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的酒杯是什麽樣的
清朝年間的頂級酒杯以景泰藍為主,如圖。
乾隆皇帝(1736~1795)乾隆帝對於琺瑯器有著全面的愛好,這壹點非常像其祖父康熙皇帝,所以乾隆帝禦極之後,大量生產各類琺瑯器,不僅宮廷琺瑯作承造禦用品,京都、廣州和揚州等地均生產用於進貢的琺瑯器。乾隆帝也遵循雍正帝確立下來的“內廷恭造之式”,要求匠役要遵循旨意,做工須符合精細、秀雅的藝術標準。由此,乾隆內廷的琺瑯制品無不是繁縟華麗、豐滿敦重的藝術格調。
乾隆皇帝命令養心殿造辦處琺瑯作生產了種類繁多、難以計數的掐絲琺瑯器,其中有碗、 盤、缽、盒、 瓶、罐、尊、觚、奩、爐、燭臺、文房用具、
佛、菩薩、七珍、八寶、 佛塔、如意、鐘、鼻煙壺、仙鶴、壽桃、家具嵌片等,因為這些景泰藍精品都是出自宮廷造辦處,而且專為乾隆皇帝使用,所以當時的景泰藍制品造型端莊華美,掐絲工整嚴緊,琺瑯失透,溫潤似玉,色調典雅,光澤渾厚,形成了清代宮廷景泰藍的典型風格。根據景泰藍的藝術格調可分為仿古明朝景泰年間景泰藍、仿古器之作和應時之作3大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