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這個是什麽神奇的植物,5片葉子是幸運草,上面還有五個莖,是不是幸運+幸運呢?跟三葉草長在壹起的。

這個是什麽神奇的植物,5片葉子是幸運草,上面還有五個莖,是不是幸運+幸運呢?跟三葉草長在壹起的。

中文學名:澤漆

別稱:五朵雲,五燈草,五風草

二名法:Euphorbia helioscopi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亞科:大戟亞科

屬:大戟屬

種:澤漆 E. helioscopia

分布區域:中國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

目錄

簡介

植物形態

植物形態

歷史考證

性味歸經

澤漆 Zeqi

出處 《神農本草經》。

藥材學名 Herba Euphorbiae Helioscopiae

(英)Sun Euphorbia Herb

別名 五朵雲、貓兒眼草、奶漿草。

基源 該品為雙子葉植物大戟科Euphorbiaceae 澤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L. 的幹燥全草。

生長分布 生於溝邊、路旁、田野。分布於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國各省區。以江蘇、浙江產量較多。

采制 4~5月開花時采收,曬幹。

化學成分 含澤漆皂甙(phasin)、槲皮素-3,5-二半乳糖甙(tithymalin)、β-dihydrofucosterol)、澤漆醇(heliscopiol)、西酸及蘋果酸鈣。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苦;有毒。入大、小腸,脾。[1]

功能主治 利尿消腫,化痰散結,殺蟲止癢。用於腹水、水腫、肺結核、頸淋巴結核、痰多喘咳、癬瘡。

釋名:漆莖、貓兒眼睛草、綠葉綠花草、五鳳草。

植物形態

以下內容由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並參與編輯

澤漆全株

澤漆枝葉

編輯本段

植物形態

澤漆-植物形態

壹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乳汁。莖基部分枝,莖叢生,基部斜升,無毛或僅分枝略具疏毛,基部紫紅色,上部淡綠色。葉互生;無柄或因突然狹窄而 具短柄;葉片倒卵形或匙形,葉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長1~3cm,寬0.7~1cm,先端微凹,邊緣中部以上有細鋸齒,無柄。基部楔形,兩面深綠色或灰綠色,被疏長毛,下部葉小,開花後漸脫落。杯狀聚傘花序頂生,傘梗5,每傘梗再分生2~3小梗,每小傘梗又第三回分裂為2叉,傘梗基部具5片輪生葉狀苞片,與下部葉同形而較大;總苞杯狀,先端4淺裂,裂片鈍,腺體4,盾形,黃綠色;雄花10余朵,每花具雄蕊1,下有短柄,花藥歧出,球形;雌花1,位於花序中央;子房有長柄,伸出花序之外;子房3室;花柱3,栓頭2裂。蒴果球形,直徑約3mm,3裂,光滑。種子褐色,卵形,長約2mm,有明顯凸起網紋,具白色半圓形種阜。莖頂有5片輪生的葉狀苞;總花序多歧聚傘狀,頂生,有5傘梗,每傘梗生3個小傘梗,每小傘梗又第3回分為2叉; 杯狀聚傘花序鐘形,總苞頂端4裂,裂間腺體4, 腎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無毛。種子卵形,表面在凸起的網紋。花期4~5月,果期6~7月。

編輯本段

歷史考證

澤漆-原植物

澤漆首載於《本經》,列為下品。《別錄》載:“壹名漆 莖,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澤。”《本草經集註》曰:“此是大戟苗,生時摘葉有白汁,故名澤漆。”《日華子》曰:“此即大戟花,川澤中有,莖梗小,有葉,花黃,葉似嫩菜,四、五月采之。”《本草圖經》載:“今冀州、鼎州、明州及近道亦有之。”並附有冀州澤漆圖,根較粗大,葉為卵狀披針形,中脈明顯,花序既有頂枝發出,又在側枝上發出。上述特征與今之大戟特征相同,而與澤漆不符。可見明代以前澤漆與大戟有混淆現象。李時珍糾正了上述文獻的錯誤。曰:“《別錄》、陶氏皆言澤漆是大戟苗,《日中子》又言是大戟花,其苗可食。然大戟苗泄人,不可為菜。今考《土宿本草》及《寶藏論》諸書,並雲澤漆是貓兒眼睛草,壹名綠葉綠花草,壹名五鳳草。江湖原澤平陸多有之。春生苗,壹科分枝成叢,柔莖如馬齒莧,綠葉如苜蓿葉,葉圓而黃綠,頗似貓眼,故名貓兒眼。莖頭凡五葉中分,中抽小莖五枝,每枝開細花青綠色,復有小葉承之,齊整如壹,故又名五鳳草,綠葉綠花草。掐壹莖有汁粘人。”《綱目》所繪之澤漆圖較粗糙,然花序初傘梗五條,次級傘梗二三條皆與今之澤漆相符。《植物名實圖考》所載之澤漆圖則與今之澤漆完全壹致。

