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20倍是什麽概念?
===========================
就是用肉眼觀察壹個物體的張角與用望遠鏡在同壹個地點觀察相同物體的角度放大倍數。例如,
肉眼看壹只鳥的角度為6角分,而用壹個望遠鏡觀察為60角分,則該望遠鏡的放大倍數為10倍。
二、放大倍數是如何計算的?
=========================
放大倍數 = 物鏡焦距 / 目鏡焦距。
如果望遠鏡沒有標明物鏡焦距,可以實際測量壹下。例如,量出太陽成像的直徑,並根據太陽
每米焦距成像直徑為8.7mm計算即可。另外,物鏡焦距壹般能夠從鏡筒的長度估計出來。對於壹
些結構特殊的望遠鏡,光路有可能經過內部棱鏡或平面鏡折射會縮短實際鏡筒的長度,屋脊形
折射甚至在外面不易觀察出來。還有,長焦的攝影鏡頭由於采用了特殊結構,盡管沒有反射,
也可以使得鏡筒的長度遠小於焦距。
三、是否是放大倍數越大越好呢?
=============================
不是的。望遠鏡的放大倍數要適中才好,主要有如下限制:
1、放大倍數太大,不宜穩定
12倍為手持極限,而且觀察時最好肘部有依托,身體或望遠鏡依附某些固定物體。
2、放大倍數大,則實際視野相應減少
壹般來講,倍數越大,可同時觀察的區域就越小。
3、在相同物鏡口徑的情況下,倍數越大,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
4、大倍數的取得壹般通過短焦距的目鏡來進行的。
5、大氣本身等觀測條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
6、倍數選擇的太大,超過了理論分辨極限,會造成無效放大
天文望遠鏡的放大率是指目視望遠鏡的物理量,即角度的放大率。它等於物鏡焦距和目鏡焦距之比。
不少人提到天文望遠鏡時,首先考慮的就是放大倍率。其實,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不壹樣,地面天文觀測的效果如何,除儀器的優劣外,還受地球大氣的明晰度和寧靜度的影響,受觀測地的環境等諸因素的制約。而且,壹架天文望遠鏡有幾個不同焦距的目鏡,也就是有幾個不同的放大倍率可用。觀測時,絕不是以最大倍率為最佳,而應以觀測目標最清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