個同學遺憾地說:"唉,今晚看不成電視劇《再向虎山行》了。"賴寧卻風趣地說:"那我們就再向火山行!"壹車人都笑了。山間的火勢越來越猛,燒焦的枯枝敗葉在火焰的沖騰下漫天飛舞,發出劈啪的爆響。天黑了,山陡路滑,風助火勢,野火更猖獗了。"我要下去,我要下去!"賴寧跳下了車,王海和周偉也跟著跳了下去。三個人手拿松枝,又壹次去迎戰烈火。山上的狂風左壹股,右壹股,撩撥得火焰東奔西竄。9點鐘左右,天全黑了。賴寧、王海和周偉三個同學被大火截住了退路。忽然壹陣狂風刮來,把離他們10多米的壹片大火呼地吹到他們身邊。風向壹變,賴寧就和同學們失散了。 賴寧獨自在火中向山上攀登。他的雙腳邁開弓步,他的雙手緊緊地抱著壹棵小樹…… 賴寧
壯烈犧牲
大火終於撲滅了。3500余畝森林保住了,衛星電視轉播臺和石油公司庫都平安無事了。14日上午,人們在海子山南坡的過火林帶中,發現了賴寧的遺體。他的右臂緊緊挽著壹棵小松樹,額頭靠著山坡,眼鏡丟失了,左手撐著地,右腿還保持著向上攀登的姿勢。
編輯本段賴寧的報道
第195期:學習賴寧
如果賴寧還活著
賴寧,36歲,如果他還活著。 賴寧
他離開黃和榕20年了。 20年,對於壹個母親來說,不過是把尖銳的痛苦包裹成另外壹種形式。像遠處傳來的鼓聲,悶悶的,卻無處不在。 黃和榕常常夢到賴寧。 夢裏,賴寧是14歲的模樣,拉著媽媽的手,不停地說。每次醒來,她都想不起賴寧說些什麽。只記得,她壹直點頭,賴寧咧著嘴笑。 她對賴寧不再受關註毫不在意。她說,賴寧退出歷史舞臺是早晚的事情。家裏,永遠有賴寧的位置。 賴寧的父母1992年從四川石棉縣搬到了綿陽。今年,他們經歷了地震和唐家山堰塞湖的疏散。兩位老人已經退休,賴寧的妹妹賴彬上完大學,在綿陽壹家中學教書。 生活過得很平靜,壹家人很有默契地很少談到賴寧。8月27日,在賴寧家中,黃和榕說起賴寧,壹提話頭,眼角就有點濕。 她說最遺憾的是,沒有把這麽好的孩子撫養成人。
14歲少年調皮又愛作怪
這個孩子身體不好,經常流鼻血。爬山時,壹流鼻血,賴寧就會把左手舉得老高,樣子看起來有點滑稽。好友李林洲的母親管他很嚴,賴寧找他玩,需要打暗號。有時候是模仿貓頭鷹叫,有時候把石頭往瓦房上扔。 賴寧
他愛讀書。除了科幻,還喜歡讀玉嬌龍傳奇。李林洲記得,玉嬌龍在《古今傳奇》上連載,書壹到,賴寧把他拉到家裏,兩個人趴在陽臺上,賴寧眉飛色舞地給他講。賴寧平時話不多,講故事水平卻很高。講到高興處,就在陽臺上比劃起來。 賴寧膽子大。在墳地裏,有的墳露出棺材,棺材也破了個洞。賴寧非要進棺材裏看看,手伸進去亂抓,結果抓到了骷髏頭,幾個孩子嚇得四處逃竄。走懸崖,進山洞,賴寧從來不膽怯。但是,這也只是在山旁長大的孩子的尋常舉動。 幾個和賴寧壹起玩的孩子都叫賴寧“頭兒”,很多事情都是他發起的,探險隊,找水晶等等。賴寧認定了的事情壹定要做,有時候他的計劃沒人響應,賴寧會“哦”壹聲,然後悶聲不響地自己去做。 對朋友,他也出了不少歪主意。李林洲每次晚回家,都要找借口。在他回家前,賴寧總是已經為他想好了借口,告訴他今天要用哪個理由了。壹個朋友被壹家人欺負了,他們幾個就去偷那家人的葡萄。 “我們記憶裏的賴寧更加有血有肉”,李林洲說,宣傳裏的賴寧的事跡大多實有其事,但在同學腦子裏的賴寧更真切。 和賴寧壹起救過火的周偉說,他很少看關於賴寧的報道,覺得那種集中和拔高,讓他們感覺不像自己的同學了,“太正了,太完整了”。他尤其記得當時宣傳賴寧時說,他用太陽光在木板上燒了“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詩。在周偉看來,大家都會這樣燒著玩,詩可能是隨便選了壹句。但賴寧死後,這句詩似乎就別有意味了。 李林洲記得,當初也有同學覺得奇怪,和大家壹起朝夕相處的人,突然成了英雄,會覺得很不適應。提到賴寧,有人會說,“好調皮哦,又愛作怪”。 孫雲曉在《賴寧的世界》這本書裏,寫了這樣壹段話,“創作這部作品是為了實現我的壹個夢:淋漓盡致地表現壹個中國男孩子的世界,壹個充滿雄性氣息的世界,壹個具有高氣質、高追求的世界。”賴寧在他眼裏,不是壹個正統的小英雄。他有些出格,不是壹個樣板英雄。 賴寧
