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的作用是什麽?
核潛艇按照任務與武器裝備的不同,可分以下幾類:
1、攻擊型核潛艇,它是壹種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核潛艇,用於攻擊敵方的水面艦船和水下潛艇;
2、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彈道導彈為主要武器,也裝備有自衛用的魚雷,用於攻擊戰略目標;
3、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巡航導彈為主要武器,用於實施戰役、戰術攻擊。
4、實驗用途核潛艇,作為特殊作戰和儀器、裝備實驗的平臺而使用。
擴展資料: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壹種類型,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采用這種動力來源。
核潛艇水下續航能力能達到20萬海裏,自持力達60-90天。世界上第壹艘核潛艇是美國的“鸚鵡螺”號,1954年1月24日首次開始試航,它宣告了核動力潛艇的誕生。
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6個,分別為: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印度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在建)。其中美國和俄羅斯擁有核潛艇最多。核潛艇的出現和核戰略導彈的運用,使潛艇發展進入壹個新階段。裝有核戰略導彈的核潛艇是壹支水下威懾的核力量。
百度百科—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