編輯本段

性味歸經

辛、苦,微寒;有毒。歸大腸、小腸、肺經。

編輯本段

功效

利水消腫,化痰止咳,散結。

編輯本段

應用

澤漆-原植物

用於大腹水腫,四肢面目浮腫。該品苦寒泄降,有較強的利尿消腫作用。

用於痰飲喘咳。該品辛宣苦降,故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若水飲內停,濕痰犯肺而致喘咳者,多與桂枝、生姜、黃芩同用,如《金匱》澤漆湯。

用於瘰癧,癬瘡瘙癢。該品可化痰散結,化毒消腫。熬膏內服或外敷可治療瘰癧痰核。或配夏枯草、牡蠣、浙貝母等藥使用。治癬瘡,該品搗汁外塗。

編輯本段

用法用量

煎服,5~10克。外用適量

編輯本段

使用註意

脾胃虛寒者慎用。

編輯本段

化學成份

澤漆

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甙、澤漆皂甙、三萜、丁酸、澤漆醇、β-二氫巖藻甾醇、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乳汁含間-羥苯基甘氨酸、3,5-二羥基苯甲酸,幹乳汁含橡膠烴(聚萜烯)13%、樹脂62%、水溶性物25%。種子含水分7.74%,脂肪油32.61%,蛋白質17.43%,纖維素33.82%,糖及糖甙2.18%。脂肪油是幹性油,有峻瀉作用。鮮葉含澤漆皂甙,為無溶血性的酸性皂甙;幹草含有強溶血性的酸性和中性皂甙,另含槲皮素-3,5-二半乳糖甙、β-二氫巖藻甾醇及澤漆醇。乳汁含橡膠物質、樹脂、丁酸及蘋果酸鈣等。有謂尚含間羥基苯甘氨酸、3,5-二羥基苯甘氨酸以及12-去氧巴豆醇。

澤漆 - 用藥禁忌

⒈該品有毒,不宜過量或長期使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⒉《本草經集註》:小豆為之使。惡薯蕷。

⒊《得配本草》:氣血虛者禁用。

編輯本段

炮制方法

《外臺》:“切。”《三因方》:“洗去腥。”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和殘根,搶水洗凈,稍潤,切段,幹燥。貯幹燥容器內,置陰涼幹燥處。

編輯本段

藥理作用

1.鎮咳和祛痰作用

澤漆

所含槲皮素3—雙半乳糖苷和金絲桃苷均有鎮咳作用。金絲桃苷有較強的止咳作用,小鼠氦霧法證明,口服500毫克/千克金絲桃苷的鎮咳作用不亞於口服可待因80毫克/千克,但澤漆中金絲桃苷含量很少。楔皮素3—雙半乳糖苷與金絲桃苷結構和作用相似,是澤漆的主要止咳成分。此外,臨床實驗室檢查發現,服澤漆片的患者,痰中酸性粘多糖纖維減少,因此推測,澤漆可能抑制酸性粘多糖合成而有怯痰作用。

2.抗痛作用

澤漆對小鼠肉瘤S180,S37,小鼠白血病等瘤株均有抑制作用。從澤漆中分離得2個單體物質澤漆嘶A和B,研究證明,均具有抗癌活性。

3.其他作用

澤漆在臨床L對結核病有—定行效,但其水煎液、稀酵提出液及蒸餾液在試管內對結核桿菌均無抑制作用。

4.毒性

澤漆的乳狀汁液對皮膚、粘膜有很強的刺激性。接觸皮膚可致發紅,甚至發炎潰爛,但臨床用其煎液內服,即使劑量大至150g/kg,也未見明顯毒性反應,可能因有毒成分不溶於水。如誤服鮮草或乳白汁液後,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發炎、糜爛,有灼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水樣便,嚴重者可致脫水,甚至出現酸中毒。

