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花卉的穴盤育苗?
穴盤育苗是從國外引進的壹種育苗新技術。這種方式采用的苗盤是分格的,播種時壹穴壹粒,成苗時壹室壹株。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布斯匹德育苗公司及維生公司,用普樂格(PLUG)育苗技術,育苗容器用TODD系列聚苯乙烯盤,盤內有許多錐形穴孔,穴孔可大可小,壹般70厘米×35厘米的穴盤,穴底有孔,苗盤有13種規格,適用不同的花卉,育苗的基質主要是泥炭、蛭石,並加入珍珠巖、樹皮及保濕劑。
1.種子處理
培育優質穴盤苗,首先選籽粒飽滿、高生活力、高發芽率和發芽勢的種子,並進行種子處理,其方法有:
(1)水浸法
對於容易發芽的種子如紫荊、珍珠梅、錦帶花等,用40~60℃溫水浸種1~2天,就可直接播種,火炬樹等種子,用90℃熱水浸泡,讓其自然冷卻24小時,使膠質、蠟質的種皮軟化吸水而後發芽。但水浸法要勤換新水,水溫高於60℃不宜超過半小時,以後使水溫降至40℃以下,否則種胚較易死亡。
(2)低溫法
刺梨、臘梅、連翹、丁香及壹些秋播草花,需經過壹定的低溫(0~10℃)處理,才能打破休眠。即將種子與濕度為60%的沙子(手捏成團,壹觸即散)混合或層積,再埋入40~60厘米深的沙土中;也可將種子放在3~5℃冰箱中60~90天,春季取出播種。
(3)變溫法
流蘇、牡丹、芍藥、莢迷等具有胚根、胚軸雙休眠習性的花卉,胚根要1~2個月25~30℃高溫,胚軸要3~5℃1~3個月低溫才能解除休眠。對於這些種子,在播前與濕沙混合,經壹定時間高溫再轉入低溫,春季播種很快就能發芽。種子處理後進行丸粒化,即將可溶性膠及填充物以及有利種子萌發的物質粘合在種子表面,使種子表面光滑,大小形狀壹致,粒徑變大,重量增加。特別是種子粒徑細小,不易播種的四季海棠、矮牽牛、雞冠花等種子,效果好。
2.苗盤的選擇
苗盤穴孔有方錐體形與圓錐體形,由於方錐體容積大能提供更多的養分與氧氣,故都采用方錐體穴孔。穴盤在播前,必須清洗,消毒。
3.裝盤與播種
穴盤播種有機械和手工兩種,機械用精量播種機,數量不大時壹般手工播種。種子播種的基質壹般用培養土,基質不要裝得太滿,用手在上面均勻下壓,將種子仔細點入穴盤內,每穴壹粒,再輕輕蓋上壹層細土或砂,與小格相平,播後及時噴水,以穴盤底部有水滲出為度,上覆地膜,保溫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