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巜世界報》評選的十二位千年英雄都有誰
只知道壹位:蘇東坡。
法國《世界報》評出千年英雄(1001年-2000年),全球***有12位,蘇東坡是唯壹入選的中國人。《世界報》認為,蘇東坡的從政生涯同他的詩文書畫壹樣,都屬於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評選者法國《世界報》的讓-皮埃爾·朗日裏耶,正是他將蘇東坡列為該報專欄連載的12位“千年英雄”之壹。在2000年時,《世界報》要挑出12位能夠代表過去這1000年的人物,其中要包含壹位中國人。蘇東坡是壹位很偉大的詩人、文學家;其次,蘇東坡是壹位有良知的政治家、官員。
擴展資料:
蘇東坡的人生跌宕起伏、極為坎坷,可謂“三起三落”。壹起:步入仕途。
1057年蘇東坡22歲時參加科舉考試,壹舉成名天下知。這壹年錄取進士388人,蘇東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蘇轍名列第五。
他的“高考”限時作文《刑賞忠厚之至論》後來收入《古文觀止》,使他名震京師、脫穎而出。考中進士後,蘇東坡第壹個職務是陜西風翔府判官,品級不高,從八品,紮紮實實幹了將近3年。
被召回朝廷後,他任職史館(國家圖書館),在那裏讀了很多書。神宗熙寧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個月。然後到密州任太守(1074),當時38歲,屬於“年輕幹部”。後來又轉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個月。可以看出,蘇東坡步入仕途後,壹步壹個腳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壹落:大難臨頭。
1079年,因為“烏臺詩案”,蘇東坡被關在禦史臺審訊130天。烏臺就是禦史臺。為什麽叫烏臺?唐朝時禦史臺內有幾棵大柏樹,烏鴉在上面築巢,所以把禦史臺叫烏臺,壹直沿用下來。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烏臺詩案”。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產生了新黨與舊黨之爭。蘇東坡反對變法,站在舊黨壹邊。李定和舒宣等人千方百計迫使宋神宗給他定罪。
政敵壹心置他於死地,但神宗壹時舉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壹概不殺重臣、不殺士大夫。宋神宗又特別愛惜人才,所以就用了壹個折衷的辦法,貶。貶到哪裏去呢?黃州。
黃州當時是下等州,貧窮落後。長江自北向南折向東繞城而過,巴河自北向南註入長江,長江和巴河壹起把黃州圍得像壹口井,蘇東坡說:“黃州真在井底”,相信是有感而發的。但蘇東坡畢竟人才難得,宋神宗也不想太虧待他。好在黃州離開封不遠,基本生活還有保障,就把他貶到這裏來了。
二起:東山再起。
1085年4月,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哲宗繼位,英宗皇後也就是皇太後攝政,盡廢王安石變法,史稱“元祐更化”。任用司馬光為宰相,也使蘇東坡青雲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
短短17個月時間,蘇東坡從戴罪之身的從八品升到正三品,躍升了12個官階。
二落:知難而退。
太後和司馬光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蘇東坡堅持原則,反對全盤否定。因與太後和司馬光政見不合,蘇東坡覺得不開心,壹再主動請辭外放。1089年7月至1091年2月,出任杭州幫守1年零7個月。
三起:再回朝廷。
蘇東坡1091年3月回朝,當了7個月的吏部尚書,然後出任潁州、揚州太守,再任兵部尚書1個月、禮部尚書9個月。
從蘇東坡頻繁的上下左右調動,反映了朝廷當時極端矛盾的心態。壹方面,太後對蘇東坡極為賞識,希望他作為與新黨制衡的政治力量;另壹方面又恨鐵不成鋼,對蘇東坡愛也不是、恨也不是。
三落:壹貶再貶。
1093年9月,太後駕崩,18歲的哲宗親政。哲宗的心靈已經有些扭曲,太後攝政時,他基本上是個局外人,大事小事與他無關,他很郁悶,剛壹親政,就變本加厲地進行政治反撲,無情打擊元褚黨人。
先把蘇東坡降為定州太守,趕出京城;上任1個月又被貶到遙遠的惠州,在那裏住了2年零6個月;再貶,被貶到更遠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現在海南島經濟發達,古代卻是極其落後、沒有開化的蠻荒之地。貶謫至此,就再無處可貶了。
這就是蘇東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絕版人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