編輯本段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甙(Quercetin-5,3-di-D-galactoside)、澤漆皂甙(澤漆素,Phasin)、金絲桃甙(Hyperin)、槲皮素(Quer- cetin)、沒食子酸(Gal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三萜、丁酸、澤漆醇(Helioscopiol)、β-二氫巖藻甾醇(β-Dihydrofucosterol)、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種子中所含脂肪油為幹性油,有峻瀉作用。

藥理作用:

⒈對結核桿菌的作用 在試管內,澤漆對結核桿菌無作用.亦有報告認為,澤漆在高濃度(1:50~1:100)時,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

⒉其他作用 莖葉煎劑 5.4g(生藥)/kg 灌胃,對人工發熱家兔有輕度降溫作用,根制劑無明顯作用.退熱作用似與垂體-腎上腺系統無甚關系。

根制劑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擴張作用.莖葉制劑對離體兔、豚鼠及小鼠腸管有興奮作用,不能拮抗組胺對豚鼠的毒性,但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澤漆膏(每克相當於生藥 5g)與蓖麻油(10:1)組成之油膏有預防小鼠感染血吸蟲尾蚴的作用。

編輯本段

常用配方

⒈治水氣通身洪腫,四肢無力,喘息不安,腹中響響脹滿,眼不得視:澤漆根十兩,鯉魚五斤,赤小豆二升,生姜八兩,茯苓三兩,人參、麥冬、甘草各二兩。上八味細切,以水壹鬥七升,先煮魚及豆,減七升,去滓,內藥煮取四升半。壹服三合,口三,人弱服二合,再服氣下喘止,可至四合,(日卒)時小便利,腫氣減或小溏下。(《千金要方》澤漆湯)

⒉治十種水氣:澤漆十斤於夏間揀取嫩葉,入酒壹鬥,研取汁,約二鬥。上於銀鍋內,以慢火熬如稀餳即止,於瓷器內收。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壹茶匙,以愈為度。(《聖惠方》)

⒊治水腫盛滿,氣急喘嗽,小便澀赤如血者:澤漆葉(微炒)250克,桑根白皮(炙黃,銼)150克,白術50克,郁李仁(湯浸,去皮,炒熟)150克,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75克,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幹)50克,人參75克。上七味,粗搗篩。每服25克,用水壹盞半,生姜壹棗大,拍破,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利黃水三升及小便利為度。(《聖濟總錄》澤漆湯)

⒋治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者:葶藶100克(熬),大黃100克,澤漆200克。搗篩,蜜丸,和搗千杵。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服,稍加。(《補缺肘後方》)

⒌治肺原性心臟病:鮮澤漆莖葉60克。洗凈切碎,加水500克,放雞蛋2只煮熟,去殼刺孔,再煮熬數分鐘。先吃雞蛋後喝湯,每日1劑。(江西《草藥手冊》)

⒍治腳氣赤腫,行步作疼:貓兒眼睛草不以多少(銼碎),入鷺鷥藤、蜂窩各等分。每服50克,水五碗,煎至二碗,趁熱熏洗。(《履巉巖本草》)

⒎治瘰癧:貓兒眼睛草壹、二捆,井水二桶,鍋內熬至壹桶,去滓澄清,再熬至壹碗,瓶收。每以椒、蔥、槐枝,煎湯洗瘡凈,乃搽此膏。(《綱目》引《便民方》)

⒏治癬瘡有蟲:貓兒眼睛草,曬幹為末,香油調搽。(《衛生易簡方》)

⒐治神經性皮炎:鮮澤漆白漿敷癬上或用椿樹葉搗碎同敷。(《兄弟省市中草藥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⒑治癌腫

①淋巴肉瘤:澤漆15g,蛇六谷(先煎)、土茯苓各30g,穿山甲9g。水煎服,日1劑。(《抗癌中草藥制劑》)

②宮頸癌:澤漆100g,加水適量,與雞蛋3個***煮,煮熟後食蛋喝湯,每日1劑。(《陜西中草藥》)