但是在大規模的宣傳下,這個有些出格的小英雄,給更多人的印象是壹個救火的好孩子。
如果不救火犧牲沒有人會註意他
在賴寧犧牲前半個小時,他留下了壹張照片。大卡車拉著壹群救火的孩子準備下山,賴寧在卡車上,架著壹副大眼鏡,微微地笑。 之後,他和兩個夥伴跳車,“再向火山行”。 石棉,川西的壹個縣城,氣候幹燥,每年都會有山火。 上山撲火,當時是縣裏的傳統。那時候,小學生去撲火,林業局會派人到學校,學校會在大會上表揚。賴寧小學時曾經被表揚過多次。 1988年3月13日,那場大火非比尋常。當天風很大,火就在離縣城最近的山上。整個縣城籠罩在壹片黑煙中,沒有什麽猶豫,縣裏的人都自發到山上撲火。周偉去找賴寧時,賴寧已經上山很久了。 撲了幾個小時後,縣裏開始組織學生下山。周偉和賴寧還有另外壹名同學都上了車,賴寧來得早,有些疲憊。後來停車時,他們看到下山的地方有條火線又燒起來了。賴寧提議邊滅火邊下山,三個人跳下了車。 後來的事情在周偉的腦海裏有些模糊了。風向壹轉,火沖他們卷過來。火光壹閃,他只記得絕望和恐懼,“就像這次地震”。他不知道自己怎麽滾下了山,而賴寧,被火裹住,沒有逃出來。 周偉知道賴寧死後,更多地被這種生死的問題纏繞著。 每次想起壹塊兒生活的小夥伴沒有了,而他也是從生死壹線中跑了出來,他就會思考很多,關於人生和死亡。
成為時代的榜樣
而死後的賴寧,被推上了壹個時代榜樣的位置。 1989年初,***青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看到賴寧的消息後,認為賴寧品學兼優,為保護國家財產英勇犧牲,安排人赴當地考察。作家孫雲曉承擔了這個任務。 孫雲曉開始並不想去,他寫過壹篇論文《論樹立少年兒童榜樣的科學性》。他統計了壹下,從新中國成立到1985年,全國樹立的省級以上的少年英雄36個,其中90%左右都是上山救 賴寧像
火、下水救人、與壞人搏鬥、搶救公***財產等犧牲的。他認為這樣的導向有問題,賴寧的上山救火不值得宣傳。 但他後來看了材料發現,賴寧有探索精神,又有開闊眼界。他覺得,賴寧值得去學。 但是後來孫雲曉也發現,不管賴寧多麽優秀,無可回避的就是他救火犧牲的事實。如果不是救火犧牲的話,人們根本不會註意他。有不少人認為賴寧的犧牲是最偉大、最值得學習的。
不提倡學生學習賴寧
據中新社電曾幾何時,中國對於那些積極參加救災搶險的青少年給予極高的榮譽。十幾年前,全國的少年兒童都學習過壹個叫賴寧的中學生,他是撲救山火時犧牲的。然而,從本月開始實施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搶險活動。 記者14日從中國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新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認為,搶險是應當由專業人員或者成人從事的活動,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另外,學校也不得組織學生參與制作煙花爆竹、有毒化學品等具有危險性的活動,不得組織學生參加商業性活動。
中國人對待“少年英雄”的觀念在進步
有專家認為,從十幾年前號召“向賴寧學習”到如今的禁止組織學生參加搶險,這壹變化反映了中國人對待“少年英雄”的觀念在進步。
更看重壹個人的生命權
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巡視員鄭增儀說,當前,中國的安全事故處於多發期,學校的安全工作形勢也十分嚴峻,如校園周邊網吧、遊戲機室等違法違規經營,治安秩序混亂;交通事故不斷,傷害青少年的惡性刑事案件急劇增加。 為此,新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強調,禁止在中小學校園周圍二百米範圍內設立網吧,公安機關應當把學校周邊地區作為重點治安巡邏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