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個人隱私有罪嗎怎麽處理
傳播個人隱私有罪,需承擔壹定責任。
法律分析
隱私是個人不願向社會公開的內容,對於個人的隱私應當尊重。隱私必須具有合法性、秘密性,個人可以放棄自己的隱私,但是任何人不得侵犯別人的隱私。相關法規不僅完善了對隱私的定義,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規定: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均屬於個人信息的範圍。相關法律是沒有個人隱私罪這壹罪名,而與個人隱私相關的罪名是個人信息罪,個人信息包含個人的隱私。按照相關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民法典》第壹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中華人民***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壹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壹)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