⒒治乳汁稀少:鮮澤漆30g,黃酒適量,燉服。(《福建藥物誌》)

⒓治天行赤眼(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澤漆30g(鮮者加倍),生白礬6g,用水500ml,煎開5min後,首先口服30ml,然後趁熱熏洗雙眼,每次熏洗15~20min,每日2~3次。(《山東中醫雜誌》)

編輯本段

臨床應用

⒈治療結核性瘺管

澤漆

將貓兒眼睛草洗凈,切成小段,煎沸2~3遍,得棕黃色煎汁,過濾,再以文火濃縮成棕黑色流浸膏。用時將膏塗於紗布外敷,每日1次。亦可用流浸膏2~3滴,以10~12毫升蒸餾水稀釋後用紗布條浸濕塞入瘺管,日換1次。曾 澤漆

用於頸淋巴結結核,腰、薦椎結核及腋下淋巴結結核漬破各1例,療程18~88天,均獲治愈。有報道用澤漆膏治療結核性肛瘺58例,其中單純性22例,復雜性36例,經

手術切開管道,刮除腐敗組織後,對較小創面直接均勻塗布,較大創面用澤漆膏紗條敷蓋,分別經15~120天的治療,全部治愈,無1例復發。但浸膏的刺激性較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應適當加入鎮痛劑;對創面新鮮者用量宜少,對創面腐敗而分泌物多者,用量要多。

⒉治療細菌性痢疾

⑴濃縮煎劑:取貓兒眼睛草1公斤,洗凈切碎,煎煮2次過濾,濃縮至1000毫升,加適量防腐劑。成人每次5毫升,口服3次,兒童酌減。

⑵沖劑:每克相當鮮貓兒眼睛草12.9克。成人每次2~3克,日服3次,兒童酌減。***治療急性菌痢79例,顯效44例,有效13例;慢性菌痢急性發作1例,無效;慢性遷延性菌痢2例,顯效1例,無效1例。平均體溫恢復正常1.55天,便次復常2.17天,腹痛消失2.68天,右下腹壓痛消失2.46天,裏急後重消失1.97天,大便成形2.7天。實驗室抑菌試驗證明,貓兒眼睛草濃縮煎劑對痢疾桿菌有壹定的抑菌作用,但其效能較合黴素為低。

⒊治療食道癌

采用20%澤漆中性皂甙註射液,每日1次,每次2毫升,肌肉註射,15天為1療程。觀察病例按初診時進食情況分為5級:完全不能進食,能進流汁,半流汁,軟飯,普通飯。治療後進食情況上升壹級者為好轉,上升二級者為顯著好轉,能進任何飲食者看作臨床治愈。按上述標準觀察64例,結果臨床治愈10例,顯著好轉18例,好轉30例,無效6例。顯效時間壹般都在用藥後3~5天。但經食道鋇餐攝片檢查,食道癌腫塊的縮小與臨床進食情況的改善頗不壹致,可能是澤漆中性皂甙能使腫塊變軟所致。實驗室檢查未發現溶血現象和肝腎損害,血象亦無異常改變。對巳進行過放射治療或局部作過活組織檢查及使用過局部腐蝕性藥物的病人,此藥無效。澤漆

⒋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取澤漆1兩(幹的5錢),加水300毫升,濃煎至150毫升,每次

澤漆

50毫升,日服3次,以愈為度。治療140例,均於3~7天內治愈,無1例發生合並癥。對高燒病孩曾配合壹般對癥處理。流行期間對密切接觸者可試用於預防,壹般按上述劑量連服3天。

⒌治療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用澤漆制成片劑或膏劑內服。片劑每次6~8片(每片含量0.2克),膏劑每次2克,均每日3次,飯後服。服後宜多飲開水,並休息片刻。25天為壹療程。壹般病例壹療程;如病期遷延較久,且肝腫大較著、質地較硬或肝功能有顯著變化者則須2~3療程。***觀察100例,經壹療程後痊愈(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1例,基本治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肝腫在1厘米以內,肝功能正常)51例,進步(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肝功能基本正常)10例,無變化31例。較對照組(西藥)療效為佳。認為該品對癥狀消退和改善、肝脾回縮及肝功能恢復具有壹定療效。遠期效果尚難肯定,有待觀察。治程中部分患者訴口幹、多尿,未見其它不良反應。

