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院長陳明豐 帶領龍頭醫院全力往前走
臺大醫院位居臺灣醫療龍頭地位,就應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因此,陳明豐期許未來,臺大醫院應繼續朝向融合醫療與人文之全方位醫師及醫事人才培育、引領國內臨床醫療技術研發及創新、提供高品質及人性化服務等三大方向邁進。 文╱金紫學 攝影╱鐘君賢 身為臺灣醫界龍頭臺大醫院的院長,陳明豐背負責任之重,外人難以想像,難怪這幾年來,他的發絲逐漸變白、人也憔悴許多。「這是我的使命。」初夏午後,端坐在臺北市中山南路臺大醫院二樓院長室的會客室裏,陳明豐坦言自從接下這個職位之後,他就毫無猶豫退縮的余地,只能朝著目標前進,途中雖有挫折及波瀾,也只能挺起腰桿壹壹化解。 這些挫折中,去年八月底臺大醫院誤將壹名愛滋感染者捐贈器官用於移植,導致五名接受器官移植病患遭受愛滋感染高風險的意外事件,最受外界註目。壹時間,各界紛紛抨擊臺大身為臺灣醫界的龍頭,竟出現這種要命的疏失,簡直不可原諒。 陳明豐說,經過這起事件的沖擊後,讓他更加了解醫院的經營管理,壹定要深入各個細節裏面,且要加強所有醫護人員的互動,才不會讓舊事重演。 他堅定地說,臺大醫院上上下下不會因此而喪心頹誌,也不會影響到改革及求新、求變的動力,反而會從中記取教訓,激起更大的動能,全力往前走。 這就是陳明豐,壹個外表看似溫文柔弱,內心卻堅強自信的醫者,而這個人格特質,可從他小時候的成長背景中看出來。陳明豐是宜蘭頭城人,頭城國小畢業後,考上宜蘭中學初中部,天天搭火車通勤上學,讓他開了眼界。 「我是莊腳囝仔,憨憨的。」回憶起四、五十年前的陳年往事,陳明豐也不禁沈醉在滿溢的甜美中。那時候,他每天清晨起床後,匆匆吃過早餐,六點半就走路出門,搭火車經礁溪、四結到宜蘭,再步行進學校。初中三年,陳明豐認為是他這輩子最快樂的壹段時光,無憂無慮,整天除了玩,就是巴望著快點集合升旗,只因升完旗後,就可吃便當。 有沒有搞錯?!升完旗才早上八點多,吃便當會不會太早了點?「壹點也不早!」陳明豐說,那時候正值發育期,每個同學都很會吃,壹大早全班壹群大毛頭壹起吃便當的畫面,雖讓人有種時空錯置的荒謬感,卻也相當有趣。 便當沒三兩下就嗑光了,中午該怎麽辦?「那還不簡單,就到操場打球、運動羅!」要不然,學校旁邊就是壹望無際的稻田,三三兩兩結伴去抓青蛙,也可消磨正午的漫長時光。 雖然成天嘻笑玩樂,沒花多少時間在課本上,也沒去補習,陳明豐的成績仍是班上第壹名,可直升宜蘭中學高中部,但他最後還是決定到臺北考高中,沒想到他這個莊腳囝仔竟壹舉中的,考上第壹誌願建國中學。 初次遠離家門到了臺北,陳明豐在建中後門圍墻外的寧波西街租屋,和同學壹起住,過著三天兩頭就爬墻進出校園的日子,「沒辦法,沒爬過墻,就不像個建中生。」 建中三年,陳明豐也沒去補習,只是按部就班地念書。他謙稱成績普通,「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差。」畢業後卻考上人人稱羨的臺大醫學系,踏上習醫之路。 陳明豐說,他小時候並不知道長大後要做什麽,初壹、初二身體不好,常去鎮上找壹位在漁會診所駐診的醫師看病,非常著迷他那問診、聽診及消毒註射針筒的模樣。這位小鎮醫師知道他的成績不錯時,就問他將來有沒有興趣當醫師。他心想,醫師可以幫助很多人,就懵懵懂懂地直點頭,沒想到最後竟心想事成,考進臺大醫學系。 民國57年進臺大時,他們那壹班人才濟濟,光是後來出任衛生署長的,就有侯勝茂、林芳郁和葉金川三人,賴美淑曾當過衛生署副署長及中央健保局總經理。至於江漢聲目前是輔仁大學校長,鄒國英是輔大醫學院院長,鄧世雄是新店耕莘醫院院長,劉秀雯則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 臺大醫學系的課業相當繁重,大四那年暑假,陳明豐常主動去急診室幫忙,和學長壹起照顧來診及暫留病人。在初次接觸病人的過程中,他深深感受到病人的無助,有些病患就算醫師再怎麽努力醫治,最後還是難以活命,當下決定選擇內科為終生職誌,幫幫這些無助的病人。 