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300274陽光電源

300274陽光電源

在光伏行業,剩者為王已是壹個慣例。

據“草根光伏”在《2021中國逆變器市場分析報告》中所作統計,目前A股市場上逆變器上市公司有8家,分別是陽光電源(300274)、錦浪 科技 (300763)、上能電氣(300827)、固德威(688390)、科華數據(002335)、科士達(002518)等。

此外,上市公司特變電工(600089)和正泰電器(601877)均有逆變器業務。易事特(300376)、英威騰(002334)、海得控制(002184)雖也有逆變器業務,但不是純以逆變器為主營。

非上市公司方面,華為智能光伏仍是全球逆變器出貨的NO1,另外古瑞瓦特、禾邁股份、首航新能源、三晶電氣這些非上市公司也存在壹定競爭力。其中,專做微逆的禾邁股份正計劃登陸科創板。

至於曾涉逆變器業務的茂碩電源(002660)控股權已易主,且已淡出逆變器市場。據業內統計,目前國內活躍在市場上的逆變器品牌有20-30家左右。

大浪淘沙。這些剩下來的逆變器品牌都是行業中的王者。

據了解,國內的逆變器產業洗牌比較劇烈,壹般是2年壹小洗,3-5年壹大洗。在歷輪洗牌中,別說茂碩電源、歐姆尼克這些國內品牌被淘汰出局,就連通用電氣、ABB這些知名國際品牌經不住“洗洗更 健康 ”的考驗。

具體來說,在打價格戰過程中,西門子轉讓了太陽能業務、賽康 科技 倒閉、卡拉羅幾近消失;曾經在中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的艾默生則將逆變器業務轉讓給上能電氣,世界領先的技術及服務供應商博世集團宣布徹底退出光伏產業。

此後,位居2018世界500強第480位的施耐德表示退出集中式光伏逆變器業務,只做分布式逆變器;2019年7月9日,曾經的光伏逆變器巨頭——瑞士ABB,在其官網正式宣布:退出光伏逆變器業務領域;而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GE),逆變器市場上已經很難看到其身影。

同時,在2012-2021近10年時間,壹些國內逆變器品牌也在淘汰賽中被洗出局。南京冠亞、頤和新能源等逐漸淡出大眾視野。2018年5.31光伏新政頒發後,歐姆尼克、茂碩電源、深圳晶福源、上海兆能等再次掉隊。

2020年12月3日上午,茂碩電源,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與茂碩電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並購簽約儀式,協議約定產發集團出資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在此前數日,歐姆尼克因資不抵債而破產。第壹次洗牌:2008-2011年之間,國內企業“蜂擁而入”,國外部分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國內金太陽工程成就了如陽光電源等壹批大機企業。並且,經過這壹輪洗牌,國內本壹度很紅火的兆伏&愛索引來了德國品牌SMA的關註,並在2012年被SMA直接收購。

第二次洗牌:2012—2013年之間,國內企業價格戰,大機寡頭勝出。不變的是,此次的洗牌仍舊是以價格戰為主。在大機制造方面擁有技術和制造實力的陽光電源、上能電氣等企業引領了此次行業洗牌。在此期間,古瑞瓦特、固德威、三晶電氣等小機企業主要以國外市場為重。

第三次洗牌:2014年-2016年,華為的強勢入場、國外市場的萎縮變化、國內領跑者計劃的實施促使了逆變器市場的第三次洗牌。此次洗牌後,陽光電源、華為、上能三家企業占據了地面電站80%以上的市場份額。特別是2015年後,國外光伏市場發生轉變,國內分布式、扶貧逐漸興起,錦浪、英威騰、古瑞瓦特、固德威、三晶電氣等企業開始逐步回歸國內。

2012年的SNEC展會上,有業內人士曾做過統計,***有439家逆變器參展商。到了2013年則只剩下286家,而2013年4月至今,還出現在國內光伏逆變器采購招標的企業已僅有40家左右,而活躍在50%以上的國內招標項目的企業則已屈指可數。2018年SNEC展會,或許是5.31新政前最後壹次光伏盛宴,大概80家逆變器企業參展。