編輯本段

性狀鑒別

性狀鑒別

全草長約30cm,莖光滑無毛,多分枝,表面黃綠色,基部呈紫紅色,具縱紋,質脆。葉互生,無柄,倒卵形或匙形,長1-3cm,寬0.5-1.8cm,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廣楔形或突然狹窄,邊緣在中部以上具鋸齒;莖頂部具5片輪生葉狀苞,與下部葉相似。多歧聚傘花序頂生,有傘梗;杯狀花序鐘形,黃綠色。蒴果無毛。種子卵形,表面有凸起網紋。氣酸而特異,味淡。以莖粗壯、黃綠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壹列細胞,切向延長,外被角質層。皮層為數列薄壁細胞,切向延長,細胞皺縮。韌皮部狹窄,細胞皺縮。柱鞘纖維由壹至十數個纖維組成壹束,作切向多單列斷續排列或成環,壁木化。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寬廣,由導管、纖維、木薄壁細胞組成;導管單列放射狀排列;射線細胞呈類方形、長方形、矩形,排列整齊。髓部多中空。近髓部導管細小為螺紋孔。

粉末特征:淡黃綠色。

①纖維眾多,多成束,稀有單個散在,直徑15-35μm,木化,有的具單紋孔、螺紋;

②具線紋孔、網紋孔導管,直徑25-40μm。③葉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內含有細小的方晶或短棒狀草酸鈣結晶。

理化鑒別

取該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10min,趁熱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沸水10ml,溶解後,趁熱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

①取濾液2ml,加鎂粉少許與鹽酸4-5滴,加熱數分鐘,顯櫻紅色。(檢查黃酮)

②取濾液1滴,點於濾紙上,噴以1%三氯化鋁甲醇溶液,幹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斑點。(檢查黃酮)

編輯本段

文化底蘊

澤漆-中藥材

⒈《綱目》:澤漆利水,功類大戟,故人見其莖有白汁,遂誤以為大戟,然大戟根苗皆有毒,泄人,而澤漆根硬不可用,苗亦無毒,可作菜食,而利丈夫陰氣盛, 不相侔也。

⒉《長沙藥解》:澤漆,苦寒之性,長於泄水,故能治痰飲阻格之咳。

⒊《本經》: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

⒋《別錄》:利大小腸,明目。

⒌《藥性論》:治人肌熱,利小便。

⒍《唐本草》:逐水。

⒎《日華子本草》:止瘧疾,消痰退熱。

⒏《本草備要》:止咳,殺蟲。

⒐《植物名實圖考》:煎熬為膏,敷無名腫毒。

⒑《貴州民間方藥集》:內服可除風濕,止疼痛。

⒒《四川中藥誌》:治壹切惡毒、梅瘡。

⒓江西《草藥手冊》:治淋巴結結核。

⒔《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治骨髓炎。

編輯本段

功效

主治:

⒈咳嗽上氣、脈沈。用澤漆三斤,加水五鬥,煮取壹鬥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參、白前、生姜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心各三兩,最後煎成藥汁五升。每服五合,壹天服三次。

⒉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進食)。用澤漆四兩,大黃、葶藶各三兩,搗爛篩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壹天服三次。

⒊水所蠱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滿,湍息、浮腫)。用澤漆曬幹,研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二丸,白開水送下。壹天服二次。如腹中覺暖、小便通暢,即為服藥見效。

⒋腳氣赤腫,走路疼痛。用澤漆鷺鷥藤、蜂窠,等分為末。每取壹兩,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處。

⒌牙痛。用澤漆研為末,開水泡汁漱口。

⒍瘰癧。用澤漆壹、二捆,加水二桶,熬成壹桶。去渣,再熬成膏壹碗,收存瓶中。用時先以椒、蔥、槐枝把患處洗凈,然後用膏塗搽,幾次之後好可見效。

⒎癬瘡。用澤漆曬幹,研為末,調油塗搽。

附方:澤漆是利水的名藥,功效很象大戟,但澤漆的莖葉煮熟之後便沒有毒,因此更宜推廣利用。

料薄膜覆蓋或播種其它作物(或草種) 等方法進行除草。

詞條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