當時,心臟科病人的病情變化得快,而心臟科的發展也快,陳明豐覺得如何即時將病因診斷出來,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最具挑戰性,因此,壹頭栽進這個醫療領域,跟著後來也當上臺大醫院院長的李源德學習,成為臺大心臟科團隊的壹員。 撐過沒日沒夜、如噩夢般的住院醫師生涯,也當完總醫師後,陳明豐奉派到沙烏地阿拉伯醫療團工作壹年。如今回想起來,他覺得那壹年過得飛快,他看到不壹樣的人,過了不壹樣的生活,而人生也因此多了全然不同的歷練。 從沙烏地阿拉伯回臺後,陳明豐如願升上主治醫師,白天看診、做心導管檢查及超音波檢查、判讀心電圖、進行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再抽空參與病例討論。晚上回到家後,還常被呼叫到急診室支援,過著既忙又累的日子。 過了幾年,李源德當上臺大醫院院長,而那時候國內醫療院所又因實施全民健保面臨轉型,身為醫務秘書的他被選派到臺灣大學攻讀EMBA碩士學位,成為臺大醫院第壹批接受EMBA專業訓練的醫事人員,對他影響很大。 他說,去念了EMBA後,接觸到制造業、銀行業及服務業等各行各業的人,也從這些人的身上,看到他們如何看待事情的方式,讓他印象深刻,從此走出看似專業、其實狹隘的醫學領域,海闊天空。 從此以後,陳明豐做任何決策時,不再只憑單壹思考,而是從各個面向來考量,再做出最適宜的決定。他舉臺大醫院新成立的心血管中心為例,傳統醫療作業的思考較偏向專業分工,所以內科就是內科,外科就是外科。但是新成立的心血管中心完全以病人為中心的思考,借由空間整合把內科、外科、導管室、開刀房、加護病房及壹般病房,全都集中在壹個樓層,達到心臟內、外科***同照護的模式,提供病人創新、整合的全方位醫療照護,也讓陪同此類心血管急重癥病患就醫的家屬感受到安心與便捷的服務。 自從他接任院長後,就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為中心的醫療理念。他認為整合式醫療是未來的主流,臺大不能置身事外,當然就得全心投入並積極改造。 陳明豐認為,臺大醫院既然位居臺灣醫療龍頭地位,就應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期許未來臺大醫院應繼續朝融合醫療與人文之全方位醫師及醫事人才培育、引領國內臨床醫療技術研發及創新、提供高品質及人性化服務等三大方向邁進。特別是醫療人才培育經由各種教育訓練,以及成立臨床技能中心等方式,讓年輕學生可以學到優異的醫療技術,以及看待病人的態度。 他再三強調,技術、知識及品德是醫者的基本要件,缺壹不可,至於研發及創新,則必須走出去,尋找異業結合的機會。陳明豐表示,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在癌癥、心血管、疫苗、糖尿病及腎臟病等領域都做得非常好,全世界排名前五大藥廠的研發中心,也都設在臺大醫院,只要再和產業合作,他深信將可提升臺灣的競爭力。 接任臺大醫院院長已四年了,陳明豐如今念茲在茲的使命,無非是發展卓越的醫療教學、研究、服務的任務,樹立臺灣醫療界的典範,以及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他始終認為,醫者心,仁心而已。 陳 明 豐 檔 案 現職:臺大醫院院長、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學歷:臺灣大學醫學系、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研所博士班、臺灣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高階經理人管理碩士班(EMBA) 專長:內科學、心臟學、高脂血癥處置、高血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治療、介入性心臟疾病治療、醫院經營管理 本文摘自 3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